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建议
结论
1.河北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并受到其自身所学专业的限制,对口就业单位面较窄。
2.河北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能认识到就业的形式较为严峻,但对就业的相关政策了解的不够充分。
3.河北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期望毕业后能进入收入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公务员、教师的职业。
4.影响河北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的因素、学校的因素以及个人的因素。
5.针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需要通过学生、学校、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提高河北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建议
1.因研究时间和对毕业生调查的实际难度的影响,对河北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就业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仍需在日后进行跟踪的调查研究,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的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2.高校应继续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并不断完善和增多关于就业指导和进行自主创业的课程、讲座和实战演练,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切实感受到职场中的实际感受,并针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挖掘民传专业所相匹配的相关工作。
3.可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加强校园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校园内的宣传,并建立互动的 QQ 群、微信公众交流平台、互动论坛等,引入更多的用人单位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和提供的招聘信息,使学生能以最便捷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招聘信息,提高就业率。
4.高校针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以及时代变化对其提出的不断改变的要求,结合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的体系和课程,并增加实习、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学中练,练中学,在反思中成长,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5.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并积极进行调研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控,给求职的毕业生一个公平、公正的求职环境,使毕业生切实享受相关就业政策的优惠。
参考文献
[1]曾锦华。就业政策就业心态反思[C].全国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讨会论文集,2004.285-287.
[2]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80.
[3]靳海燕。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07-109.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1-83
[5]游红伟。浅谈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2008(5):30-31
[6]刘敏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J].高等教育,2011(1):119-121
[7]朱玉东,论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走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6(6):39-42
[8]李大健,中小学骨干教师升级培训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2-14
[9]白文飞,徐玲。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3):14-15
[10]王西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5):114-115
[11]丁斌,赵瑾。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5):25-26
[12]解毅飞,曲宝增。论高等师范体育院系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35-36
[13]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14]朱永永。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个方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1)36-37.
[15]张媛。陕西省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市场建设[D].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8.(3):15.
[16]张互桂等。社会需求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构成要素[J].理工高教研究,2004(1):6-8.
[17]吴开胜,张翠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227-228.
[18]张互桂。社会需求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构成要素[J].理工高教研究,2004(1):9.
[19]杨培升。寻找有意义的培训[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4-19.
[20]石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1]杜萌。创新大学生就业体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科技信息,2008,(2)。
[22]王健,黄爱峰,吴旭东。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3.
[23]罗慧慧。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9
[24]刘敏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J].高等教育。2011(1):119-121.
[25]何华锋。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J].体育学刊,2008(5):56
[26]陈晓春,郑晓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系统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11):54-56.
[27]成汉健。提高高校就业率的途径[J].就业指导,2011.11.
[28]袁芳,郑沪娥,赵振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84-1685.
[29]张河水,王建洲,暴丽霞,郭国兵,段丽梅。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5):66-69.
[30]林秋平。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
[31]荆光辉,杜鹏,李献君等。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Vo7.1(1):92-95
[32]易二平,武萍。体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102-105.
[33]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慧。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0-62.
[34]李少奇。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J].“两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4.2.
[35]周清,赵艳兵。关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8,(4):62-63
[36]童莹娟。宁波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6,(6):99-102
[37]王枬等。教师发展:从自在走向自卫/王枬等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M)。
[38]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39]顾建民等。高等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M)
[40]卞金祥,影响新课程师资培训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5):5-6
[41]涂洪樱子。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部属农业高校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42]张学军。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2008.4
[43]叶澜等着。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4]爱弥尔·涂尔干着。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5]朱永永。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个方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1)36-37
[46]冀盈。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林区教学。2009(02):34-35
致 谢
本研究是在张文利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本课题的选题、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认真指教和严格把关。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这段时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谦虚朴素的作风、渊博的知识和一颗善良的心使我终身难忘。他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身受益。我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时刻铭记导师的谆谆教诲,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此,我向导师无私的奉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河北师范大学的培养,感谢我的亲人、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向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