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网络舆论的工作难度和强度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现阶段看来,公共危机网络舆论的监管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提高公共危机网络舆论的处理应对能力,是摆在政府和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时俱增、日趋复杂的网络舆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复杂多变的形势,给政府工作带来了压力与难度。但让人欣慰的是,这更代表着民众的真实声音能够传到政府中去,代表着舆论处理工作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代表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巨大进步。本论文基于政府现实工作的需要,着力于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进行理论研究,对其特质与规律等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应对原则与对策。
公共危机网络舆论的应对原则与策略,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总结出来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公共危机、网络舆论必然会出现新的特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研究,新的思考,形成新的认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的监管是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思考和提出的一些观点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生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编着:《国际危机管理概述》[M].时事出版社,2003:5.
[2]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i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1989.
[3]Arjen Boin,Crisis Management,Vol.1,first published in 2008,p.xvi.
[4][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3.
[5]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A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1.
[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
[7]项德生、郑保卫。 新闻学概论[M] . 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25.
[7]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27.
[8]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
[9]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 年第 8 期。
[10]李弼程、林琛、郭志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 年第 7 期。
[11]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撰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 年第 4 期。
[12]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3]谢平。以人民网强国博客为例看博客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 年第 4 期。
[14]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357-358.
[15]叶暗。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4.
[16]陈相国。当政府被关进“舆论的笼子”里--从牙防组事件到卫生领域危机管理。价值中国网,2012 年 9 月 6 日。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文正邦,文培阳,《学习与探索》,2012 年 01 期。
[18]巴伯伯纳德。信任:信任的逻辑与局限[M].牟斌,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22.
[19]陆瑶。危机状态下我国媒体引导舆论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0]李未柠。2014 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4:7.
[21]周宇豪。舆论传播学教程[D].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1.
[22]许静。舆论学概论[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23]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4.
[24]黄传武。新媒体概论[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
[25]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
[26]钟新。危机传播:信息流及噪音分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6.
[27]丁柏铨。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J].新闻大学。2013(4)。
[28]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网络传播研究。2008(6)。
[29]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舆论管理的对策建议[J].中国经济时报。2012(3)。
[30]袁文霞。从新媒体语境下审视沉默的螺旋--以网络传播为例[J]. 今传媒学术界。2011(4)。
[31]周欢,包礼祥。新媒体时代下议程设置的新变化及发展对策[J].东南传播。2012(5)。
[32]王卓。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
[33]符翩翩。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2.
[34]朱玲。新媒体条件下政府危机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5]王本刚,何俊伟,张丽萍。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传播与舆论引导模式[J].东南传播。2010(2)。
[36]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总中心,2014:07.
[37]Holmes,David.Virtual Polities:Identity and Conununity in Cyberspace[M].London:SAGEPublieation,1999.
[38]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众,等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后 记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焦存朝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由于我是工作期间攻读的硕士学位,工作已占据我大部分时间,能够潜心学习的时间实不充裕,而我自身的专业水平又极其有限,使得焦老师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帮助我修改论文。他精湛的学术能力,对学生积极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都永远让我为之感动、学习。
三年前,带着对校园生活的回归渴望来到河北师范大学继续深造,本想在这里创造出让自己骄傲的一片天空,然而三年转瞬即逝,回首这三年,我平庸而无为。时间就是这样,当自己越无知时才越发感到它的宝贵。但好在有焦存朝老师、赵小兰老师、田鹏慧老师、耿永志老师、王春城老师、杨慧老师、王静老师、程慧老师、刘建民老师、龙丽英老师、陈文敏的正确教导(在此请允许我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写下),为我三年的生活增益良多。诸位老师在为人、为学方面对我的指导,都将让我受益终生。时光呼啸而过,而在我心中,这却是一个新的开始。三年后,我更愿把这篇论文当作是一份答卷交予诸位老师,虽然它很浅陋,虽然它仍有着不少的瑕疵。
攻读期间,我的领导、同事、同学也给予了我时间和精神上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