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网络舆情相关理论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06 共9625字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笔者通过对比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舆情、网络舆情、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2.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英语中尚无用来表述“舆情”和“网络舆情”的专门词汇,大众翻译一般用“Public Sentiment”或者“Network public sentiment”表述,这些词汇代表的涵义主要是从情绪心理学、医学健康学角度展开的研究,和我国与民意、舆论等紧密相关的舆情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基于我国网络舆情的特色,国外研究成果可供借鉴的主要还是集中于“Public Opinion”上,这一单词最早见于 1781 年《牛津英语大辞典》,但是“舆论”的概念出自于法国着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的着作《社会契约论》,即“Opinionpurlieu”.发展到近现代,国外相关研究倾向于讨论基础性和宏观性问题,“publicopinion”实用性较强,民意调查作为国外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一直是热点。国外网络媒体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相关研究较少,他们较多的关注网民进行的内容创作和意见交流,对网络新闻制造和传播产生影响。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民意调查的主要工具。网络舆论监看研判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一是调查访问,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民意,根据调查结果生成分析报告。二是新闻报道,通过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新闻信息,分析公众心理以及情感态度,形成舆情报告。三是使用较早互联网数据。如对新闻网站、论坛、贴吧上的内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公共舆情,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社会网格调查,通过对舆情事件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追踪,推演舆论动态。国外网络舆情监看、分析主要反映民众对政府满意度、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度,这与国内学者对于“舆情”研究存在区别,但国外学者们对网络舆情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使用,对于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依据。
  
  2.1.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早期的接受新闻发展到参与新闻,发展到网民主动表达观点,提出个人意见。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网民提供了表达观点和维权的重要平台,同时网络舆情又反作用于社会舆情,成为促使政府变革的重要影响元素,由此可见,“网络舆情”极具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政治社会背景和舆论生态环境的产物。随着社会突发事件演变为舆情危机事件的案例逐渐增多,以及学界对网络舆情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对于网络舆情及其相关的研究也非常普遍。
  
  许鑫、章成志(2008)等提出了网络舆情研究框架,将网络舆情的研究分为基础理论、支撑技术、应用研究三个层次,尽管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数量飞速提升,但此框架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仍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笔者结合这个研究框架,在引用相关专着和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研究文献从网络舆情的特征、规律,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网络舆情的治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第一、对网络舆情的特征与规律的研究关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姜胜洪(2008)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的模式为:网民发布的敏感信息或传播媒介报道的事件→网民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发表对事件和信息的看法→在反复讨论过程中,多元化的意见极化为体现着某种价值观念和带有一定的利益诉求的网络舆情1.程慧(2008)对网络舆情的形成框架进行了总结,将网络舆情形成分为潜伏阶段、舆论场形成阶段、影响力形成阶段、消退阶段四个阶段。毕宏音(2010)对网络舆情发展中的群体影响问题给予了阐述,他认为“群体心理引发的群体互动、群体压力、群体无意识、群体极化行为在网络舆情信息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具有群体影响力。2”有部分学者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对网络舆情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阐述,如李喜华(2012)认为网络事件的产生及发展是多方作用的结果,有网民自身认知结构与心理暗示的因素,有政府公信力的因素,有媒体宣传的因素,各种因素作用于网络舆情形成主体网民的身上3.余秀才(2012)引入西方学者舆论“场”论,分别从考夫卡的“心物场”与网络舆论“新媒介场”、勒温的心理场与网络舆论心理场、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与网络舆论社会场等三个方面指出网络舆论场由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交融而成,通过网络舆论场对网络舆论产生、形成动因进行分析和系统的研究。
  
  由于网络舆情与一般的社会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处理和应对方法也完全不一样,所以网络舆情的特征是研究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国内研究网络舆情比较早的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专家刘毅(2007)认为,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交互性与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丰富性与多元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等特点4.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具有隐蔽性、交互性、爆发性、偏差性和突发性等特征。
  
  第二、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的研究
  
  网络舆情的监测分析是在对互联网舆情进行分类、深层次的加工分析的基础上,对事件舆论情况进行的总结分析和预警行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或着作认为舆情监测分析的构成要素应包括信息收集、数据筛选处理、信息分析研判、舆情呈现反馈、信息决策系统;涉及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技术应包括信源要素采集、关键词抽取、自动去重、结构化转换、分区存储、语义分析、主题检索、自动摘要、自动分类、自动聚类、内容分析、正负预判等技术。结合之前学者研究以及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的工作原理,笔者认为网络舆情监测分析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根据热点、敏感事件在重点目标网站、论坛以及微博中设置关键词;其次,根据关键词及相关辅助内容设定的监看范围,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发展走势,并及时更新关键词、相关辅助内容及信源;三是出具事件舆情监测结果,并及时根据结果进行舆情要素分析;四是根据分析结果与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网站及舆情危机涉及的相关政府部门及时联动,制定科学的处置对策。
  
