3.2 影响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3.2.1 体育教师因素
北京市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并且多数属于“技术实践型”教师,“技术理论型”占极少数。这种现状决定了体育教师已基本具备体育实践教学组织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自学理论知识、创新教育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能力有限,科研能力严重欠缺,教学手段、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也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再者,由于体育教师数量少,且相对专业技能较高并承担着较大的专业工作量,而领导不够重视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又比较少,导致一些新兴的体育娱乐项目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水平,而勉强开展或无法开展,也导致体育课计划安排和项目设置受到限制,导致体育课教学无法从内容、场地器材和人数上进行分流,从而也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3.2.2 学生因素
北京市中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是来自北京郊区或农村,基本也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而就读中职院校的,存在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体育意识也较差。学生的身体基础差和对体育没有兴趣严重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一是身体基础不好,从小就不爱参加运动,本身就不喜欢体育又比别人差,从而不愿参与锻炼;二是对体育锻炼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不动就不动,没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爱好,没有学习体育的上进心,直接导致体育课堂学习的态度极不认真。调查还发现缺少体育锻炼的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北京市各中职院校很少参加市级、国家级体育比赛,各学校的运动队很少,水平也不高,而体育俱乐部也很少,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开展的不丰富,致使中职院校的体育氛围较差,直接也影响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3.2.3 课程设置因素
由于目前北京市各中职院校基本上还是采用班级式教学模式,一个班级统一教一项体育内容,忽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又由于上课统一用一种方式方法教学,也致使体育基础差的跟不上,体育基础好的不愿学,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3.2.4 场地、设施、器材因素
近几年由于各中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增设,未能跟上,给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田径场上上课一般都数几个班级同时进行,田径课和足球课又同时进行,两只生科都要收到影响;篮、排球场地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更是人满为患,体育课堂教学严重受着影响;而一些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室内项目只能同时容纳一两个班进行上课,而没有体育馆的学校这些项目又很难开展;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天气体育馆同时数几个班一起上课或体育课停上,风雨教材(体育理论课)其实是学生在上自习或没有教室而直接放学,严重影响着教学的正常进行和体育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