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乡村旅游景观的类型
4.5.1 乡村自然山水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过人类影响或只受过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景观,如高山、草甸、荒漠、沼泽、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36].
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呈西高东低。在这片跨越巨大经纬度带的地域上,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数不尽的江河湖泊,数不尽的地势地貌,数不尽的动物植物,这使得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类型齐全、数量丰富、北雄南秀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为乡村景观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平台,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如此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多数分布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这些自然山水景观成为我国乡村景观中宝贵的资源,为我国乡村景观旅游景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5.2 乡村历史人文景观
历史人文景观是由人类所创造的一种人工性质的景观,其经过多年的积淀和风雨的洗礼,保留至今,成为历史信息的携带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包括历史文物古迹、民俗民风、文化艺术等,总体来说有两大类,有形的和无形的。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我国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绚烂的历史人文景观。它在一定的人文环境中,以自己的语言与符号,表现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历史内涵和思想情感。因此这些历史人文景观都是独一无二的资源,为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5.3 乡村农业生产景观
农业生产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静态的农业景观和动态的劳动生产场景。中国幅员辽阔,流传下来的农业技术和耕作方法拥有地区差异性,其结果就出现了南北各异、东西不同的农业景观。随着农业体验游、农业休闲游等旅游的兴起,农业生产景观已经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乡村景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潜力。
很多农业景观本身就很美的,如哈尼梯田成功地融合了生产性、生态性和审美性,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许多劳动过程和劳动工具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如爱斯基摩人捕鱼、农民在田间劳作、大丰收的场景等等。
4.5.4 乡村生活民风景观
乡村生活文化景观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形成并留存至今的一种生活景观[37].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38].物质形态景观主要包括乡村聚落景观和乡村建筑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指村落居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生活行为活动和习惯,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如语言、文字、艺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等。
这些乡村生活民风景观,是区别于城市生活文化的独特景观,让外来者更好、更直接的体会生活、热爱生活,因此这些景观是在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的,它们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4.6 乡村旅游景观构建对策研究
4.6.1 景观"三元论"的应用
本文章在措施研究中将引入景观三元论的思想,将其具体化,实践化。我们如果细心研究每一个景观规划,无论其特色有多强烈,其大框架思路都是基于景观三元论的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
4.6.1.1 视觉景观形象--从景观美学出发。
所谓视觉景观形象,它是人们所熟知的。是从人类视觉形象要求出发,根据美学及艺术的一般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物,研究如何创造出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39].这需要研究景观美学及艺术理论。
景观美包括自然之美、生态关系和谐之美、艺术与环境融合之美在设计与建设乡村景观时,应尽可能保护自然景观,如森林、草地等资源,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和功能。乡村的景观本就很美,设计的关键在于我们设计者如何去合理利用它们。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景观设计,可以降低投资成本,还能形成更优化的景观,实现人造景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例如选择本土树种;依据自然形态种植,并且与轮廓线斜交,成曲线型;增加边缘的复杂性,按地表面起伏进行调节[40];注意目标种对栖息地的不同要求。如土壤、阳光、荫蔽或暴露的生境等等。乡村景观规划的一大特色就是以曲代直。实际上,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这也恰恰是中国造园名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真谛。景观美学原则在现代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中显得越发重要了。
4.6.1.2 环境生态绿化--从景观生态学出发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新加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它主要是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利用水、空气、阳光、动植物、土壤、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和愉悦的环境。这需要研究景观生态学的的理论。
基质、廊道、斑块共同构成了景观的空间格局,可将它们统称为镶嵌体(Mosaic)[41].
通过景观格局的分析和合理布局,达到景观格局优化的目的,是景观生态学利用"基物--廊道--斑块"原理进行景观分析的缘由[42].
乡村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是,利用以上原理,将点、线、面有机结合,强化斑块的节点功能和廊道的通道功能,建立结构趋于合理的斑块与廊道体系,通过土地的集中布局,增加城乡景观的混合程度,增加景观异质性,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43],促成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
4.6.1.3 大众行为心理--从景观行为学出发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文化交流的扩大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它主要是从人的心里精神感受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以及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44].这需要研究景观社会行为学的理论。
景观行为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做设计时一定要研究其主体"人",研究人对环境的贡献,研究人在环境中的感受,还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
乡村旅游区的城市游客居多,而这些城市居民前往乡村旅游度假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像以前一样追求低廉的消费,而是渴望寻找回归自然、愉悦身心的亲切场所。作为设计者的我们要始终把人的心理作为我们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使我们的设计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所认可。
4.6.1.4 结语
正如同济大学的刘滨谊教授所说的,在景现规划实践中,"景观三元论"中的三元是三足鼎立的,三位一体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怎么可能有山清水秀的美好景现形象? 没有美好的景观形象,怎么能够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和最高的精神享受?没与良好的活动行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将变为空话[45].
4.6.2 红绿双色旅游开发模式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气候影响下,旅游业成为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收入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通过旅游为自己减压。
红绿双色旅游模式也是出现在这个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年代。2012 年 6 月 6 日铜川照金景区的龙头项目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正式启动。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紧跟国家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渠道的有效方式。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农民上楼"工程,城镇化更不是变相的"乡村房地产化",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在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依据当地现有的人文资源,合理开发建设。
红: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围绕照金本地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完善和恢复红色革命旅游胜地人文景观,以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广场、军事体验区、户外真人作战模拟体验等方式,达到现当代人们对于先烈的缅怀和感恩之情。
绿:绿色自然景观旅游带。绿色自然景观旅游带以当地香山寺、药王山等主要的几大旅游景点为核心,巧妙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天然的森林覆盖造就的天然氧吧,打造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旅游示范基地。
红色旅游加绿色旅游开发同步走,以休闲养生为大的主题,红色旅游和绿色养生旅游为两大模块,共同构成休闲养生小镇--照金古镇的第一"名片"和对外形象定位。红色旅游加绿色旅游两大板块是相互影响,相互利用的关系,最大化的吸纳旅游人气,相互交叉,延长了旅游人员在小镇的滞留时间,更是进一步保证了旅游人口在当地吃喝拉撒睡产生的巨额消费,达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4.6.3 田园农业旅游景观的探索
随着大量城市问题的产生,生活在恶劣环境里的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优美的田园环境。田园农业旅游景观就是在乡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景观这些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后的景观。开发农业体验游、林果采摘游、花卉观赏游、渔业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田园类主题旅游活动,再开展特色农产品销售[46].满足游客体验农业、了解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其主要类型有:
4.6.3.1 田园农业旅游景观。在大田农业的基础上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光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学习农业方面知识、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等旅游活动,使游客体验农业的同时更了解农业。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河南省濮阳市中原绿色庄园等。
4.6.3.2 园林观光旅游景观。在果林和园林的基础上开发果品采摘、赏花、踏青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绿色景观,感受优美环境,亲近美好自然。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4.6.3.3 农业科技旅游景观。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
4.6.3.4 务农体验旅游景观。通过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住、同劳动,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农耕文化和特有的乡土气息。例如广东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田园旅游景观尤其注重人与自然互动 .因此景观规划时,一定要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体验式、参与式的田园农业旅游景观,引导人们亲身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来,例如体验农耕、体验农田灌溉、体验丰收等,这些在为人们带来良好心理感受和愉悦精神的同时,也培养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绿色的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