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为期 15 天 30 学时的游泳教学,儿童初学者熟练掌握了蛙泳技术,平均游泳距离达到 128.25 米;游泳兴趣明显提高,恐水心理明显下降。
第一节 熟悉水性教学 ‐‐‐ 克服恐水心理
游泳培训班开学第一天对儿童游泳初学者进行的恐水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按照选择人数比例从高至低恐水原因是:怕呛水,26%;怕溺水,25%;怕水冷,23%;怕父母和教练责骂,14%:不安全,12%。第一天对儿童游泳初学者恐水行为的观察结果也显示;儿童游泳初学者恐水行为中不敢下水者只有 4 人 4%;不敢把脸埋入水中有 70 人,动作急有 60 人,寻找支撑 38 人,由于恐水行为会重复在一个儿童身上出现,例如,“动作急”的儿童也会有“不敢把脸埋入水中”,因此总数超过了 100。
这说明儿童初学者恐水的主要原因是对水具有压力、浮力、阻力的特性不熟悉。因此,熟悉水性教学对于儿童克服恐水心理至关重要。
熟悉水性教学法是采用水中行走、游戏等方法熟悉水的浮力、压力、阻力等特性的教学方法,是游泳教学的必经阶段。
笔者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克服儿童初学者的恐水心理:
一 由少到多向脸部撩水;二 将脸部浸入水中练习闭气;(以上是在浅水区练习,相对比较安全,同时教练在一旁指导)三 双、单手扶池岸由浅水区向深水区移动;四 3 人手拉手在浅水区中行走;五 水中的跳跃及简单戏水动作;六 打水仗。
同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了儿歌的方式进行教学,使他们更快的熟悉水性。例如:
一 水中行走:手扶池边慢慢走,脚底踩稳身要正,身体还要略前倾,前进后退再转身。
二 头浸水憋气:双手扶池边,嘴巴来吸气,慢慢把头低,水中轻吐气,吐完再出水,不要用鼻吸。
三 抱膝浮体:嘴巴吸气把头低,含胸抱膝身团紧,水中漂浮似冬瓜,两脚踩稳再抬头。
四 蹬底滑行:两脚站稳手前伸,嘴巴吸气先底头,两脚用力蹬池底,上体前倾身漂浮,两腿并拢腹部收,身似舰艇向前冲。
五 蹬壁滑行:一手扶壁一手伸,单脚站立一腿收,先吸气来后收腿,上体前倾要低头,两脚同时蹬池壁,身体流线浮水面,手臂夹紧向前滑。
通过熟悉水性教学法,儿童有效的克服了恐水心理,为下一步蛙泳技术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 表扬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游泳培训班开学第一天对儿童游泳初学者进行的游泳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游泳初学者对游泳喜欢的人数为 29 人,29%;说不清 40 人,40%;不喜欢 31 人,31%。游泳培训班最后一天对儿童游泳初学者进行的游泳运动兴趣的调查结果(由家长代为填写)显示,儿童游泳初学者对游泳喜欢的人数为 76 人,76%;说不清 24人,24%;不喜欢为 0。研究结果显示,通过 15 天的游泳教学,儿童们对游泳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结果还显示,经过 15 天的游泳培训,原来不会游泳的 100名儿童,平均游泳距离可以达到 128.25 米,其中 40%的儿童可以游 200 米,40%的儿童可以游 100 米。在 15 天 30 学时的游泳培训班教学中,表扬教学贯穿始终。专家认为,表扬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效果,亦可使学习成绩不断得以提高。
一 表扬的定义和类型
(一)表扬的定义
表扬是指根据相关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者对接受者的某项成绩、某个产品或接收者本人的人格特质或其他方面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评判。
(二)表扬类型
根据内容取向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以下 3 种类型:
1 个人能力取向的表扬 (又称为特质取向表扬), 这是一种基于儿童所做的整体性判断, 也是反映儿童的人格特质、能力水平,例如: “这孩子真聪明! ”
2 过程取向的表扬 , 是指根据儿童在行为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程度或采用计谋实现行为过程的实施而作出的积极主动的评判,例如: “你干的很不错! ”
3 结果取向的表扬,是指根据儿童在行为的结果,评判者所作出的一种符合儿童行为结果的客观回应, 很适宜儿童的具体行为的结果, 是一种对儿童行为结果不评判也不表扬的中性的回应,例如:“你得了 91 分。”
从归因理论视角可分为以下 2 种类型:
1 能力取向的表扬,是根据儿童具体行为的结果,评判者对其能力所做的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判断评价, 这种表扬是对儿童的运用事物的能力水平真实反映。例如:
“你真棒! ”、“你真厉害!”
