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城市的发展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就要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逐步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一、我国在 21 世纪初已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农村经济社会正加速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转型,进入发展型社会,农村社区建设已上升为农民的主观需求。“科学发展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延伸城市社区服务”、“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理念和政策应运而生,落实这样的战略政策,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二、农村改革以来,随着人民公社解体,原有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体系迅速瓦解,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服务有一定的恢复发展,但远不能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需求。加上建制村大规模撤并,原有的农村社区边界重组,传统的村落和建制村也逐渐消失,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迫在眉睫。
三、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聚焦,相对城市文明和城市基础公共服务,农村传统文化衰落,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失去了对年轻、知识农民的吸引力,重建农村社区生活价值,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的地认识到,近年来农村社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农村之间、同地区的村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巨大;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过大;财政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力度弱小;农村社区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此,需要更多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积极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中来,使农村社区建设这棵幼苗能够在农村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利益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需求,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社区建设。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鼓励他们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倾注更多的力量和热情。政府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农村社区提供制度保障、市场信息、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政府应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村社区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惠及农民百姓的村民自治工程,在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的关注和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志愿者组织力量,影响带动广大村民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农村新社区。
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地方,既有共性的做法,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农村社区客观上的差异,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菏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本文通过对菏泽市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经验的分析,籍于为菏泽市农村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探索,同时希望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由于本人研究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有限,论文仍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对调查对象研究剖析不够,令文章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由于各种因素,本文纰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专着
[1]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9 年卷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
[2]张兴杰主编。《社区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3]高春凤。《自组织理论下的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4]罗中枢,王卓。《公民社会与农村社区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
[5][美]赫尔德(Held.D)。《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年版。
[6]贾西津 主编。《中国公民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
[7][美]贾萨诺夫。《自然的设计:欧美的科学与民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8]轩明飞。《村(居)改制:城市化背景下的制度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
[9]庹国柱主编。《“三农”保险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年版。
[10][美]诺克斯主编。《城市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
[11]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
[12]黄升旗主编。《我国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13]宁克平主编。《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14]杨万江主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
[15]陈湛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16]戚学森主编。《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年版。
[17]宋亚平主编。《三农中国》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18]丁德章主编。《“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年版。
[19]吴振坤等主编。《“三农”根本出路在何》,方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20]徐同文主编。《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
[21]韩俊主编。《县域城乡一体化的诸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22]马庆斌主编。《城乡一体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23]程水源,刘汉成主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版。
[24]李明主编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与“三农”》,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年版。
[25]朱为群主编。《中国三农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年版。
[26]夏周青主编。《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手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年版。
[27]师坚毅主编。《新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年版。
[28]徐全红主编。《转型期“三农”公共财政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
[29]菏泽市人民政府编。《菏泽年鉴》(2011),山东省内部资料,2011 年版。
[30]菏泽市统计局编。《菏泽统计年鉴》(2011),内部资料,2011 年版。
[31]菏泽市统计局编。《2004-2010 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内部资料,2010 年版。
[32]韩长赋主编。《城乡规划与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年版。
[33]韩长赋主编。《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年版。
[34]韩长赋主编。《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年版。
[35]韩长赋主编。《基层民主建设》,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年版。
[36]韩长赋主编。《社会服务与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年版。
2、文章
[1]许远旺,卢璐:《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中州学刊,2011 年第 1 期。
[2]万师:《对农村社区范畴的再认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期。
[3]刘三:《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6 年第 17 期。
[4]陈晓华,张小林:《国外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概述》,皖西学院学报,2007 年第 5 期。
[5]盛立超,白福臣:《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对策》,南方农村,2011 年第 3 期。
[6]张锋:《利益诉求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发展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 年第 4 期。
[7]袁方成:《“两型”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探索,2010 年第 1 期。
[8]易国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述评》,理论与改革,2010 年第 3 期。
[9]青山,钱鹏飞:《社区建设进乡村》,大地,2001 年第 10 期。
[10]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四川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
[11]邱少敏:《推进社区建设 实现城乡一体化》,学习月刊,2010 年第 9 期。
[12]叶齐茂:《欧盟的农村社区发展有四条值得借鉴的经验》,博客中国,2008 年
[13]张铁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福州党校学报,2009 年第 4 期。
[14]张克中,贺雪峰:《中外发展观的演变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影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 年第 2 期。
[15]郭建华:《缩小城乡差距应发挥再分配的功能》,安徽农业科学,2007 年 19 期。
[16]李增元:《农村社区民主建设中的绩效与限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 年第 9 期。
[17]张强,叶齐茂:《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国外经验与教训》,世界农业,2006 年第 7 期。
[18]《农村社区化:山东省诸城市创新农村发展新模式》,四川改革,2010 年第 4 期。
[19]孙国贵:《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城乡一体化》,江苏农村经济,2010 年第 11 期。
[20]陈建胜:《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浙江学刊,2011 第 5 期。
[21]吕俊平:《城镇化的新路径--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3 期。
[22]孙春燕,池慧灵:《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进程》,江南论坛,2011 年第 7 期。
[23]除琦:《美国的农村社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
[24]杨超:《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求实,2000 年第 12 期。
[25]李旭凤:《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11 年第 1 期。
[26]周良才,胡柏翠:《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广西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27]沈亚南:《近年来中国农村社区化治理模式研究术语》,经济研究导刊,2008 年第 1 期。
[28]杨其元:《百名“三农”专家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看法》,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 3 期。
[29]专访陈锡文:《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新华网
致 谢
MPA 的学习即将结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此刻回首,感慨万千。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娄树旺教授,不仅悉心传授我理论知识,更要求我注重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教育我领悟人生的真谛。娄树旺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从论文的选题、提纲拟定、结构安排、写作修改到论文最终定稿的整个过程都对我进行了悉心指导,正是他不厌其烦的辅导、修改和润色,才令我的论文圆满完成。在此由衷的向娄树旺教授表示感谢!
感谢公共管理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没有他们的无私的关怀和帮助,我无法顺利完成 MPA 的学习与研究任务;感谢传授我宝贵知识的各位任课老师们,他们的为师品格、教学态度深深感染了我,他们的精彩课程、不吝教导,令我汲取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为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 MPA 的全体同学们给我的帮助,尤其要特别感谢班委会的同学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付出。同时,感谢上海电机学院的魏平老师,在英文方面给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菏泽市政府和民政局的各位领导及同志们给予的大力支持,为我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为论文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充实的条件。感谢我的工作单位菏泽市委党史委的领导和同事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给予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们,多年来给我默默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给予的精神支撑使我有勇气面对任何挫折和挑战,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专心完成了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