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推进万顷镇中心镇规划建设成效的对策
5.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规划的稳定性
在编制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结合上层次相关规划指导文件,注重上层规划和镇规划发展目标的延续性,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对全镇区域内全部的土地利用和项目建设进行的整体的统筹安排。因此,在编制总体规划前,需充分开展发展策略研究,在全镇范围提出包括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整体性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逐步健全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执法监督等内容的完整性,使之成为一个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从而保证规划的稳定性。
5.2 完善规划编制方法,促进规划与建设需求同步协调
为了将中心镇真正打造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其区域性的辐射带动作用,需通过编制中心镇总体规划明确城镇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制定空间结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规划,统筹利用全镇的土地资源,引导中心镇的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的纲领和基础,是开展城镇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但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于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日渐增多和产生变化,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促进规划与城镇建设的实际需求相协调。
一是加强总体规划对城镇发展方向的宏观战略指导作用,通过概念规划编制的方式缓解总体规划编制内容过多过细、编制周期过长的问题,加快规划落地时间。另一方面要重视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更好地发挥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的实践指导作用。因为中心镇建设需要靠各个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才能真正有效实现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但这些短期的建设规划却是当前中心镇建设当中的一个软肋。因此,必须重视当年城镇建设中或未来 3~5 年规划的建设内容,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切合当前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各级政府要将规划,特别是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落到实处。将规划中安排的建设项目,在政府当年或未来几年的建设任务安排中逐步执行落实。
二是及时了解城镇建设需求,规划与建设同步协调。由于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于城镇的建设需求也日益增多,而且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为了避免规划闭门造车,脱离群众实际需要,编制规划时必须深入实地调研分析,广泛收集百姓意见,真正了解当地中心镇现阶段的建设需求。另外,各级政府在实施项目建设时,如规划未能及时跟进,应提前进行科学的论证,并将其反映到新编制的规划当中,争取项目建设一步到位,减少规划和建设的脱节情况,同步规划和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
三是要确保中心镇建设和规划的一致性。为了确保规划在实施时不走样不变形,除了科学编制完善的城镇规划,还应包括保障各项规划目标得以具体实施的法制政策措施,将相关规划文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建立针对规划文件严格的修改实施规范和工作体系,将规划成果的法制化,要求建设必须严格依法和按规划执行,防止规划与建设相矛盾,导致发生重复建设,从而保障中心镇建设和规划的一致性。
5.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整体效益
针对万顷沙镇城镇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状况,除了向上级部门努力争取更多镇一级的建设用地指标外,还要合理分配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的建设用地数量,在保证中心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好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尽最大努力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搞好土地利用规划,充分挖掘城镇存量土地潜力,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达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整体效益的目的。首先要着眼于整合城镇现有的存量建设用地,在城镇内部可调控的范围内积极挖掘现有土地利用的潜力,加强对旧镇区的建设改造,对土地进行整治,提高现有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对项目建设需要增加的土地,要认真分析研究,通过制定供地计划,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避免土地闲置浪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其次是要搞好中心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土地,在考虑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的同时,要统筹安排好城镇中心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用地的供给,以充分体现出打造中心镇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避免土地的无序供应带来的资源浪费。此外,在编制中心镇规划时,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数量,并通过科学的功能分区规划,科学、合理地做好产业、住宅、行政商业中心等功能的布局,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建设用地的集聚效应影响,促进中心镇的整体发展,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
5.4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中心镇建设投融资和管理机制
中心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中长期的低成本资金,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个可持续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想方设法拓宽中心镇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满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一是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根据城镇化和中心镇建设的需要,社会经济民生建设需全方位同步协调发展,但由于财政预算总收入的限制,无法一一满足,因此在财政投入方面必须有所侧重。在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形象化的建设投入,先重点侧重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类的民生建设,有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水平。
二是主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要资金。根据当前中心镇的发展方针政策,中央、省市、区县经常有相关的配套资金帮扶政策支持,但需要各中心镇相互竞争才能获得相关补助资金。因此在加大本身财政预算投入的同时,积极利用上级补助政策,尽量争取获得上级各项补助资金。
三是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改革现有中心镇投融资体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一方面是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交流,对基本建设项目抵押或以政府为担保等措施,争取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另一方面是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对一些以往有政府或国企资金主导投资的项目领域,如港口码头、信息基础设施、供水发电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对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实现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变成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并且参照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实行非禁即入,真正对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领域进行改革,吸引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和运营。
四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利用部分商业收益项目的经营权,吸引民间企业资本参与中心镇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投资建设。政府可通过提供土地的使用权进行招商引资,限制其投资建设和经营的年限,利用投资的收益吸引社会资本对该地块及周边区域的整体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期结束后,相关投资建设的项目归政府所有,从而利用了民间资金参与了中心镇的建设工作。
五是建立投融资平台。组建城建投资开发公司,构建市场化的城建融资平台,对重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申请发行债券等形式,寻求直接融资的渠道,减低融资成本,筹集和运作城镇建设资金。通过城建投资开发公司,一方面可以专业化建设配套设施,另外一方面可以对资金进行滚动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