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7.1.1休闲体育文化是休闲与体育两大学科领域的高度融合
休闲体育文化蕴含了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以场地器材为代表的物质实体、以人们的认识和取向为主的价值观念、能够展现社会发展程度的制度规范体系、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行为方式等层次,是休闲与体育两大学科领域的高度融合。
7.1.2传统休闲体育文化对现代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西方休闲体育文化以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为代表,哲学意蕴浓厚,认为休闲是人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以身体运动作为休闲的主要手段。这一认知使休闲体育作为一种传统一直沿袭于西方社会文明之中。中国休闲体育文化与哲学紧密相连,以“气”作为世界本源,融汇阴阳、整体论、天人合一等思想,通过导引、武术、气功等身体活动调理及补充人体元气,修身养性,传播和践行休闲体育文化。上述传统休闲体育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休闲体育文化提供了借鉴。
7.1.3休闲体育文化有正向和负面两方面的价值功用
休闲体育文化在促进人良好休闲意识的形成、促进科学休闲价值观的构建、确保社会休闲文化完善过程的延续性、推动人类休闲文明的和谐化趋势等方面具有正向功用。人们在对休闲体育文化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休闲体育文化存在部分异化,并在过度参与易引发运动损伤、智力型休闲体育运动的无节制参与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
7.1.4休闲体育文化的实现机制包含社会和个体的共同努力
现代社会条件下,休闲体育文化的实现机制由外部措施和内源条件两方面组成。
其中,外部措施主要表现在社会和谐稳定是推动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是推动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保障、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时间保障等方面;内源条件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时间保障、转变体育健身观念、倡导积极的休闲生活方式、转变单一行为方式等为主。
7.1.5休闲体育文化的实现途径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层面的有机配合
休闲体育文化现代价值的实现,主要由宏观调控的政府层面、构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社会层面、挖掘休闲体育自觉意识的个人层面等途径,这些途径都为休闲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应有的价值提供了保证。
7. 2建议
7. 2.1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凸显休闲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休闲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作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必然对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起到重要引导作用,理应受到来自政府、学者、民众等社会各方力量的重视,以制定相应政策法规等方式引导全民树立休闲意识与休闲观念,共建休闲体育文化。
7. 2. 2把休闲体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传承优良传统休闲体育文化
基于休闲体育文化的多重价值,学校教育应对其进行有机融合,将休闲体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以此推动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承。休闲体育文化在中西方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西方先贤的思想硕果,还是中国传统休闲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理念,都对现代休闲体育文化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为休闲体育文化的延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7. 2. 3传播休闲体肓文化正向功用,规避休闲体育文化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中物质条件的飞速演变带来了休闲体育文化功用的双向发展,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休闲体育文化所显现的负面影响更应得到重视,并釆取适度控制参与时长等有效措施予以规避。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积极作用之余,避免其引发的文化及社会异变。
7. 2. 4完善休闲体育文化实现机制,健全休闲体育文化实现途径
休闲体育文化的实现条件是其发挥现代功用的基石,人们应以系统的眼光审视这一问题,尽可能的从内外两方面创造出符合现代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条件。创造外界条件,可从营造良好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为人们带来更多闲暇时间等方面着手。内源条件的打造则应以外部环境的点滴变化引导人们在精神意识、体育观念、价值取向上发生转变,进而从行为上更多的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为保证休闲体育文化现代价值的实现,政府、社会、个人等途径应进行有机配合,并保证每条途径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能量,从效果上最大化的展现休闲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英)克里斯.布尔.休闲研究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体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王琪延.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2](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3]JoeMaguire. Toward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sport and the emotions: A figurationgal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91,26(1) :25-35.
[14]DeniseAnderson. Adolescent girls' involvement in disability sport:Implications for identity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2009, 33(4); 427-449.
[15]K.I. Siegenthaler, G. Leticia Gonzalez. Youth sports as serious leisure: A critique[J].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1997,21(3):298-314.
[16]DianaWoodward, Eileen Green, Sandra Hebron. The Sociology of Women's Leisure and Physical Recreation: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J].Internationg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89,24(2):121-135.
[17]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赵静,翟秀珍,刘素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6,27 (4): 32-36.
[19]桑全喜.当代中国休闲体育文化发展之惑种文化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2007 (12): 49-50.
[20]宫新清,尹军.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547-549
[21]金银日,卫志强.多学科角度下休闲体育概念的解析[JL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 (5): 50-53.
[22]刘绮红.休闲运动与和谐社会价值理念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6(6): 70-72.
[23]陈融.休闲体育兴起的文化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2(2): 12-13.
[24]许宗祥.休闲: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人生价值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休闲体育[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7 (6): 1-4.
[25]刘子众.中西运动休闲文化发展理念的传统差异与渐进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 (6): 6-8,29.
[26]任海.娱乐体育一一中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形式[J].体育科学,1992,(5):20-23.
[27]徐放鸣,张玉勤.全球化语境中的休闲文化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5(4):232-236.
[28]王保军.基于文化社会学视角的当下休闲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3): 76-78.
[29]陈福刁.休闲体育文化研究的理性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1):39-42.
[30]潘雪梅,王国志.论当代体育休闲的文化属性及其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36): 39-42.
[31]王树生.当代中国休闲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108-111.
[32]金川江.从文化学视角论休闲和休闲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6,27(4): 54-57.
[33]石振国.休闲体育的哲学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20-23.
[34]游俊,刘超,汪鑫.休闲体育哲学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6:101-102,105.
[35]龙明.中国休闲哲学的特质与休闲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7,9:55-58.
[36]孔祥华,王俊奇.“休闲体育”的概念及理论途释[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 (2): 70-72.
[37]赖勇泉.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1 (1): 24-28.
[38]陈济川.休闲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 (7): 892-896.
[39]黄滨,李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休闲体育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2):31-33.
[40]陆彦明,马惠娣.马克思休闲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44-47.
[41]石振国,田雨普.精神视域中休闲体育的意蕴解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 26-29.
[42]于涛,杨锡明.论休闲体育的文化学背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13-15.
[43]欧阳静仁后现代语境下的休闲体育解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C4):82-89.
[44]许凤,柏慧敏.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J].上海学院学报,2012, 36 (6): 33-38.
[45]王斌.对影响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 24 (5): 120-122.
[46]曹莉.佘暇体育与大众健身[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 44-46.
[47]邹师.当代人类健康的危机及其体育理念[J].体育与科学,2002,23(3): 25-28.
[48]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一三论体育文化属性的皈依[J].体育文化导刊,2003 (3): 3-5.
[49]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41-44.
[50]吴晓明.探析我国未来运动休闲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4(4): 30-32.
[51]季忠.休闲的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5): 64.
[52]潘雪梅,王国志.论当代体育休闲的文化属性及其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 (5): 39-42.
[53]吴德勤,朱磊.略论休闲体育的两重象征意义[J].体育科学,2006,26(9): 79-81.
[54]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新华文摘,2001,(8):170-173.
[55]鞠峰,沈纲.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01(7): 214-215.
[56]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 15-16.
[57]徐成立.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52-54.
[58]谢光辉,卢锋,张玥.休闲体育文化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48-50, 74.
[59]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6-11.
[60]邓立光.我国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及潜在价值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6): 50-51.
[61]刘子众.中西运动休闲文化发展理念的传统差异与渐进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 (6): 68-70.
[62]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C1):48-52.
[63]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9-11.
[64]聂啸虎.欧洲古代休闲体育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J].体育科学,2007,27 (12):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