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及人们医疗保健意识逐人们医疗保健意识逐渐提高渐提高背景下,人们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疾病治疗,而是进入到对疾病加以预防,增进健康保健过程中[1].近年来,住院患者比例呈现逐年增高趋势[2],同时住院患者对医院的住院条件、环境与医师、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卫生资源是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其中医院床位是医院设施的细胞[3],是卫生资源中十分重要的“硬资源”之一。一方面,医院中床位配置情况、利用情况和规模会对医院卫生服务功能和整体经济运营有重要决定性影响[4],进而对城乡局面利用医疗服务的程度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床位即是住院患者接受治疗的起点与终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患者流动性较大、诊治工作繁重的急诊科中,安全隐患更大[5].因此,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应对床位管理工作加以强化,在此基础上促使医疗风险有效降低,确保医疗安全性,保证医院内床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并以此推动医院管理工作发展,促使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床位管理是以病床功能为对象的管理。它以床位为基本单元,以患者诊疗为主要内容,发挥床位功能的管理实践活动。医院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多年以来,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大型医院的快速发展对医院管理跨度和管理时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有序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于是,床位管理以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基础工作和提高管理效能为特点,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三级管理模式。床位管理提倡以床位为基础加强全面的业务建设有利于提高整体诊疗水平;床位管理立足于病人载体式的起点管理、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有利于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床位管理将服务流程和关键节点作为管理要点,有利于落实诊疗任务;床位管理全面系统提出管理要求,有利于优化质量环境;床位管理以病人为中心,有利于满足患者需求。床位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细化医院、科室管理。加强床位管理对提高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流程、优化就医环境、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整体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6].床位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路後的规范和成熟,关系到患者利益的切实维护,进而影响到医院的发展与进步。
1.2研究现状
我国医院中床位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一、床位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虽然医院床位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在人们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大背景下,床位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的问题仍较为严重,很多医院都存在实际床位不足现象。床位管理是首要问题,良好外部条件是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基础。二、床位缺乏有效利用:我国卫生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均未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这一体制下,同区域中卫生资源属于不同投资主体,不同投资主体成立不同管理部门,因此各方均在自身需要基础上对床位与医疗机构,购入设备并对医疗人员加以扩充,导致很多区域中卫生医疗机构有严重重叠设置现象,床位应用效率较低现象普遍存在。三、床位分布不合理问题突出:在市场机制调控作用下,卫生领域的行政干预及行业保护促使床位资源不合理配置局面更为突出[8].受利益机制驱动,卫生人力资源、各种卫生资源尤其是床位资源通常会朝着有充裕卫生经费的地区集中,导致城乡床位配置有严重失衡现象,特别是在部分贫困地区及偏远地区中,常存在床位极其短缺问题。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加深,在政策倾斜与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基补上,我国东部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市场机制促使床位等医疗资源逐渐集中于东部,导致我国不同地区间床位资源出现严重不均衡现象。如何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有效解决好患者及其亲属的后顾之忧,是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91.床位统一管理,立体收住患者,可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床位统一管理实施重点为重视住院单的规范管理,科学、合理、有序安排床位,兼顾学科平衡,加强住院流程中的环节管理,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诊治,确保医疗和护理质量的安全1.3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床位资源管理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床位管理经验,依法设置医院床位资源管理系统,制定规范细致的患者收治原则,使患者入院流程更加科学、简便,同时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对床位资源管理系统的科学应用,采取跨科收住,提高床位使用率,进行各项院前检查及及日间手术(Day Surgery)形式缩短平均住院日,大大促进医院的良性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