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基于生态足迹的济南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展望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9 共25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评价济南市的可持续性
【第2部分】济南市生态足迹调查分析引言
【第3部分】生态足迹理论介绍
【第4部分】济南市环境资源、经济概况介绍
【第5部分】济南市2012年静态生态状况计算
【第6部分】分账户生态足迹数据分析
【第7部分】基于济南生态足迹的各行业政策建议
【第8部分】 基于生态足迹的济南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展望与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生态足迹分为生物质生态足迹账户和能源性生态足迹账户,前者与三产业和人口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原因可能是源于食物资源的多样化包括零售的速食品,而本文所计算的生态足迹主要是粮食、蔬菜等初级食物,可能导致了不相关性。

  碳足迹与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呈正相关,与服务业呈负相关,原因在于工业和建筑业是高耗能产业对化石能源从而能源性生态足迹需求增加,所以呈现相关性。

  基于上述分析,总的生态足迹主要与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成相关性。

  根据线性回归分析,未来生态足迹会有缓慢的增加,增长不明显,原因在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减少对能源性资源的需求,从而降低生态足迹需求。

  7. 2本文研究创新与不足

  本文是基于生态足迹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的搜集,并对以往的模型进行改进,计算出济南所面临的生态足迹(资源环境需求)与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供给),通过两者的比较得出济南的生态盈余或赤字。从而发现济南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表现。并进行1996年到2012年17年济南生态足迹的线性回归,得出济南的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并预测未来济南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7. 2.1本文的创新点

  1、本文首次将生态足迹的研究应用于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生态足迹分为生物质资源生态足迹账户和能源性生态足迹账户,本文将两个账户分开分别分析影响两个账户的因素,然后探讨影响总生态足迹的因素,从而实现对生态足迹的解剖分析。

  3、对济南市1996—2012年1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济南生态足迹发展路线和预测未来趋势4、给出缓解生态压力所需要的对策,实现论文的实践意义。

  7. 2. 2本文的不足

  1、基于专业的原因,生态足迹的研究能力有限,可能存在一些细节上处理不当的地方。比如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在时间序列分析时保持不变,而事实上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2、城市生态足迹的研究,由于其特有的开放性,与外界的生态交换可能比较多,对这方面的有考虑,但可能考虑不够充分。

  3、本文是基于理想的假设考核分析,实际情况可能与假设存在偏差。

  7.2. 3展望

  文章的分析深入到三产业和人口与生态足迹的线性分析,如果有更精准的方法,将三产业继续细分,如服务中的金融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计算机软件服务等细分服务业与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有益于对生态足迹的进一步深化分析,得出更精确的政策。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王建正《生态足迹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3]潘岳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EB/OL].
  [4]济南市统计年鉴2012年35-43
  [5]ReesW 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6]WackernagelMonistol,BelloP!et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concept[J]. Ecological economical, 1999,29: 375-390
  [7]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
  [8]WackemagelMonistol, Bello Eetal.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M].Commissioned Forum~Toronto: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for the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
  [9]VanVuren D P.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Benin,Bhutan. Costrica and the Netherland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4.
  [10]MathisWackernagel,Evaluating the Use of National Capital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pplications in Sweden and Subregions[J].MBIO. 1999,28(7):604-612
  [11]ShaunaA Murray.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
  [12]杨幵忠,杨咏.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31-636
  [13]张志强,徐中民,陈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D]生态经济2000,10:8-10
  [14]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应用生态学报[J]. 2003,14(2): 280-285
  [15]刘字辉.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2): 219—222.
  [16]刘宇辉,彭希.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学报,2004, 24(10): 2257-2262.
  [17]FolkC, Jonson A,Larson J,Et Al. Ecosystem Appropriation byCities[J].AMBIO, 1997,26:167-172
  [18]Stefan; Hanson, Carina Borgstrom;01iver; Sagel, Stefan.2002,Ecologicalfootpri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s tourism sustainability.Ecological Economics,43 :199-206
  [20]刘金花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4-4-20 32-^6
  [2]王海宁《湖南省生态足迹计算》[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5-1 23
  [22]霍颖《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苏省生态承载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9-12 34-35
  [23]王洪波《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北京市生态足迹的分析与评价》[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5 40-41
  [24]刘浩《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广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评价与预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6 38-39
  [25]王亚菲陈长北京市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4): 129-134,148
  [26]徐中民陈东景《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生态学报[J]2003-02-28 29-34
  [27]张芳怡《基于能治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应用--以江苏为fU》自然资源学报[J] 2006-07-30 36-37
  [28]刘晶《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吉林省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08-04-15 28-29
  [29]李建天津大学《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城市评价方法研究》2010-06-01 32-36
  [30]赵志强高洪波《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广东省1978?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09-09-20 27-29
  [31]ReesW 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urban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2,4(2): 121-130.
  [32]王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几白然资源学报,2002,17:776 — 781
  [33]刘金花基于“生态足迹”的山东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4-4-20 26=30
  [34]田萍萍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和生态补偿研究[D]西安:西北农业大学2006-6 40-42
  [35]济南市2013年统计年鉴45-63
  [36][37]张宇鹏《我国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比较》吉林:吉林大学2010年5月42-4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