  目前国内有不少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如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暨南红麦舆情研究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等;传媒机构,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天涯舆情等;商业机构,如广州邦富软件有限公司、中科点击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大方智思软件等。其中科研机构和传媒机构主要是研究网络舆情管理理论体系、定期发布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商业机构大部分是以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技术为支撑,开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平台,对互联网信息快速检索分类,分析网络信息发展走势,并自动预警。监测结果以数据列表、曲线走势等多种形式呈现,纵然呈现形式多样,数据也非常准确,但针对监测结果的舆情对策分析还需要依靠人工。
  
  笔者通过与部分舆情监测机构的合作,对多个突发事件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网络舆情汇总、分析机制相关的文献,提出舆情变化的新规律、舆论场新特点以及政府有效应对舆情危机对策。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分析结果,制定有效预警、监控、应对机制,从而进一步为更高一级领导提供科学对策建议,为实体涉事部门提供有效应对策略。
  
  第三,对于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的应对及处置的方面。对于相关文献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大政务处置通名都、加强舆情分预警机制建立及应急预案的出台等宏观方面。如学者张小明(2013)认为要在主导、引导、疏导网络舆情方面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确保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体系,加强互联网管控5.学者彭知辉(2008)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提出了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6.梁春阳(2012)在《论党政部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中提到,互联网舆情的发展比较复杂,但是并非无规律可循。一个负面事件从发生到传播也存在客观规律,认为一个负面事件的生成,往往分成五个步骤。了解了这些过程和情况,就有助于政府对互联网有更深的认识,也有助于政府采取正确的措施去进行引导和应对7.谭和义(2012)在《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策略》把负面舆情的发展过程分成四个周期,即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终止期。潜伏期就是事件刚刚发端,还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的时段,当然在这个时段如果政府能够在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避免问题的扩大。如果政府不能在潜伏期解决问题,事件很快进入急速膨胀的爆发期,在新老媒体交互影响下,线上线下各种声音交汇,关注度达到顶峰。在此情景之下,相关涉事政府部门趁势有效应对,逐步解决问题,直至问题降温,随着事件的最终解决,网络舆情也进入终止期8.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应对》认为,积极运用互联网应对舆情就要求政府必须要建设好自己的阵地,政府不应在怎么对付媒体、对付民众上下功夫,要把立足点放在服务媒体、服务民众上,这样才能做好。少办些应对媒体培训班,多学习,多做些利民的事情,只有完全转过来,以服务的姿态才能赢得认同9.
  
  2.1.3 国内外文献评述
  
  国内外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舆情的内容分析,以及传统媒体下政府对于突发事件舆情的应对策略,这在政府应对传统舆情事件的策略研究上有充分的借鉴意义。但对于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移动互动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下形成的新的“舆论场”没有涉及,没有阐述网民如何通过互联网发表观点,也没有对网络舆情的变化,互联网舆论场的形成、发展规律做解释,亦没有关于政府在新媒体下处理舆情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新的新闻传播媒介背景下,舆情新特点、发展规律的研究及分析,找出地方政府在新的舆情状况下,处置舆情的滞后以及不当的处理方式。帮助地方政府了解在新的舆情状况下,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冷静应对,利用新媒体、新互联网通信技术在更短时间内发现舆情、研判舆情,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实情况,主动发声引导舆论,正确、快速决策,有效应对突发舆情危机。
  
  第三章 网络舆情相关理论研究
  
  本章对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网络舆情以及舆论场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界定,同时阐述了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影响,以及网络舆情传播方式、传播理念的变化。分析了在新媒体下舆论场表现出的特点。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相对传统媒体而出现的。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在这种以传播工具、传播途径分类的思路下,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移动手机客户端、手机及时通讯软件等都可称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四大媒体,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通讯产品紧密结合的产物。新媒体是区别于传统媒体,以互联网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媒体传播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媒介。
  
  3.1.2 新闻学概述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新闻传播按介质可分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广告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等几大类。如同历史上印刷、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等技术上的进步给新闻传播产业带来的冲击与变革,互联网的兴起也严重冲击了传统新闻产业和企业的生态,甚至危及了一些全球知名的新闻机构的生存,迫使整个产业开始进入新一轮转型期。在新闻内容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方面,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在新闻内容传播方面,宽带网络技术也已经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技术进步都给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新挑战,也已经有许多新成果在发挥积极的进步作用。与此相应地,有专家提出了网络新闻学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定的理论体系。
  
  3.1.3 传播学概述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传播:含义较广,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性、共享性、快速性、广泛性。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3.1.4 网络舆情、舆论场的概念界定
  
