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出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5 共347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高职专业化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研究
【第2部分】高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探究绪论
【第3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第4部分】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5部分】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出路
【第6部分】高职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分析注释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出路。

  4.1 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4.1.1 制定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用人才的重任。“加强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不但能深化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使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帮助他们以后更顺利地走向成才和社会建设之路,而且也能提高社会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使整个社会职业活动中的矛盾得到有效调节,促进社会关系的融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5]一定的辅导员职业道德规划建设制定显得尤为的重要和具备丰富的现实意义。

  4.1.2 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学校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网络教学与自我学习,辅之集中学习,把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当做一件长期的工作来进行。作为管理层,针对辅导员,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出台相关政策,将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常态工作,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系统性与科学性,促进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作为学校的高管层,要着重加强辅导员的能力发展进一步强化学习。要教育和引导学习理论指导与职业道德的系统性,把理论学习和学习业务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实践。

  4.2 设立辅导员专业学科。

  4.2.1 加强辅导员专业课程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重视进行辅导员专业课程建设,学校可以与辅导员沟通,促进其积极的主动参与,这也是一种具有很明显拓展能力的方法、手段。在进行拓展之前,要充分了解目标辅导员对于课程的客观接受度。有针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建设开发,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结合学校具体工作实际,进行拓展和思考,以达到真正的落地培训。

  在培训中我们充分利用开放教育和学校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众多优势,聘请专家教授为辅导员培训项目的教师团队,设计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可以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在实施集中培训中方便学生就近学习。根据市场预测的需要和可能,进行积极探讨,创新合作模式,突出相互的专业优势,力争在技术领域上有所突破,扩大在整个业务中的比例。辅导员应当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一是创新活动载体,提高专业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深化班组建设管理,做好专业化工作,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深入开展团学活动。完善组织建设,加强思想引导和教育,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党团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搭建青年展示平台,为推动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2.2 分阶段层次设置辅导员专业。

  辅导员专业化也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要分阶段引导辅导员走职业固定化、专业领先、专家型管理人材之路。在专业化的运用下,办出特色的呼声日益增加,市场的需求就要求能够在“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总结”的特色专业辅导系统。这就要求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加强对于辅导员专业化的开发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决策层要强化管控手段创新,运用过程阶段成果评价、风险评估等工具,引导专业化的过程行为,完善风险考核等支撑体系,提高管控的实效性;继续修订并完善引导与专业化辅导员建设的发展管控制度,使其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督促建立健全信息管控组织机构,进一步落实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度;通过市场拓展,实现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色专业化产品。要充分完善市场机制,教学要与市场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原有的就业市场机制信息,各专业应当总结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辅导员专业化的成果,要保持与市场的联系度,注重实效。

  4.3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辅导员队伍运行机制。

  4.3.1 规范准入机制。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辅导员有效准入机制。严格辅导员的选聘标准和程序,从党政管理人员、优秀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能手中,聘任适当数量的兼职辅导员。对于专业化的辅导员建设而言,要重视进行市场的拓展,积极的主动参与过程建设,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客观接受度。有针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化机制,对具体的专业来说,进行积极的拓展与思考,达到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在建立准入机制中,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聘请专家教授设计最优化的培训对象开发体系。可以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在实施集中培训中学习。根据市场预测的需要和可能,进行积极探讨,创新合作模式,突出相互的专业优势,力争在技术领域上有所突破,扩大在整个业务中的比例。

  4.3.2 完善培训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实践,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开放性是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最大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用人材。开放的环境更注重对于力量能力的提升,在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实施中,要密切与关联企业进行实时的沟通。在沟通与对接中,能够依托综合资源的力量,使人才适应岗位的需求。这样,在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后,提高市场份额与规划。通过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特性,从而显示出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高职院校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材,极大地推动人材的培育发展。同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不同企业的需求,利用网络,针对不同群体,借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推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就业技能,逐步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同样,不同专业要结合生产特点,突出教育培训产业特色,着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用人材。

  相关的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总结新形势下加强作用建设的新经验、好方法,尽快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模范行动营造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

  当然,要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坚持标本兼治,加大从源头治理的工作力度。加强专业化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加强共青团、党委等组织的领导,发挥专业化管理机构在建设中的作用。要认真研究当前工作发展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方式和载体。

  4.3.3 建立晋升机制。

  “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高职院校应当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培养总体规划,享受培养同等待遇。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一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6]

  高职院校通过各种专业化项目的启动,其知名度、美誉度不断的上升,持续在走和谐发展、综合支撑之路。通过调整、放宽一些政策,为辅导员晋升拓展了新的空间。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现行各项制度规定,注重过程管理,才能实现辅导员发展成长的正常合理渠道。

  4.3.4 完善考核机制。

  高职院校要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和管理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对辅导员的管理考核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加大与协作伙伴的合作沟通力度,进一步向专业化的上下游延伸服务,同时,要积极向企业学习其先进管理的知识,实现考核机制的良性发展。科研与开发是专业化的核心功能,因此,规划考核机制与思路正是对这一核心功能的体现,应尽可能地构筑一个全方位的、充满科研气息的氛围,要面对考核机制规划,必须在遵循规划“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科研开发为核心,以形成合理规划的特色考核办法。

  4.4 改革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模式。

  4.4.1 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分类。

  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分类,积极引入高素质的辅导员人材,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很多学生认为,辅导员老师开展灵活变通性较差,需要进行必要的整改。实际上,很大原因在于学校整体缺乏高素质的辅导员教师。这样,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学校辅导员教师团队的素质建设工作。积极引进外来的高素质辅导员老师,同时组织已有的教师积极参观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培育和素养的逐步提升,有条年有步骤地进行工作分类,实现教学能力基础的稳固。

  4.4.2 实行一元管理模式。

  另外,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更要完善测评机制及时调整模式,实现一元化的管理模式。辅导员队伍建设本身需要灵活的变通性来维系其效果的实现。而变通的基础依据就在于学生的反映以及最终的效果测评结果。未来,要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效果的测评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测评流程与模式。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采取不同的测评模式和测评指标维度来检验情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效果。同时根据效果测评的结果组织教师积极研讨,实时调整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的模式,实现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