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当前,随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实行以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性质、课标、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程改革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发展必须于新课程同行,这样才能保证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专业化音乐教师应该是音乐艺术与教学艺术的高度集中者。首先,他们应该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为音乐教学工作实施保驾护航。其次,他们应当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是开展音乐教学的基础;最后,他们应具有具有全方位的能力结构,较强的教育能力是开展音乐教学的保障。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中的灵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六条分别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9]
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由于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受传统观念和升学的压力的影响,音乐和美术、体育被划为的小三门课程,使很多音乐教师感觉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和学校的认可,所以,他们不喜爱自己的工作,音乐课不正常上课,改上其它课,甚至有的教师改教其他科目,不再去钻研自己的业务,更不爱组织开展音乐课外活动,甚至有很多音乐老师把精力放在了家教上。但随着课改的实行,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音乐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投入到新课程的教学中去。音乐教师应该把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教师要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工作信念,用责任心和爱心支撑起音乐教育事业。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音乐教师应注意处处 “为人师表”将自己的思想道德,责任感,正义感及献身精神潜移默化的渗透到音乐教育过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知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合格的专业化教师必须在高等院校、或者相当于高等院校的培养机构内,学习音乐专业科目和教育教学科目。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系统、综合的音乐学科知识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的学科。长久以来,一些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都设有比较系统的学习科目,音乐技能方面有:声乐,钢琴即兴伴奏,舞蹈、视唱练耳、合唱指挥、计算机制谱等科目,音乐理论方面有:乐理,中外音乐史、和声,曲式分析,作曲等多门学科知识,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都是每位音乐教师从教的基础。现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唱歌课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次是音乐欣赏课。这两项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 65%--75%,由此可以看出,声乐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是每一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而这两项练习因其实践性和专业性,要求每位老师应该不断的反复练习,巩固提高,“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学写手生”就是这个道理。如今,烟台市音乐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把声乐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作为对音乐老师专业素质考查的一项重要标准,并且,经常不定时地抽查在职音乐教师的声乐和钢琴伴奏能力,在举办的市、区音乐优质课时,都要单独进行教师的声乐和钢琴伴奏能力比赛,占有很大的评分比例。
另外一些相关的音乐知识,如视唱练耳,音乐史,曲式分析等要做到精益求精,融会贯通。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常见过以下几个现象:例如:一节中学音乐课,课题是醇厚的中原腔,学唱一首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而这位教师一边不断地给同学们介绍这首歌曲的风格是粗犷,豪爽,质朴,一边却在用着美声唱法来范唱歌曲。可以想象,这种范唱怎么可能感染学生。再如: 一节唱歌课上,老师在讲解切分节奏,为了强调切分音的重音位置,却把本该唱成半拍的八分音符,唱成了不足半拍,顾此失彼。还有的教师,在教唱歌曲时,必须借助琴才能把音唱准,如果离开琴清唱就会跑调,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音乐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要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就要加强音乐基本功的练习。
2.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学科知识解决的是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问题,而要解决如何与学生相处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的问题,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对音乐教师来说,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贫乏,需要更努力学习。音乐教育史上有很多宝贵的教育思想, 比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铃木音乐教育思想、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等。将国外成功的各种音乐教育思想借鉴引用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将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它们是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2012 年 9 月起,烟台市中小学的音乐课上开始使用的五、四学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教材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音乐教师要充分学习领会。教师应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的向学生传递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3.广博厚实的文化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只会与音乐打交道的音乐教师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广博厚实的文化知识储备可以使音乐教师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音乐是听觉艺术,它随时间的推移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影视,戏剧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也包括音乐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综合[10]. 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一定要注意突出音乐的本体性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三)具有全方位的能力结构
音乐教师不同于专业演员,一个音乐专业技能强的人,可能是一名好的演员,然而不一定是一位好的音乐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不仅要全面、熟练的掌握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的工作,是一种需要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特殊工作,教师要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有:
1.音乐教学设计能力
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教师上课前需要认真备课,设计好课上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在此,笔者分别从教学环节设计与教学语言设计两个方面,分析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
(1)教学环节设计
古人做文章讲究的是“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好的文章开头,如同凤凰的头,漂亮而精彩;文章的中段如同猪的肚子,充实而饱满;文章的结尾如同猎豹的尾巴,简练而有力[11]. 其实,不光是文章需要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也需要这样,一节音乐课,首先是导入,精彩的导入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图画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等,教师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课题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实践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的导入方法就很不适合,比如:人教版初一音乐上下册中的第五单元是《环球之旅》,重点是学习了解各个国家的民歌和传统音乐。实际教学中常可以看到老师用地图来导入,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洲?都有哪些国家?找个同学来指出日本在哪个位置啊?日本有哪些民族特色啊?富士山……和服……歌舞伎……等等,就这样讲了一小截的地理知识,才开始音乐课。笔者认为,这种导入方式并不可取。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更倾向以音乐导入。一位教育家说过:“音乐不以文字语言、不以具体的形态为媒介就可以打动人心,培养美的情操,这种力量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在上课的开始,就把与本课教材同主题或题材的音乐作品送入学生的感官,这不仅能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展现美好的意境,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内涵。这种以乐说乐的导课方式更能突出音乐课的音乐性,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探究体验音乐的兴奋状态,为积极学唱歌曲做了情感铺垫。导入时间要控制在 3 分钟以内,这就是一节课的“凤头”.其次,是新课环节,这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决定了最后的学习目标,是由多个小环节组成,教师需要教学思路清晰,设计好新课过程中的每个小环节,让每个步骤衔接自然流畅,围绕主线,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体现一定的逻辑性,这一新课环节就是“猪肚”.最后,小结这一环节,利用课后小结,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进一步展开,引起学生再次对本课重点、难点进行关注,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成为衔接前后教学内容的纽带,使新旧知识连贯起来。
课堂小结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归纳总结法、发散思考法、承上启下法、留有问题法、美学教育法等。这就是一堂课的“豹尾”.
