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无痛病房对经ERCP胆总管取石术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2012年5-12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胆总管结石并且行经ERCP取石术的患者84例为对照,选取2013年5-12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胆总管结石并且行经ERCP取石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量表(BPI)、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人员参阅国内外文献后,结合本研究的情况自行设计,用以统计病人的一般资料。简明疼痛量表和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体方法为选取2012年5-12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胆总管结石并且行经ERCP取石术的患者,术前30分钟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术后24小时对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简明疼痛量表,出院时对患者发放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2013年1-4月,在科室内开展疼痛知识培训,健全无痛病房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硬件措施,制定无痛病房工作程序,创建无痛理念,全面开展无痛病房。选取2013年5-12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胆总管结石并且行经ERCP取石术的患者,对其进行无痛病房管理,同样,术前30分钟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术后24小时为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简明疼痛量表,出院时为患者发放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差别。数据处理上,应用SPSS16. 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以P<0. 05表示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以描述性统计(均数、标准差)、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准确概率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差别。
结果:共168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无痛病房开展前84例,无痛病房开展后8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态、付费方式、居住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
1 两组患者术前30分钟评估的疼痛得分:开展无痛病房前组为(1.18±0.88 ),幵展无痛病房后组为(1.19±0.86),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无差异(尸>0.05)。
2 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评估的疼痛得分:24小时疼痛最剧烈的程度,幵展无痛病房前组为(3.70±1.95),幵展无痛病房后组为(2.92±1.50),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P<0.05)。24小时疼痛最轻微的程度,幵展无痛病房前组为(1.23±1.10),幵展无痛病房后组为(0.76±0.41),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P<0.05)。24小时疼痛平均程度,开展无痛病房前组为(2.2U1.19),开展无痛病房后组为(1.77±0.99),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P<0.05)。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开展无痛病房前组为(1.25±1.07),幵展无痛病房后组为(0.86±0.49),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P<0.05)。
3 两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整体护理满意度比较,幵展无痛病房前组得分(70.30±10.21),幵展无痛病房后组得分(76.89±10.08),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P<0.05)。从量表的3个维度分别比较:信任关系:开展无痛病房前组得分(34.83±5.49),幵展无痛病房后组得分(37.51±7.66),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尸<0.05)。专业技术能力:开展无痛病房前组得分(17.71±4.64),开展无痛病房后组得分(19.70±3.39),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P<0.05)。教育关系:开展无痛病房前组得分(17.76±4.90),开展无痛病房后组得分(19.68±3.570),经t检验,显示统计学有差异(/“<0.05)。
4 开展无痛病房前,84例患者,有4例发生术后急性胰腺炎,其中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有8例患者术后应用了镇痛药物;开展无痛病房后,84例患者,有2例发生术后急性胰腺炎,均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有4例患者术后应用了镇痛药物。
结论:开展无痛病房能显着降低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强度;开展无痛病房能显着提高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开展无痛病房能降低胆总管取石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
关键词:无痛病房;胆总管取石术;术后疼痛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