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北京市中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
3.3.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的观念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具有健康的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即成熟的身体与成熟的心智。体育相对与其他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为在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团队合作、团队竞争、个体协同、个体竞技、团队竞技的元素,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心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实践对学校教育的反馈和指导。
体育教学的模式还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体育课程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比较喜欢,但是不能排除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不喜欢体育课,比如身体素质较弱的,还有一些先天就有肢体残疾的,所以针对这部分学生就应该因材施教,个别对待,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能从中得到成功感,这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径地引导学生多涉及、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在进行体育学法指导中,要制定明确的学法目标,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体育的方法。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需要这种成功感,因为他们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有太多的失败教训,社会、学校、家庭赋予他们很多不正确的评价,导致这些学生有很强的失落感,所以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更好的去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第三,加强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特别注意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3.3.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体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复杂过程,作为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体育教师应与时具进,努力掌握教学内容、方法的先进性和前沿性并用于教学实践;还要拓宽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的渠道,安排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学习、参观、深造;科学的职后培训,要做到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专业理论知识与相邻学科知识相统一,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相统一,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要重视体育教师的补充,有意识地引进学识渊博的中老骨干教师,保证整体结构的优化组合,做到有计划、有比例的扩大教师队伍。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除了上述要求以外还要求教师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首先要和专业课教师互相沟通,找出学生职业技术必须的职业体能和职业学习劳动对人体的影响,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关的部分。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对特殊专业需要的特殊要求,可以引进或自编教材,在不影响整个教材教学系统前提下给予安排,以求能 学以致用。
总之体育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选择实用性较强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根据职业技术学习劳动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选择具有康复、医疗和校正等作用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要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这也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从而符合中职院校的特色体育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3.3.3 以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确定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育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特别是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理念,要在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打下烙印。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几项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的锻炼。在学生离开校园后,仍旧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从而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3.3.4 结合职业院校特点,调整教材内容
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对专业、工种来说处于服务性地位,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而不同专业技能需要相应的体能保证。体育教学应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加强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4.1 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学生体育实践的实效性、长期性需要相应的体育科学知识作指导,中职院校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尤为重要。(1)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损伤及预防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养身、保健知识等等;(2)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如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的培养等等;(3)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自我锻炼能力,接受体育知识能力、组织体育比赛能力、欣赏体育表演及进行体育比赛能力的教育等等;(4)在专业特点上开设针对性较强的终身受益的体育议论课程。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传授给他们对专业学习和工作有帮助的体育知识;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和工作可能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传授给他们预防职业病的医疗保健知识、医务监督、体育养生、体育疗法等内容。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学生掌握自制健身计划的方法、自我监控锻炼过程。
3.3.4.2 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安排实践教学课程职业学校体育必须大胆的实现观念的转变,要以学生的终生受益为出发点,要以立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主线,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应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教会学生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锻炼身体,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与卫生保健常识,并能进行自我锻炼义务监督与体育运动的效果评价,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提高体育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学习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兼顾教学、学生的“准职业”、生活、发展等因素全面考虑,从而使学生掌握适于工作的体育运动技能,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结合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以及专业特点挑选教材,使学生学会掌握和提高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法,得到立即的成效。例如:结合专业特点,教学生几套生产操和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职业疾病的锻炼方法;教学生如何从专业角度审视一场体育赛事等等。
结合各职业的工作特点及工作环境,利用《运动生理学》,设计问卷,调查中职院校学生工作中易疲劳肌肉及关节,结合体育教学特点,设计出适合各职业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表 17 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类学生需要发展手指灵活性、反应速度、准确性;航空航天类学生需要发展复杂反应能力,高空作业能力、急救能力;艺术类学生需要发展耐力、形体及感知能力;服务类学生需要发展交际能力、体力、头脑灵活性;医学类学生需要发展反应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财经类学生需要发展交际能力、耐力、反应能力。体育素质需针对各类学生进行相应能力的发展,计算机类学生需要进行变相变速跑、篮球训练;航空航天类学生需要进行生理学知识、攀岩、野外拓展训练;艺术类学生需要进行中长跑、瑜伽、舞蹈的训练;医学类学生需要进行变相跑、射击等视觉守点的训练;金融类学生需要进行素质拓展、定向越野、羽毛球等训练;烹饪类的学生则需要更多方面的身体素质,他们需要发展反应能力、对菜系的准确判断、体能的支持,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就需要进行变速跑、素质拓展、上肢力量、耐力性项目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合这个专业,各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各学科根据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对应的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方能体现体育的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可以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才学校走出去更好的适应他们的工作岗位的需要,我们的体育教育也可以给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5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 21 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努力改变过去的死板的“传教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听课、训练、交往、 、探索、操作等用多样的方法、形式、手段来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新世纪教育改革思想下,教学方法成为一个庞大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方法的发展呈现一种新的趋势;现代化、心理学化、民主化和个性化,还提倡主动教学法、提倡差异教学法、提倡高质轻负教学法等,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研究和不断改进的多元化,构建新的方法体系。体育教师必须加强新教法、好教法的普及运用,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养成锻炼习惯的目的。
3.3.6 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衡量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检验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做到公平公正。现代化的教学评价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往的体育成绩评定,采用竞技化的成绩评分。依据运动成绩和运动技能的定量测试来评定成绩,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关注学生体能的增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行为、态度、情感、价值观。因此与此相适应的是评价要从定量测验向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关心兴趣、态度、技能、表现、知识、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其二,绝对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以往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往往采用统一标准对每位学生进行评分,出现有些学生尽管学习不认真、不努力,但因先天条件优越很容易得分,有些同学则因先天不足,尽管学习很努力,但还是得低分甚至不及格。新课标要求不仅要注意绝对行评价,而且要重视个体性的评价。在体育成绩评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育基础,学习行为态度,以及进步与发展。
其三,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往的体育成绩评价,往往是体育教师依据客观、绝对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学生本身对自己学习情况都不参与评价,失去评价对学生反馈激励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等。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评价往往采用是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来实现,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及学生的需求,对教学的互动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交流与互动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职业体育素质教育应积极采用师生互评,教师反馈的机制进行教学评价,使教师能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我,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
3.3.7 营造体育气氛,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针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小,他们的运动量比普通高中学生明显较大,特别是实践生产时期,对他们的体能要求更高,所以从内容的选择上,课程的安排上就要考虑到这个特殊性,采用“基础+职业”模式,在完成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既要能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习效果,又要能消除疲劳,改善健康。一般来讲,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两年的基础学习,第三年他们就要上岗实习参加工作,如果在这两年里给学生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营养课、生理课、休闲娱乐课程等等,那就可以让学生学到多方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起到一些作用。还有在班级上课人数上、性别的差异上做一些调整,每个班级控制在 20 至 25 人,充分保证课堂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保证课堂体育教学的普及性及广泛性。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男女生培养的方向也不同,来进行男女生分开教学,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开设适合男女学生的课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学生也起到了充分锻炼的效果。培养学生休闲娱乐体育意识,竞技体育一直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它能给学校带来声誉,给学生带来荣誉,但竞技体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精英教育,它只能适应极少数受教育者。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意识到,竞技体育只是体育中的很小部分,而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以休闲娱乐体育。比如:舞蹈、保龄球、网球、高尔夫等等。所以,学校要跟上时代对体育的认识和标签,注重培养学生的娱乐体育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学会体育,享受体育带来的身心健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