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97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小学新生学习习惯问题与养成路径
【第2部分】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引言
【第3部分】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4部分】小学新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5部分】 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第6部分】一年级新生优秀学习习惯养成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4.8 自评互评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然而,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入学新生各项能力发展不成熟,并且都有自我肯定的心理特点,互评是很难实现公平公正的。有时还会在互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小学入学新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的能力。

  4.8.1 加强对小学入学新生自评能力的培养

  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这是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力的体现。形成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常常开始于学习的初期阶段。培养学生自评能力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小学入学新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都不成熟,学生自评,往往只会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而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则很难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不足很难有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许多学生在自我评价时会说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良好,遵守纪律,一切都很好等等,他们并不是真的如此完美而是还没有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时,可以运用事例,引导学生理解人无完人的含义,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

  4.8.2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创造环境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批评,要善于运用正面引导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不足,可以从侧面或激励的方法,进行指正。例如:教师可以用“如果你能做到……就更完美了”,“这个知识你学会了,那你就是最棒的”等语句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己,为自我评估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竖起大拇指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它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最大的鼓舞。此外,教师不仅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合理,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也应该予以客观、合理和公正的评价。评价应广泛涉及到教学语言、教学效果、行为规范等,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大胆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自我评价和自我的客观认识的意义。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建立自我评价的良好意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老师的评价,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评价要更准确、更公正。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会产生偏差,这种错误的评价可能会危害学生,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理由,并要耐心分析,纠正学生的逆反行为。同时老师在学生面前也要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勇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4.8.3 加强对小学入学新生互评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学生互评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要让学生能够抛开个人感情等各个因素,做到有理有据的评价,并让学生懂得评价别人的同时要负一定的责任,不能毫无根据,只按个人喜好点评。对于别人客观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对于不足要积极改正,这才是互评的最终目的。

  在课堂中,并不是只有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还可以去评价老师,虽然小学入学新生的评价能力还有待发展,但哪位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是能感受到。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此方法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彼此了解,建立深厚的师生情。

  4.9 与人合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更新,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竞争已无处不在。随着竞争的加剧,合作意识也逐步加强,大家开始意识到只有合作才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强大、坚不可摧。因此,合作意识应该从小开始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4.9.1 学会欣赏他人

  一个人由于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程度,在行为表现上总会有优劣之分。在集体生活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来评价他人。我们经常听到个别学生说:“我讨厌某某某”.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也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但是,一些学生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没有发现别人的优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一个人必须学会了解、尊重他人,找出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优点,只有在欣赏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合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别人的优点,懂得欣赏别人、尊重别人,从小学新生刚入学起就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的良好习惯。

  4.9.2 学会理解和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首先就是相互了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相互理解、彼此沟通,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和矛盾。小学新生刚入学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他人、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沟通。教师教会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的立场来分析同一件事,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来分析事情。这样就有利于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通常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设计一些问题,如“老师误会你了,怎么办?同学受了委屈,你会怎么办?如何和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做朋友?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明白,为了使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去,要学会理解他人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4.9.3 学会分享

  分享不仅仅指分享具体的事物、知识或某一个消息,其实我们分享的是情感、分享的是快乐。当我们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自私的习惯,我们的生活就毫无乐趣可言。因此,我们教师告诉学生,分享是快乐的,只有分享我们才能共同进步。只有消除私心,处事大方,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教师可以从一件很小的事情上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喜悦。分享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学会分享,体验快乐。

  4.10 作业完成

  培养小学入学新生良好的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要求书写一定要工整,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不要盲目回答。另外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沓。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最后,要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笔者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灵活地布置作业,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简单枯燥的作业形式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要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将单一的书面作业转变成多种作业形式的结合。

  2.作业难度有差别,促进知识的掌握。不同学生水平也不一样,学生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学生的作业也是如此。根据学生作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可以安排不同的难度的作业,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作业,而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相对加大难度。这就是“因材施教”.

  3.及时反馈,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激发学生一步步提高正确率的内在动力,不但激发了写作业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减少错误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信息时代,各种网络游戏、娱乐节目充斥其中,良好的作业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新生入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这个阶段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转折期与关键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也正是我们努力培养,使其受到教育而形成种种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实践证明,在这个阶段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将让人受益终身。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