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3 共6205字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假设。

  1.1.1 选题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城乡收入差距大以及农民致富的愿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但由于我国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壁垒严重,农民工的人身安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留守儿童就是伴随农民工群体而产生的社会边缘群体,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经济状况不佳和务工地生活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父母只能把孩子交由农村的老人或亲戚照顾,陪伴在子女身边的时间十分少。

  万源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每年有 14 多万人外出务工,实现劳务收入约 4.5 亿元,促进了万源市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约 2.8 万留守儿童这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47.56%,一些地区甚至超过 70%以上。这些留守儿童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不能和父母照面,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辈的教养、伯伯叔叔等亲戚照顾使留守儿童在亲情关怀和父母教育方面严重缺少,安全生活缺乏保障,行为习惯较差,心理健康出现极大的问题等。有的留守儿童任性、孤僻;有的自私,不讲礼貌;有的留守儿童厌恶学习,经常逃学。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外出农民工能否安心打工的问题。

  1.1.2 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基于对现有文献与资料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与资料的仔细研读,提出一个既定的研究假设,即"留守农村,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人际交往等产生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主要存在学校对留守儿童监管不力、教育资源缺乏、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社会教育环境恶化等。

  根据目前资料和前期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 l:家庭、学校、社会关爱工作的缺失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人际交往等产生不利影响;假设 2:农村留守儿童急于改变自身不佳状况的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性;假设 3:多元主体协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是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它涉及教育、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家庭结构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进行调查与研究,一是可以帮助纠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中某些欠科学的认识;二是针对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出并论证一些新见解,丰富完善已有的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体系,这对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

  1.2.2 实践意义。

  调查和研究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的关爱工作,有助于完善与改进万源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在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中的方法,实现万源市教育的均等化发展;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关怀;有助于回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良性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检索源,以 2004 年 1 月至2015年11月为检索时间,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留守儿童"、"留守孩"等为检索词进行资料检索,检索得到篇名中含"留守儿童"一词的文章为 11212 篇,含"留守孩"一词的文章为 110 篇,总计 11322 篇,说明我国有关留守儿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对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找的文献的研读与分析,从总体上看,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有关留守儿童的内涵研究。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民工群体的产生而出现的,社会各界对其的研究始于流动儿童。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基于父母外出的时间、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以及外出父母的数量等三个因素。

  关于外出父母的数量,多数学者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即只要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就是留守儿童。如江荣华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留守儿童是年龄在 16 岁以下,父母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孩子。[1]

  "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范先佐、吴霓[2][3],都认为只要父母中的一方外出的儿童都属于留守儿童的范围;此外,也有少数学者对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是一方还是双方界定较为严格,认为必须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才属于留守儿童,如吕绍清认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儿童少年。[4]

  "关于父母外出多长时间才能算是留守儿童,学界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多以半年为时间界限,如吕绍清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在外工作半年以上[5];也有少数学者以 3 个月或 4 个月为时间界限。如莫丽娟、袁桂林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是在城市工作 3 个月以上[6];叶敬忠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打工 4 个月以上[7];关于留守儿童年龄范围的界定,学者们具有不同的观点,且差异性较大,主要围绕"14 岁","16 岁","18 岁"三个年龄值为界点。如学者段成荣、周福林在定义留守儿童内涵时,就把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在"14 岁以下"[8];学者邹先云认为留守儿童的年龄应"不满 16 岁"[9];叶敬忠教授定义留守儿童内涵时,把留守儿童的年龄界定在"18 岁以下".[10]

  纵观已有学者对留守儿童内涵的不同界定,只有少数研究涵盖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更多的文献只是对其中的某一要素或两个要素进行了全面或部分界定。

  第二,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查阅与研读,主要因素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劳动力转移以及情感的缺失等,如学者李金涛[11]、赵婧、徐擎擎[12]等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成因是其父母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结果;吴霓[13]、潘璐[14]等认为我国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成因是我国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壁垒使得低收入的农民工难以支付高额的"门槛费";高向军指出"寄居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代际沟通少,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不够等"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15].纵观已有文章对留守儿童问题成因的归纳,多从制度、政策、经济以及情感等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极少数文章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第三,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部分组成,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从文献数量上来看,自 1994 年以来,"篇名"中直接含有"留守儿童"与"教育"两词的文献就有 2262 篇,占研究留守儿童文献数量的 24.4%.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内容来看,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心理健康、学习状况、道德品质、安全问题、监护者类型等。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学校教育的不健全,在自身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研究者把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归纳为人格特质与社会交往两个方面,如学者阮小林认为留守农村主要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格特质[16];有的学者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缺失易造成留守儿童众多的心理问题,如林细华、沈敏等认为学校教育的缺失易使得留守儿童孤独、自卑、敏感、自我封闭、消极孤僻、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17].