  舆情,即“舆论情况”,对于“舆论”,目前有很多相关的定义,其中基本的共识大致有:(1)舆论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一出现,舆论就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2)舆论是公众针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意见和情绪(不仅是表现为言语)的总和,一种舆论的形成,容纳了许多人的共同意见和情绪;(3)舆论不是任何个人的意见和情绪,个人意见和情绪构不成舆论。
  
  网络舆情,即“网络舆论情况”,随着新媒体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流通和意见交流的新时代,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具有舆论的一般属性,同时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我国近年舆论学研究人员所表述的网络舆论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网络舆论主要是指网络媒体转载或发布的新闻和言论,通过新闻跟帖或论坛社区充分互动后形成的一种意见倾向,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
  
  第二,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目前它形成的地点主要是各大论坛社区、新闻跟帖,以及微博微信等及时通讯工具。
  
  第三,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论的特点包括:意识行、历史性、评价性、自发性、公开性、传播性、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冲突性和难控性。为了更准确的定义“网络舆情”,笔者在这三个定义的基础上,做出以下定义:
  
  网络舆情是网民使用互联网通讯手段,将新闻、言论的话题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将个人的意见通过文字、图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发布出来的行为总和。其中,新闻信息是引发网络舆论的关键内容,网民互动性评论是网络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舆论场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构成舆论场有三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和“舆论场的渲染物和渲染气氛”.同一空间内,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互频率较高、空间的开放度较大,空间的感染力或程度较强,爆炸式的信息扩散,极端化的民意表达,多样性的管理对象,便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无数个观点在“场”的作用下,经过多方面的碰撞、组合、翻转,其速度更快,蔓延、辐射范围更广。这类开放的、公开平等而自由讨论的地方,是促成舆论形成和变动的重要空间。
  
  3.2 新媒体相关理论
  
  3.2.1 新媒体出现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理念、应用也被网络媒体行业吸纳融合,比如电子纸已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广使用,比如机器新闻、数据新闻、可视化新闻等已经逐步替代文本新闻,比如无人机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又比如电商OT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与基于位置服务的信息推送相结合等等。技术的革新必然导致传播载体的变化,载体变化导致传播方式和传播规律的变化,进而影响舆论场的形成和演变。在新媒体下,互联网舆情呈现出直接化、放大化、负面化、联动化、集中化、情绪化、隐蔽化等新特点,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互联网舆情的演变和复杂程度。
  
  3.2.2 新媒体下舆情传播方式、传播理念
  
  在第一代互联网(web1.0)时代,民众仅能通过网站、媒体报刊单方向接收新闻,而在第二代互联网(web2.0)时代,民众可以通过论坛、留言板、信箱等方式进行观点的交换,以及个人意愿的表达,网民一词也随之诞生。随着第三代互联网(web3.0)时代的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传播技术、及时通讯工具的大力发展,网络舆情传播理念也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网民已经不能满足于“留言”“回复”这样简单的沟通方式,他们更需要第一时间的应答与回馈。同时,人工智能、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的构建,形成人和网络以及网络与人的沟通,微博、微信等及时通讯软件的诞生,使得网民可以通过及时会话来传递、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舆情在新媒体技术下,传播方式已经由单一回复变成了及时通讯,舆论场也随之同步形成。
  
  3.2.3 新媒体下的舆论场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闻内容政治性、敏感性的提升,网民参政议政的意愿也逐渐增强,网民观点也呈现出更强的政治敏感度和情绪化。而新媒体技术、互联网及时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舆论场产生的速度、扩散速度、扩散方式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舆论场形成即时化、全媒体化特征凸显。随着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移动应用普及,以往“由点到面”、逐步扩散而形成舆论场的网络传播机制已被打破。从“庆安枪击案”、“专车治理”、“天津港大火”、“平邑强拆烧死人”“桓台化工厂爆炸”“青岛天价虾”等多起舆情事件都可以看出,线下实体事件发生同时,全媒体参与、立体化的网络舆论场已同步瞬时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手段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全媒体参与跟进“融合报道”;另一方面大数据、搜索集纳等新技术可以即时将碎片化、社交化的零散信息聚合编发,使得舆论场变得更集中,其产生速度、扩散速度级数倍递增。
  
  2、网络舆论翻转大戏频繁上演。从“成都女驾驶员被打”,到“女友被狗咬断四肢募捐”,再到近日“大学生抓鸟被判刑10年半”、“海南厅官与城管冲突”等多起事件呈现共性规律,从消息发布到澄清事实“剧情一波三折”,舆情跌宕起伏。一些媒体或网民为追求时效性、点击率,频频集纳传播社交媒体中不明信源、未经证实、断章取义的片段信息,利用网民同情弱者心态将其带入主观臆断的“剧情”,制造舆论引发关注,导致网上对涉事一方口诛笔伐舆论审判,而一旦新闻事实逐渐明晰,往往与之前假设大相径庭,网民迸发“被愚弄欺骗”、“被玩弄于掌股”的负面情绪,舆论出现戏剧性的颠覆反转成为必然。
  
