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体育锻炼相关理论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26 共4560字
  2 体育锻炼相关理论概述
  
  体育锻炼行为问题的研究起始时间较晚,可以归纳到新兴的体育社会学和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在 20 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界就对体育锻炼行为做了相关研究,其理论研究主要从体育锻炼的功能、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行为与人力资本等方面展开。尤其是体育锻炼塑造健康资本、提升人力资本效用方面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视角更加准确地诠释了体育锻炼积极的社会效用,从而为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理念和视角。
  
  2.1 体育锻炼的功能
  
  增强体质、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锻炼的基本功能。在促进人们个体发展方面,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尤其明显。
  
  2.1.1 增强体质
  
  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的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作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体心肺等生理功能。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第三,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对人体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人体长期从事体育锻炼,通过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加强骨的新陈代谢,使骨径增粗、骨松质排列有序、骨密度增加、骨壁增厚,增加骨骼的抗扭曲性和抗压性。同时体育锻炼还能使关节更加灵活、坚固,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此外,体育锻炼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着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由此不难得出,有规律的参与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参与高校组织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亲身感受体育锻炼过程中带来的兴奋与欢乐、有利于消除教师授课一天后的身体疲劳和紧张。同时,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把被动休息变为主动休息,可以改善教师的生理机能,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工作起来更加高效。所以,体育锻炼是改善高校教师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2.1.2 完善个性
  
  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参与体育锻炼对于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机能水平、对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一般来说,身体健康水平较高的人,精力往往较为充沛、对事物兴趣浓厚,同时待人热情,乐观向上。反之则相对悲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可以说,健康的身体为心理的健全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体育促进个性完善还体现在体育活动的独立性、交往范围的广泛性、体育情境的多变性和体育目标活动的适应性等方面。在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目标并选择相适应的方法,经不断调整,将自己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为了让自身体格更健康、精力更充沛、思维更敏锐、人格更健全,应积极地参与到高校体育锻炼中来,不断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
  
  2.1.3 缓解工作压力
  
  运动心理学诸多研究成果表明,体育锻炼能够使大脑产生积极的生物化学变化,有利于缓解肌肉紧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消除其心理压力。有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即使不能直接消除个体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来源,但经过体育锻炼后,确实缓解了人的紧张情绪,使个体暂时偏离挫折情境与压力源。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个体的业余生活更为丰富,增加与其他体育锻炼者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削弱其孤独感,缓解其工作压力,消除其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
  
  因此,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对改善高校教师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在与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与同事、社会人群交往的机会,拓展了视野面,在与他人交流中容易得到启发与建议,既大幅消除了自身工作压力,又可获取新的方法与思路。
  
  2.1.4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论述,对于经常从事脑力劳动的高校教师而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提高其生活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人到 20 岁以后,伴随着身体活动量的减小,体力也开始下降。但是,如果每天坚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就能使身体机能下降的速度减慢,延缓衰老。据资料显示:一个 45 岁体育锻炼人坚持进行每周 3-4 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的锻炼,其体力水平与一个30 岁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的体力水平基本相同。毫无疑问,持续、定期、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消除体内的多余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稳定人体生理功能,还能够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增强人体活力、提高生活自信心。
  
  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于高校教师由职业特点引起的长期身心疲惫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井丛参与体育锻炼,能大幅提升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素质,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增强人体系统功能。这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继而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大有裨益。简言之,人类社会越文明,科学技术越进步,就越要提倡体育锻炼。
  
  2.1.5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体育锻炼形式使人们的余暇生活融入更多休闲、娱乐、健康的元素,这对现代人生活节奏的调整、生活情趣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需要的满足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项目丰富多变,无论你对体育的需求是哪种形式,都会在体育锻炼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形式来满足需要。所以,体育锻炼与工作既对立又统一,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是脑力劳动者能量再生的主要调节手段,处理好会更好的促进工作绩效发挥。
  
  高校开展各种体育竞赛,融娱乐性和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不仅可以满足教师展现自己体育才能方面的需要,也为他们创造一种心情舒畅、气氛的体育锻炼环境。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但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还能使其能体验传授知识的喜悦与满足,因此,通过有组织地开展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活动,不断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为高校教师创造良好工作氛围。
  