2 努力取向的表扬, 是指评判者根据儿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努力程度或采用计谋实现行为过程的实施而作出的一种积极主动评判。例如: “你很努力! ”
二 表扬的效果
(一)在儿童发展中表扬的影响
当因为儿童聪明、能干受到教师、父母表扬时, 儿童就会对某一任务继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一项国外的研究调查发现: 当儿童在某一项任务的早期取得成就时,85%的教师、父母认为及时的表扬(能力取向的表扬)会对儿童产生更好的影响。
表扬是教师向儿童传达的一种希望其获得更高技能的信息, 通过表扬儿童对取得更好未来的成绩产生更高的期望水平, 会显示出更高的技能获得水平、自我效能感和动机。
(二)体育教学中表扬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从事某一项体育行为的实践而获得进步、成功时,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显示,教师及时准确地使用表扬这一教学语言手段,学生就会认为他的进步得到教师的认可,在心理中对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随之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从事体育学习的信心增强,努力的程度也增强,在以后的体育学习中学习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更浓厚、积极性更高,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期望取得更大的成绩并再次受到表扬。
本研究结果支持上述有关表扬的系列研究成果。
第三节 模仿学习法
儿童游泳培训班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显示,不同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具有不同的课时安排。表扬教学和模仿学习贯穿游泳培训班教学的始终。研究结果还显示,通过 15 天的游泳教学,儿童们对游泳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原来不会游泳的 100 名儿童,平均游泳距离可以达到 128.25 米,其中 40%的儿童可以游 200米,40%的儿童可以游 100 米。在熟悉水性、蛙泳腿手技术学习、蛙泳呼吸技术学习、蛙泳腿手呼吸完整配合技术学习中,每个阶段、每次课准备活动后,示范和模仿都是必须进行的手段,模仿学习使儿童们明确了技术概念,建立了正确的技术感知觉。
一 模仿学习法的定义及分类
模仿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是个体成长、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由于儿童行为具有生动性、个体性的特点,语言的学习、思维的发展可通过模仿而学习;认识空间、地点和物体也可通过模仿而学习,并与环境建立关系;儿童、年轻人和成年人内化相关的观念和规范时可通过模仿过程;建立与外界与他人相通的桥梁可通过模仿过程。人类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模仿,而教育是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活动,因此教育的中心所在就是模仿过程。
注意与观察—内化—表现—反馈是模仿学习的四个过程。通过对对象的注意与观察儿童学会模仿,这一过程包括 2 各阶段:
1 模仿自己阶段。
当听到自己哭的声音,他还会效仿以前自己的哭声从而持续哭,当听自己说话的声音,也会效仿自己以前说的话,这一阶段的效仿是对接受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模仿自己阶段。
2 模仿外界阶段。
由于对外界环境充满着好奇心,这时期的儿童他会效仿他感兴趣的一切的东西(也许是大人无意间说的话或动作,也许是电视动画片里哼哼呀呀的歌曲)。通过不断发展起来的记忆系统消化这些所学来的新东西,并在偶尔不注意的时候流露表现.
出来,这种表现得到大人的夸奖或者反馈,为了获得更多的认同儿童就会重复这一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增加了其他人与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交往,而儿童对于自己在情感上有威信、喜欢的人又会表现出更多的模仿,从而形成积极的模仿连锁效应互动。
因此,根据儿童模仿的心理、行为上的特点,通过假设模仿情境,使儿童认知发展、个性的社会化和语言的获得得以增加。为了激发儿童模仿动机,教师和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对儿童正确的模仿行为要鼓励积极。
二 榜样塑造法
(一) 榜样塑造法的定义及认识
榜样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楷模、典型”其解释为:(1)典型、先例。
(2)楷模。
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于榜样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朱本认为,人们藉以模仿的形象就是榜样;王海明 则认为,品德高尚的人是被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说到底,品德高尚的人就是榜样;姚迎春认为:榜样是能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又称为先进典型)。郑永廷等人对此观点表示认可,但成云雷等人在姚迎春的观点上有提出,先进典型应具有教化作用、示范教育,成为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人格范式。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具有模仿性的动物中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而值得学习的人或事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榜样教育能够起一种积极引导的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发善良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 操,释放积极的正能量,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二)榜样塑造法对儿童的作用
在游泳启蒙教学与训练中,可通过多种方法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儿童的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模仿欲望,使他们获得高尚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其克服恐水的心理。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教师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游泳培训班教学中,笔者经常请游泳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进行示范教学,也请培训班内游泳技术进步快的儿童进行示范教学,积极用模仿学习的方法,帮助儿童克服恐水心理,提高游泳教学质量,提高游泳学习成绩。
本研究结果支持关于模仿学习和榜样塑造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儿童游泳教学中采用模仿学习的方法,不仅符合儿童心生理特点,也符合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