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建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7 共118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第2部分】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文献综述
【第3部分】 居住区环境景观构建探析
【第4部分】居住区优秀案例研究
【第5部分】城天鹅湾居住区项目景观设计原则
【第6部分】天鹅湾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
【第7部分】居住区种植设计
【第8部分】居住区建设中景观规划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2.1 居住区分类。

  2006年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将我们对于传统的小区、居住区、社区等概念进行区分,并分为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区组团三类,更加直观清晰。

  从绿地率大小来区分,则将居住区分为三类,绿地率不小于40%的居住区称之为一类居住区;绿地率在30%-40%之间的称之为二类居住区;而绿地率在25%-30%之间的居住区称为三类居住用地(包括改造的旧居住区);这三类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要大于15%.从城市环境空间来看,居住区就是居民日常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如今城市居住区量的增长,使得居住区样式越来越多样,居住区分类应该遵循不同城市的发展状况而定,比如说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的居住区单独分类,二线城市重庆、天津、成都、厦门等居住区单独分类,三四线城市分为一类。以此为基础,再根据国家规范,局部对不同城市的居住区情况进行分类,这样更加清晰明了,在居住区的规范中也可更加全面具体。

  2.2 当代居住区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当代居住区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原有区域未被人工改建的地形、地貌、水体、道路、植物、传统文化等;人工环境指的是人工建造的一些配套设施和城市建筑等,例如居住区中人工安置的路灯、座椅、垃圾桶、篱笆等,也有居住区内人工建造的亭、台、廊、架等。这些既有人们能切身感悟到的物质环境,也有人们心灵体会的精神环境。

  人们常说“发展与问题并存”,事实确实如此,我国居住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伴随而出,虽然在近年来居住小区的景观在不断地提高,但我们也随之可以看到居民与开发商就小区环境景观问题而发生的分歧,这正是突显出环境景观设计并不完美的具体表现,例如为了更好的与当代居住区建筑风格相协调,设计者在居住区盲目设计花卉、草坪及芳香性植物,表面上绿化的艺术水平上升,实际上在居住区绿化植物的种植设计运用中,要么未充分考虑当地居民风俗习惯,要么忽略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原则,导致最终设计未达到想要的效果(胡长龙 2004);随着城市轿车需求量的增加,停车问题成为居住区建设中很重要的功能需求之一,虽然当代居住小区在不同程度上,也考虑了轿车进入家庭对增大停车场的需求,并注意了停车场的绿化。但是居住区停车场设计如何解决占地面积与绿化面积的冲突,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做依据,导致各行其是,出现绿地率下降或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发生。同时,地面停车场附近绿化与汽车尾气污染之间的问题很少受到设计者的重视,导致停车场附近植物生长不良,死亡、退化严重。

  我们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国家与相关行业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进行完善,对景观建设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居住密度、日照采光和通风标准、户外活动区域和配套设施、户外环境的噪音和土壤标准、绿地率来衡量居住区的舒适度,以下分别从这5个方面分析居住区环境特点:

  2.2.1 居住密度。

  居住密度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明确定义为整个居住区内人口总数或者住房总套数与居住区总面积的比率,由于计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毛密度和净密度。容积率则指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之比。所以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就越小,空地或者绿地面积就会越多,住宅舒适度就会更好。我国现在对于各类居住用地建设的容积率有明确的参数规定,按照城市法规体系规定,城市建设19层以上高层住宅容积率需在2.4-4.5之间,11-18层之间的住宅容积率要求在1.8到2.5之间,6层-11层小高层住宅要求在1.5到2.0之间,6层以下住宅在0.8-1.2,联排别墅则需在0.4-0.7之间,最为舒适的独栋别墅容积率必须在0.2-0.5,其中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随着我国的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筑面积则日益的减少,城市居住区建设以高层住宅为主,从而导致容积率通常都很大,居住密度也偏大。

  (1)城市居住区居住密度大,容积率大,使得居住区内超负荷量使用绿地,现在城市住宅不再像以前的四合院形式住宅,缺少了私家庭院,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公共绿地的使用频率。

  (2)随着居住密度的增加,人们也开始考虑另外一种方式增加绿地空间,从而增加居住的舒适度,那就是屋顶花园、架空层景观和垂直景观。近年来屋顶花园景观已成为国内城市居住区建设的一大特色。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平的提高,架空层景观和垂直景观得以大量普及,结合无土栽培在室内的应用,使绿化景观不再是单一的在平面观看,而是变成立体,犹如空中花园,这不仅使得居民可以在自己屋内享受阳光和花草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得居住区景观更加优美,与建筑结合更加密切,为居民提升了生活品质,同时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都得到很好的利用,使之成为居住区的另一番景色。

