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的改变分析导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24 共424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
【第一章】 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的改变分析导言
【第二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第三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效应分析
【第四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第五章】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分析与展望
【结束语与参考文献】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作用探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的人口数量、人口组成结构和人口素质存在很大程度的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所以说,人口问题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挑战。
  
  1.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国正式推行“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随后,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公开信发表到现在经过了三十多年,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增长,人口问题也在很大程得到了缓解。正是这一基本国策,从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的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得以控制,缓解了人口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提高了人口总体素质,一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生条件的改善起到了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的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并行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人口形势、人口结构、人口组成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概括的说,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性转表,其中包括由高出生到低出生、高死亡到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增长。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的中国人口形势,所以逐步显示出一定的负面效应,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独生子女家庭生活风险加重、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新增劳动力人口锐减、中国传统文化的沦陷、人口素质逆淘汰、生肓权不平等问题,给我国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带来了一丝黑暗。现阶段公开信中提出的初始目标已经实现,而更多暴露出来的是这一政策的负面效应,是这一政策与当今社会的各种冲突,这样一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就应该适时的进行调整。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计划生育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按照三个历史阶段分别详细描述各阶段的产生原因及影响,阐述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试图分析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生育政策调整的几点建议。
  
  1.1.2 研究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年的抗战和内战的经历,我国的人口数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滑,百废待兴,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对生育行为的鼓励,我国的人口出现了一个高速无序增长的阶段,但是人口过多对我国有限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了遏制这一趋势,我国颁布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并在一定的时期有效的遏制了中国人口快速无序的增长趋势。
  
  计划生育政策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的显露出来,如导致严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提前结束“人口红利期”、人口素质相对逆淘、产生一定数量的失独家庭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的产生,学术界对于是否应该取消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有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基数大的这一事实并未改变,所以应该继续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现阶段有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日益显着,应该及时大幅度的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以避免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恶化,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放开二胎。因此,全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应和未来政策调整方向等方面的研究就有了深远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外人口理论综述。
  
  与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不同,人口问题在西方国家有着长远的研究历史,而且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研究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1.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理论在西方人口学说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认为人口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口转变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学者 A.
  
  兰德,二十世纪初期,他在着作《人口革命》中提出,经济因素尤其是生产力因素,是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将其发展为一套人口理论,主要包括:死亡率长期稳定地下降是人口转变的动因;人口高速增长阶段是由于生育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所致;生育率的最终下降是由于原促成高生育率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
  
  2.人口增长控制论。人口增长控制论又称为零增长理论,创始人为英国学家马尔萨斯。
  
  他在《人口论》一书中提出“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的人口学原理。“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的全部人口思想的理论基础,.从“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设,即“两个级数”的人口学原理。这两个原理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减。最后,因为战争、贫困、饥饿、罪恶压抑着人口的增长,使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人口控制论对现代社会的人口理论有着巨大的影响。
  
  1.2.2 国内人口理论综述。
  
  我国对人口方面问题的系统研究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但是对于人口问题的论述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记载。“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战国时期韩非就有关于人口和国家之间关系的论述。而在十九世纪,清朝学者洪亮吉、汪士铎就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探讨过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上世纪初期,西方的相关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受到西方的人口学思想影响的学者开始积极的研究中国人口的问题,并且提倡节育。但是这些研究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受到重视,也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所以当时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到了快速的恢复,国家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研究蓬勃发展,也有了可以系统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土壤,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迅速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1.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我国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 1955 年写出了《新人口论》一书, 《新人口论》在我国的人口问题的研究中有奠基的作用。他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对我国人口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大胆提出“我国人口增殖太快”的命题。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马寅初系统地论证了人口和经济发展间的辨证关系,根据我国的当时的客观情况,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办法,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积极发展生产,并以此为依据指出国家应干涉生育、控制人口。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各种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中,产生了对当时的国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的盲目崇拜而当时毛主席对这个人口问题的观点是人口多不是问题,只要努力抓生产就行,“人多力量大”.由于马寅初的人口问题的观点与毛主席的观点完全相悖,马寅初的人口观点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反的还因此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新中国的人口问题研究也就相应的停滞了。
  
  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人口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建国初期的人口理论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的人口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运用唯物论的理论,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对关系,综合分析人口问题和人口发展过程,从而系统的研究人口的发展规律。只有在人口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现适应,才能使社会和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
  
  3.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成为发展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也影响了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研究学者从可持续发展成为出发点,探讨中国的人口问题,并认为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当今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目标。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简要的阐述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背景、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内容,介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化过程,厘清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在这一基础上分析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主要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新增劳动人口的影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对加快老龄化进程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家庭生活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最后分析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政策的针对性造成生育权的不平等、基层干群关系紧张、目标管理责任制不顺,基层执行合力不足、利益导向政策存在弊端、流动人口执法难度大、计生管理滞后、政策创新形同虚置,执法模式陈旧古板的问题,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思路,最后给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主要是对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背景、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做出简要的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情况。
  
  第二章则是介绍计划生育政策的定义内涵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过程分成三个历史阶段,并详细描述和分析各阶段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第三章主要论述人口和生育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效应,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第四章则是主要论述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第五章分析我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包括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最后给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几点建议。
  
  1.3.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访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文献研究法就是查阅大量计划生育工作年鉴、条例、计划生育文件、计划生育以往的相关研究材料,对以上材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分析,得出新的结论。比较研究法就是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背景、条件、特征及相关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最终得出符合实际客观结论的方法。访问研究法是通过与被访问者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从被访问者的立场了解社会问题实际情况,并根据被访问者的答复最终整理成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的方法。访问研究法非常的灵活多样,笔者与合并后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独生子女家庭、违反计划生育家庭沟通来提取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资料。
  
  1.4 创新点及不足。
  
  本文将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总结分析。
  
  与基层计划生育相关工作人员、计划外生育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交流以获取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一手资料。
  
  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施,但是对计划生育方面的研究存在着不够系统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同中国不同阶段的国情和发展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分析过程。
  
  在搜集资料方面,收集资料不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特有的政策,国外相关研究很少且较为零散,而国内的研究不太系统,在体系架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结构和基层工作环境所限,在思考的理论深度上,对计划生育方面的问题还缺乏综合把握、也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