(2)教学语言设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
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在音乐课上,教师借助于准确、简练、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再现艺术作品的音乐形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音乐教师的语言除了最基本的普通话要标准,传授的音乐知识要准确之外,还应具有以下标准:首先,音乐教师的语言要突出音乐语言的特点。尽量借助于音乐要素来诠释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敏锐的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作品的不同感受,切不可以自己的理解赋予音乐作品特定的含义。其次,音乐教师要把握课上说的时机,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一定要设计好,要提的问题最好前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欣赏音乐作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见老师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时,边欣赏便对音乐作品不停地做着解释,这样非常容易破坏学生的欣赏意境。再次,音乐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生动,富有感染力。音乐教师语音、语调、语速、语气要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相协调。这样可以创设一个真切的氛围,使学生在语言的感染下快速地融入到音乐情境中,并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
2.音乐教学的实施能力
音乐教师还应具备音乐教学的实施能力,因为任何好的教学设计都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教学实施能力的高低,是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体现,音乐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具体地来说应包括调控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等不同的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能力
教师能否有的放矢的调控课堂气氛,对学生因势利导,营造一个轻松活跃同时又严谨有序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通过调查得知,音乐课上常常出现的现象有两种:一是学生太活跃,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课上起来很轻松,就是张开嘴巴唱唱歌,竖起耳朵听听音乐而已,没有什么学习压力,所以上课不需要像其它学科那样认真地听讲,特别是在音乐自主活动环节,经常会出现失控的场面。这时教师应该沉着冷静,万万不可大声呵斥,要耐心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作品的习惯。第二种是课堂气氛太沉闷。这在中学高年级课堂中出现的比较多,造成音乐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有:一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迷恋流行音乐,而对书本上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不感兴趣。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的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常常会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其它学科。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易于接受的教学语言来对作品进行表述,并尊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究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不时地提出问题,并提问学生,使学生能够跟随老师每一个教学环节集中精力来理解音乐作品。
(2)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善于捕捉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潜力。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是怎样的。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并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显示出动态生成的过程。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刚上课二分钟,窗外突然一个响雷,接着下起了大雨。
教室里乱作一团,学生们都纷纷向外面看去。遇到这种情景,一般的老师都会开始维持课堂纪律了。而这位音乐老师并没有严厉制止学生向外看,而是让学生充分的欣赏了这一情景,然后问他们:“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个情景会让你想到了哪些乐曲?”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到:“我想到了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
“我看到了冰雹落地时的情景,想起了不久前老师刚讲的非洲音乐中的马林巴琴……”
“我想起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还能让我想起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
“看到汇集在地面上的雨水,让我想到了古琴曲《流水》……”
“我想到了《梁祝》中抗婚的那一段”……“同学们,刚才的这个情景,让我很容易得想到了今天要给大家讲《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船夫在暴风雨中与风浪搏斗的图画。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这个乐章好不好?”根据情境,老师的课堂内容由原来的一节唱歌课--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改成了欣赏课《黄河大合唱》。
在这堂课上,教师把“以教案为本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针对当时的一些客观条件,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课堂效果非常好。
3.音乐教育的科研能力
音乐教育科研能力是专业化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音乐教学科研能力是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音乐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研究的能力。具体的说就是,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家同行来进行思考探讨,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中,会出现许多新思想、新问题和新困难,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去了解、认识和解决。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究多种综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音乐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得到大力推广和使用,经调查,烟台市中小学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音乐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利用有效的课件来授课,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缓解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