  (3)居住区的居住人口大量增多,因而居住区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使得居住区内空间尺度感很不和谐,环境给人以压抑感和紧张感,这违反了人们对于居住区亲切、温馨的感觉,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年龄段居民的要求,居住区景观在绿地细部设计发生了变化,加大了公共绿地、宅间绿地、组团绿地等多样化的设计,更注重景观的亲切感。

  (4)居住密度大,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小范围内的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样的居住区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容易使得引发细菌生长,影响人们获得正常生活。2.2.2 日照采光和通风标准我国《住宅设计规范》中对住宅日照采光规定:

  (1)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2)建筑内的厨房、起居室、卧室必须要可以直接采光,并且采光系数应该大于或者等于1%;楼梯间有采光窗时,采光系数应当大于或者等于5%.

  在《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中,规定:

  (1)住宅内日照必须保证每天大于2小时;(2)对建筑周围环境景观改造时,住宅内日照标准不能降低。

  当代城市居住区的日照时间和采光质量相较于以前都大幅度的降低,这使得居住区环境出现了新的特点--光照少,通风不畅。住宅区内不光是住宅内部光照时间减少,住宅区外部环境也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高层的建筑物与植物之间的遮挡,加上狭窄的空间距离,迫使太阳光照变弱,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植物常常出现因光照不足产生的各种病虫害,也时常出现偏冠的现象,植物生长退化、死亡数量提高。

  如今高层住宅10层以下的区域常常内部无法良好的通风,屋内空气不流动,空气质量降低,容易产生疾病。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植物的观赏、小区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整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2.3 室外环境的噪音和土壤标准。

  人们都喜欢生活在安静悠闲的环境中,所以噪音的控制也是居住区的一大难点,由于城市居住区大多修建在城市交通便利的区域附近,人口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所以对于噪音的控制也是区分居住区好坏的标准之一,通常人们采用高大的常绿乔木对居住区进行围合,有效地减少噪音量,另外居住区内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使得人们在布置小区内活动场所时,有计划地将其与住宅区划分开来,以免影响居民休息。现在有些高档小区为了增加小区的生活质量,也在小区环境内安装外形类似于自然石材的音响,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人们可以在音乐的熏陶中,自然的感悟到一种精神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减少小区内居民的噪音影响。

  土壤标准是居住区建设常常忽略的问题,人们对其关注度也不够,但土壤关系到我们居住区景观的可持续性,影响居住区生活的环境。居住区环境中常见土壤问题如下:

  (1)在居住区建设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直接破坏居住区内土壤的结构,首先导致土壤的通透性减少,土壤肥力不够,最终栽植的植物生长不良;其次就是土壤吸水性减弱,不利于公共绿地排水,地下水位也逐渐减少。

  (2)为了解决如今日益增加的汽车停放问题,居住区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增加停车位,地下停车场的建设也逐渐兴起,这直接导致地面土壤厚度下降,回填土肥力不够等问题,直接影响小区植物造景。

  2.2.4 绿地面积。

  我国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居住区建设规划时,必须依据居住区内的原有地形特点、整体规划(布局方式、规划内容等)和环境特点,点、线、面相结合,运用不同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法,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并且对原有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树木和绿地)进行保留和有效的利用。但是现在居住区最常见的现象是由于绿地的过多使用,绿地的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做好,使得小区内绿地范围减少,空地范围增加。而另外一种现象是当下居住用地小,容积率略微偏大的高层住宅中,不光要考虑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内的绿地欣赏,更重要的是在住宅内怎么观赏室外的绿地。由此产生了俯视视觉景观的营造,人们通常希望自己推开窗户可以看见一片绿地、海洋或者更加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光有一栋栋类似的方形建筑,所以怎么样最大限度的增加居住区室外景观的观赏性,即怎样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建筑外形和位置选定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不会因为居住高层的居民而发生特别大的改变,但是考虑我们的居住群体的变化,我们应该在不影响总体景观设计的情况下,尽量的满足居民的要求。

  在整个景观设计施工中,居住区景观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俯视效果,采用简洁大方的整体设计,切勿设计节点过于分散,应该节点之间衔接有序,采用合适的大色块设计,从而吸引人们高视点的视野,相互协调,保证景观效果更加人性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