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转型期风险的防控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9 共6853字

  绪 论

  1.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1 问题的提出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及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为保障群其基本生活而给予其物质上帮助的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并最终成为现代国家普遍建立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了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劳动者保障体系主要是以集体保障为主,家庭保障和国家救济为补充。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与此相伴而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使得传统社会的结构与制度安排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却面临着高风险期和危机频发期,然而具有“稳定器”功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却变得十分脆弱,这就导致了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有效发挥风险防控功能的问题,对我们农村社会的顺利转型产生了不利影响。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解转型风险,以期实现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功能。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为例,养老保险方面:2009 年 6 月,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 2009 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试点,在全国选择 10%的县(市、区)试点新的农村社会养老计划,涉及中国九亿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终于浮出水面;“新农保”对参保对象明确;筹资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在制度上,新农保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个人交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养老账户,参保者达到退休年龄后,可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各级政府的补贴,将为参保农民提供“基础养老金”.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应纳入同级财政专户,收支分开管理,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与社会监督。2009 年 8 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09 年选全国 10%的县(市、区、旗)为试点范围,此后逐渐扩大,到 2020 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举措,这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2014 年 2 月,李克强总理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合作医疗方面:自 2002 年 10 月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建设、资金投入、覆盖水平、补助标准、报销比例等方面做出了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

  由此可见,政府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所做出的努力,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所涉及的复杂的社保群体与利益关系,特别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控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农村社会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社会转型时期的风险:不断上升的疾病、失业、工伤、养老等方面的社会风险和农民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这与农民能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我国集体经济弱化和原有社会保障体系未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有关。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控能力相对不足与农民不断上升社会保障需求的矛盾不断凸显,亟需提升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控的能力,确保我国社会的顺利转型。

  1.2 理论意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控功能问题是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成因、对策以及制度本身的风险防控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防控的研究不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确定性成为社会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国家与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制度为手段来促进社会转型升级,这也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防控功能。本文从理论上有利于丰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内容,有助于以新的视角来审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更好的发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风险防控功能。

  1.3 现实意义

  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而又复杂的挑战,农村的社会风险防控能力亟待提高。首先,农村的保障比例较低,《2012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6261 万人,比 2011 年增加 983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6366 万人,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 4543 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约 1/6,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约 1/4.

  其次,保障水平不高,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保障理念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水平不高。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只有 55 元,而且多年待遇基本未变,低水平的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不了未来的生活,导致不少青年农民不愿意参加新农保。再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资金总量不足与渠道单一的严重挑战。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和运转的物质基础是社保基金,畅通、稳定和有效的基金来源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2011 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 32643.5 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 587.7 亿元;而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 28391.3 万,其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额达 12764.9 亿元,城镇与农村参保人数之比为0.87,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之比为 21.7,然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发展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更加持久的压力。2013 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总数是城市老年人口的 1.69 倍,达到 1.05亿人;老龄化水平 18.3%,是城市的 2.3 倍;农村老年抚养比是城市的 2.8 倍,高达 34%.

  最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任务艰巨,农村自身防控社会风险能力有效。虽然自 2010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四年缩小,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突出,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896 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6955 元,城乡收入之比为 3.03:1.由此可见,农村的社会保障比例较低、保障水平不高、保障基金投入有限、农村人口老龄化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控能力有限,而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的中国,农民所面临的疾病面临着工伤、养老等方面的社会风险与农民应对工业化社会的能力风险的双重风险。因此,本文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风险防控能力,这对于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