  2.2 体育锻炼动机理论
  
  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激发和保持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或心理动因内在动力。在体育锻炼动机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专注于体育锻炼实践中,运用各种动机理论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动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的体育锻炼动机理论体系。
  
  2.2.1 目标定向理论
  
  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最开始是由美国 Illinois 大学的 Maehr、Nicholls、Ames、Dweck 和 Roberts 等人在他们定期的周末研讨会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目标是个体在行为产生之前所确定的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内能够达成的行为标准;目标定向则是运动动机的重要因素及内容,不同的目标定向对个体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选择体育锻炼活动任务时,行为定向的体育锻炼参与者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而结果定向的参与者倾向于选择较难或者较易的任务;在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上,同结果定向的参与者相比,行为定向的参与者具有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更为乐观的未来预期;在努力程度上,行为定向的参与者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努力程度,而结果定向的参与者只有在付出的努力有利于对他们的能力做出肯定的评价时才付诸行动。
  
  2.2.2 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于 1960 年代由洛克(Edwin Locke)所提出,该理论认为挑战性的目标是激励的来源,因此特定的目标会增进绩效;困难的目标被接受时,会比容易的目标获得更佳的绩效。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目标是一个人试图完成的行动的目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重视并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在运动领域中,表现为目标设定有助于参与者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提高运动竞赛的成绩,强化体育锻炼的参与行为。
  
  2.2.3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论由美国心理学家 Deci Edward L. 和 Ryan Richard M. 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情绪、内在需要和驱动力是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来源。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三种类型。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比如:“我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享受运动的乐趣”.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例如为了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等。显然,内部动机包含有很强的主动参与和自我投入的情感成分。行为的激发越趋向于内部动机,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就越强,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就越多。
  
  2.3 体育锻炼行为理论
  
  体育锻炼活动的研究经过不断深入发展,逐步形成了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和研究模型。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更是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锻炼行为改变的相关研究。所以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体育锻炼行为,进而提出促进体育锻炼的干预策略,就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模型进行梳理归纳。
  
  2.3.1 自我效能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 1977 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同理,该理论可用于阐述自我效能与体育竞赛及其他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理论认为在适当的动机和必要的技术保证的前提下,能够通过个体的自我效能水平预测其体育锻炼行为的结果。班杜拉提出,个体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变化主要由 4 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①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最大,如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功经历;②替代性经验。即设想自己身临其境而体验到的经历,比如观看某种技术室完成的经历;③言语劝说。如教练员经常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激励运动员出色地完成某一技术动作,从而增强其运动的自我效能;④情绪唤醒,班杜拉的理论认为情绪唤醒的直觉通过效能感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由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深远影响,所以,自我效能理论被认为是目前西方心理学中研究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基础理论。
  
  2.3.2 健康信念理论
  
  健康信念理论(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建立在需要和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及价值期望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个体对健康的态度和信念,重视影响个体健康信念的内外部因素。
  
  2.3.3 行为阶段转变理论
  
  行为阶段转变理论也称为行为转变理论模型。1983 年,该理论首次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普罗察斯卡( Prochaska) 提出,而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国际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因而成为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之一。
  
  该理论提出:人的行为改变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改变行为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动机和动机,对目标行为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阶段主要包括:①计划转变前阶段(precontemplation),在该行为阶段中个体并没有改变自身行为的倾向及意识;②计划转变阶段(contemplation),在该行为阶段中,个体只有改变自身行为的意向,而并没有改变其自身行为的具体行动;③准备行动阶段(preparation),个体具备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和行为,但其行为缺乏规律性;④行动阶段(action),个体参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但持续时间不足 6 个月;⑤巩固阶段(maintenance),个体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健身活动,并且将这一行为保持了6 个月以上。研究表明,运用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式研究个体的体育锻炼行为,能够更理性地理解行为的变化过程,从而有助于提出更有效的体育锻炼指导规划,促进个体开始或者继续投入到体育锻炼行为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