  还有的学者从关爱与治疗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从各个领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郝振、崔丽娟引进积极心理学,主张留守儿童是一类具有自我健康成长能力的群体,积极改变以前对留守儿童固有的刻板印象,通过挖掘和培养留守儿童本身具有的优良心理品质,促进留守儿童以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在留守情境中健康成长[18].学者陈琳、周显宝引进音乐治疗法,认为通过音乐的干预,可以有效治疗留守儿童孤独、敏感、自我封闭、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19]

  关于安全问题的研究。留守儿童作为伴随农民工群体而产生的社会边缘群体,与其他社会青少年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并且更易于发生安全问题。有的研究者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如范先佐把由于缺少父母或监护人有效监管而产生的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分为由于得不到亲情而产生的问题、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的问题以及留守儿童自己行为失控而产生的问题等三类[20];有的研究者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表现进行了概括,如胡朝晖、王红玉认为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意外伤亡、被骗拐卖、生理侵害、心理失衡等四个方面[21];也有的研究者对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学者王克在其文章中具体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22]

  关于监护者类型的研究。纵观已有成果,父母外出打工都会安排自己子女的生活,有的交由老人照看,有的托付于自己的亲戚或者夫妻中留下一方照顾小孩。

  曹景宽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分为隔代教育型、亲友代理型以及自我放任型等三种类型[23];梅明玉、梅子行认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由单亲家庭教育方式、兄长家庭教育方式、亲戚家庭教育方式、隔代家庭教育方式等四种方式构成。[24]

  关于学习状况的研究。留守儿童作为学生群体,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界对此的研究也是十分丰富的,但主要研究学习状况和父母进城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两个方面。如学者周宗奎认为父母进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表现在学习心理问题以及学习成绩问题[25];学者吴霓认为由于父母或监护人极少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易形成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同时,她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上和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基本上没有差别[26].

  第四,有关留守儿童地域分布研究。学者段成荣和周福林[27]实证研究了我国留守儿童的地域分布,他们通过分析 2000 年人口普查的资料,认为我国留守儿童在纵向结构上主要分布在农村,较少分布在城镇,分布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占总留守儿童总数的 86.5%,而城镇留守儿童比例仅为 13.5%;从横向结构上来看,四川、重庆、江西、湖南等人口大省的留守儿童分布集中,其中,四川、重庆、江西的留守儿童人数占当地儿童总人数的比例高达 20%.

  第五,有关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生经历也极不相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更深入的揭示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学者范兴华通过采用多个量表并且依据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两个变量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情绪适应状况进行的考察,发现留守现象对留守儿童的情绪适应产生不利影响[28];学者赵俊峰、史冰洁通过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接受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较低[29];学者王晓丹、陈旭通过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两可社会情境解释问卷儿童版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检测,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与认知偏差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的结论[30];学者田录梅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农村儿童的心理成长状况和学习生活,得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其学习成绩、生活质量和心理成长状况较差[31].

  第六,有关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留守儿童的相关工作,帮助解决留守问题,对建设新型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查找的文章中,有关对策研究的文章十分多,许多文章都有涉及。有的研究者从城镇化的视角提出了解决对策,如学者辜胜阻、易善策、李华提出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佳方式,通过农民工创业,带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创新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发挥学校和社区的作用等[32];有的研究者从心理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对策,如学者李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33];学者李娜、张林雨针对留守儿童不断下降的主观幸福感、不足的学习动力等,提出应不断提高父母对留守儿童的认识,增强父母对子女的亲情关怀;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弥补社会对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鼓励社工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等有效措施[3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壁垒严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特殊群体。虽说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大量存在某地剩余劳动力涌进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城市的现象,但这种人口流动不受户籍制度等制度的限制。此外,国外对弱势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寄养儿童、单亲家庭儿童、黑人儿童、失依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从严格意义上讲,国外对弱势儿童研究所使用的概念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不能对等的。因此,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是我国学术界的重点研究课题,国外还没有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

  1.3.3 对留守儿童研究的评述。

  综上,学术界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分析,为本项调研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是文献分析法进行的描述性、规范性研究,运用调查、案例等实证定量研究方法较少;二是研究视角不全面。通过对现有文章的分析,学者多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很少从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视角分析留守儿童问题,跨学科视角就更加缺乏。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文对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调查研究,总体上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

  首先,从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学校关爱工作情况、家庭关爱工作情况、社会关爱工作情况以及万源市关爱留守儿童教育举措等五个方面对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实施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在对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万源市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原因;最后,针对万源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提出适合万源市实际情况的创新性的对策和建议。具体研究思路框架。

  1.4.2 研究方法。

  调查和研究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关爱工作,在充分学习和利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以及文献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本次问卷调查以万源市下属八个乡镇为调查范围,问卷调查采用匿名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选取 450 名代表,对留守儿童监护人选取 400 名代表,对学校教职工、政府工作人员各选取 40 名代表发放调查问卷,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地访谈法:重点选择 20 位学校教职工、政府工作人员作深度访谈调查,访谈题纲见附录。

  文献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期刊文献以及图书馆的相关著作,进行深入的研读,分析前期相关学者对此的研究资料,为本文奠定前期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1.5 本文的创新点。

  本学位论文的创新之处:

  在研究的地域范围上:万源市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本文针对万源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走向专门化、明确化。

  在研究视角选择上:我们研究的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是一个范围与内涵都十分丰富的视角,而非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等狭小领域;在研究方法使用上:注重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使用,使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研究更加科学。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