  3、网络空间自我净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等法规出台落实,“净网2015”、“秋风2015”、“护苗2015”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网络媒体逐渐主动加强自我约束整改,网络传播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篡改标题、违规转载、恶意炒作现象明显减少,有害信息增量、存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网民态度已有所改变,网上出现涉及群众自身健康、安全等切身利益信息时,从原先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到现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声音来互相质疑、印证、纠错、补充,在看似无序、多方博弈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去伪存真,网络展现出的自我净化能力显着提升。但是,这一自我证伪的主动性、自觉性、权威性明显欠缺,在一些涉及国家利益、政府形象、社会问题等方面则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排斥诋毁的态度。由此看来,网上自我净化能力提升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引导的过程。
  
  4、网民对意识形态话题关注度有所提升。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网上意识形态工作明显加强,***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求实》、《人民论坛》等中央媒体已连续刊发多篇关于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文章,网民对相关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活跃,舆论政治化倾向明显提升,“辽宁日报事件”“《炎黄春秋》变更主管单位”“毕福剑辱毛视频”“打击非法维权律师”“威海青年学生被打”等一系列事件均引起网上“左”“ 右”势力激烈交锋,反腐、人事调整及突发事件等报道中,“背景”
  
  “后台”“起底”等敏感话题充斥舆论场,参与人员年轻化、语言暴力化、事件关联化等特征日益明显。在微信、博客、微博等互动环节,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特征越来越突出,以部分体制内意见领袖和青年学生为代表的“自干五”对“右”的势力进行批驳,但一些律师和维权人士打着所谓“依法治国”、“宪政民主”的幌子传播西方价值观,在网民中仍有不小的市场。同时,一些极“左”、极“右”网民不断以解密、揭秘内幕为名,散播涉及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xuwuzhuyi文章,歪曲党史抗战史、丑化抹黑国家领导同志、渲染高层权斗、否定改革成就、为历史罪人翻案,企图造成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混乱。
  
  5、舆论场由PC端向移动端加速转移。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数据监测还显示,移动互联网网民会把三分之二的时间放在手机客户端应用上,每月启动手机客户端应用达3928亿次,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高速增长。此外,据了解,新浪、腾讯等主要商业网站正在削减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端新闻业务力量,百度集中一半以上的人员负责移动端的运营维护和业务推广。从舆情监测看,现在绝大多数网上新闻报道不是通过网页首发,而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网民第一时间通过移动端参与议论、转发,这些情况都表明,网民上网方式、上网习惯的改变以及媒体业务的引导促使舆论场加速转移,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端舆论场逐渐被移动端所取代。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场及时性、情绪化、扩大化、断章取义性、易反转性等特点十分明显。同时网民通过新媒体下的各种通讯工具,能够获取更多意识形态相关、政府政策相关的消息,其舆论内容也表现出更政治化,立场化。目前我国政府在处理新媒体下舆论危机事件时,对舆论场特点分析不足,对舆情发展规律研究不深,造成政府决策制定不科学,措施不得当,使得普通事件逐步演变为舆情危机事件,严重影响政府形象以及公信力。
  
  3.3 网络舆情相关理论关系
  
  3.3.1 新闻学、传播学与网络舆情
  
  无论广义的信息传递范围内,还是在狭义的新闻传播内容下,新闻学、传播学都是密不可分的,是以社会客观现象为依据,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行为。在新媒体下,新闻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网民参与新闻的方式、表达意愿的平台也随之同步升级。新闻传播方式更全,网民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网络舆情也随之产生。
  
  3.3.2 网络舆情与舆论场
  
  网络舆情是网民使用互联网通讯手段,将新闻、言论的话题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将个人的意见通过文字、图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发布出来的行为总和。
  
  而在新媒体时代,网民在同一虚拟空间内,对于同一问题(新闻内容)产生更为激烈的讨论,其个人观点更为鲜明,信息碰撞更为强烈,相同意见形成的速度更快,蔓延范围更广,网络舆情即刻演变成舆论场。网络舆情和舆论场既是广义的概念,也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即时产生的名词,相比于网络舆情,舆论场观点讨论的激烈程度、带来的影响力要更为强烈。
  
  3.3.3 舆情事件与舆情危机
  
  政府因应对突发舆情事件不当,造成舆论爆发,集中质疑政府公信力,影响政府形象的状况,即为舆情危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