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广州市BRT决策的输入过程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7 共4703字

  二、广州市 BRT 决策的输入过程分析

  广州市 BRT 决策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已经投入运营的中山大道 BRT试验线决策,另一个则是目前仍在论证阶段的 BRT 拓展决策,BRT 拓展尚未正式形成决策方案,但是从目前开展的前期工作来看,虽然和中山大道 BRT 试验线决策同为 BRT 项目决策,但由于决策体系和决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决策的输入过程各有不同。

  (一)中山大道 BRT 决策的输入分析

  广州市中山大道 BRT 试验线的建设有其特定的背景。随着广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居民出行趋于活跃,交通需求增长迅猛,道路交通运作质量下降。

  2005 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 177 万辆,虽然机动车总量增长缓慢,但小客车增长迅猛,平均每天新车上牌 300 多辆,年增长 20%以上,随着限摩措施的实施,摩托车数量急剧下降,车种构成处于调整时期。小汽车进入家庭开始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道路交通方式正从摩托车时代向小汽车发展逐步演变。

  环城以内主要道路机动车速普遍下降,中心城区主骨架路网负荷增加,系统运作质量下降,市区路网的骨干路网承担着沉重的交通压力。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进一步上升,高峰期间平均速度仅为 25 公里/小时,老城区的主干道更跌至 20 公里/小时;多处地方出现经常性交通拥挤现象,道路交通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广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仍然大大落后于小客车增长速度。从 2001 年到 2005 年,广州市区小客车则从 23 万辆增长到 50.8 万辆,年均增长 22%;而同期道路长度从 4210 公里增加到 5109 公里,年均增长 5.0%,道路面积从 5270 万平方米增加到 8616 万平方米,年均增长 13.1%.

  彼时,广州市轨道交通尚未形成网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铁站点交通衔接设施建设滞后,各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公交站场不足,线网层次不清,协调力度的不足,公交优先的路权保障不力,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小客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交通拥堵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而经常性的拥堵使得市民“坐不住”了,大量关于交通拥堵的报道见诸报端,媒体也通过实地采访分析拥堵原因,希望能找到解决拥堵的良策。

  中山大道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沿途商业繁华,交通特别拥挤。特别是广州拥堵黑点之一的岗顶至天河城路段,在开通 BRT 以前,由于途经公交线路多达 61 条,沿途有多个交叉路口,导致公交车辆和社会车辆混行,道路通行能力极差,特别是岗顶公交站附近,排队进站公交车辆经常占用三条车道,不仅严重影响该路段的交通秩序,不少公交车在公交站区域外停车上下客,乘客安全得不到保障。

  交通拥堵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话题,随着讨论的深入,公众普遍认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包括道路规划落后、交通管理水平低,这使得政府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同时交通拥堵也影响城市的运行效率,耗费大量社会成本,政府部门对于交通拥堵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深有体会。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输入下,广州市政府着手开展交通整治工作。

  从当时的环境不难看出,交通拥堵对社会公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经常使用公共交通的市民来讲,交通拥堵使得公交运行速度缓慢,使得出行耗费大1增加了其出行的经济成本,公众对于改善交通拥堵的愿望十分强烈。

  对于相关企业来讲,交通拥堵同样对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线路车辆周转效率低,同时堵车使得车辆在途中浪费大量燃油,增加运营成本。这些因素使得公交企业也迫切希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社会公众对交通拥堵的强烈意见很快受到媒体关注,媒体大量报道广州市交通拥堵的现状,通过走访分析拥堵的原因,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出谋划策。而在媒体的调查中,大量采访将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源归结于城市规划不能适应需求,交通管理水平低下,公交车与社会车辆混行且经常变道导致行车缓慢等等。这些大部分是客观事实,由于早期城市规划未能预见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导致部分路段成为交通瓶颈进而影响某个区域的交通状况,在机动车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交通管理的难度也日益提升,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社会公众的期待、相关企业的需要、舆论的压力,加上政府官员每天或多或少能亲身体验市区交通的拥堵状况,这些因素迫使政府需要正视交通拥堵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措施。

  2004 年,广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前往巴西圣保罗和哥伦比亚波哥大考察,参观了千禧年快速公交,之后相关部门开始了 BRT 在中国和广州的适应性概念研究。ITDP 中国区正好完成了对广州 BRT 的可行性初步研究报告,在考察了广州的实施条件后,决定无偿对广州的 BRT 研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2005 年,ITDP 与广州市建委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始了广州快速公交试验线和其它可持续交通项目的技术援助。ITDP 无偿支持广州 BRT 建设其目的可能在于借助广州的平台建成一个高标准的 BRT 线路,使 BRT 在更多的城市得到应用。

  正是在社会公众、相关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解决交通拥堵的大背景下,ITDP 为广州市提供了建设 BRT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和设想,无偿对广州的 BRT 研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在这些环境输入下,广州市将建设 BRT 纳入了决策议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