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态景观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经济一直在中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一直是在农村地区。所以,农村景观是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从上世纪末,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对农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深刻影响了和改变了中国农村景观的面貌。当前,中国正处在传统的农村景观向现代化农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三农”问题的频频发生,导致农村的生态坏境受到了更深层次的破坏,这也是制约着我国新农村景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在转型的中国农村景观需要正确的引导,它必须迎着风浪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胡锦涛同志在 07 年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并指出到 2020 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我国应当已经建设成为了“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10].所以,用生态理念解决新农村景观建设的普遍问题,势在必行。
4.1 生态景观兴起的原因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带领下奔小康,脱贫致富,2020年全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有能力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10].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是党中央关切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为了达成全面建设中国现阶段的任务即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同样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对中国执政党能力的考验,是提升国际地位的必走之路;是拉高全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
2011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工作,数据显示中国已有超过13亿的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日趋锐减的问题随着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已逐渐突显,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据2006年4月4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称,到2005年lO月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8.3l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锐减至1.4亩。毋庸置疑,我国广大村落的景观生态也正在面临或已然接受着城市化景观改造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的矛盾冲突、生态环境已无法承载的人口压力的重负与环境恶化等实际状况,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构造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景观。
现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重要阶段,我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目标就在于新农村建设能否达到的社会安全与稳定、景观生态的平衡、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经济良好的目标。
4.2 生态景观内涵
人类近百年才重视与发展生态景观,这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它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烙上了历史的印迹。它,是一块充满诗意土地;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的体现;是一片锦绣的自然环境、是民间信仰和民族认同的渴望、更是一种自然的生态过程;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根基。
过去,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有农业、畜牧业及林业。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业悄然兴起,在五千年的土地上放眼望去,丰富的乡土遗产景观遍布乡野。蜿蜒的小溪、伟岸的青山、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水泉,都是一家、一族、一村人、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精神寄托。它们也许没有北京故宫那般壮丽宏伟,但这些充满本土气息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子子孙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一起,构成中华民族最丰富、最自然的历史文化,是他们构成了农村生态景观。过去,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没有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在保护新农村景观的过程中使这些农村生态和历史文化景观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可是,现如今的中国的生态景观再也经不起如此的折腾了。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整体的战略思想来重建新农村景观建设中改的生态景观资源,已经成为了当前新农村景观建设必须攻克的难题。
4.3 构建生态景观的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意义上是经历了适应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到最后的征服与统治自然的几个过程。人们从改变和征服自然的对立关系模式,到建立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模式的观念的转变;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有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维护人类的生存根基。
构建生态景观,旨在为农村创造安全、静谧、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应该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实现社会主义农村的和谐发展,最终建立崭新面貌的生态农村。
4.4 生态景观的构建方法
4.4.1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从自然发展规律,在自然与社会发展历程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互补、良性循环的发展关系。因此,在基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健康发展为根本,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作为“两型社会”的铺路石,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低碳经营和环境保护,从而达到使人民生活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
4.4.2 保护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往往是农村中重要的景观节点,尤其是特殊的环境敏感区又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是景观打造的重点。环境敏感区的特征是其环境脆弱且经不起破坏,而且一旦破坏将难以弥补。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强调对该区域的保护,在通过详细调查、科学分析后,评估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容量,制定相应保护措施,从而减少因 不当开发造成的不良后果。
4.4.3 完善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的完整才能保证景观效果的完美诠释。但是,农村景观结构的不稳定性,给新农村景观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补充其薄弱环节,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在景观建构的营造中,需要充分把握每个细节。如每处森林、溪流、高山、林地等,给它们安放正确的位置。最终建证一个丰富、有效,可以自我供给、自我支持的动态景观。
4.4.4 重视生态农村廊道建设
在新农村景观的打造中,应注重自然廊道的作用,使廊道成为吸收排放、缓解污染的农村环境保护伞。同时生态廊道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良好的分界线,能够充分吸收和缓解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缓冲带。生态廊道的建设不但能够促进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也缓解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压力。
4.4.5 突出斑块建设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斑块可以是农田、居民点、草地等。
例如在生活居住区斑块中:农村原有居民点布局主要存在着分布散乱、建设混乱,新老房屋混合布置,居民点内缺乏公共绿地的问题。以斑块建设的均匀性理论为指导,在规划居民点时以“统一集中,均匀分布”的原则来布局。同时,在居民点之间进行公共绿地的建设,既有利于绿地的均匀分布,也使居民点间得到有机的联系。又如在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中:利用农村现有的农林资源,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观光旅游开发,形成具有特色的特色农林生产区及农业观光旅游斑块。
4.4.6 生态工程方法
传统的景观创造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虽然能短期实现目标,获得崭新的景观。
但往往要长久地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才能维持。生态工程方法则通过维持环境的某种程度的生态多样性来发挥环境的能动性,实现景观的自我增益。生态多样性能形成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这种栖息环境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能自行生长、成热、演化,并抵御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力,即使遭到破坏,也有能力自我更新、复生。建立在这种“栖息环境”上的景观就是自我设计的景观,它意味着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永续利用。
4.5 新农村生态景观具体表现
4.5.1 农村与自然环境
农村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的最大特点是以自然环境为主。因此新农村景观建设中首先应该保护农村山水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使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实现初级自然生态化目标;其次应在维系农村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价值,以智力和科技能力开发绿色资源,发展高效科技生态,使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实现集约式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终极目标。
例如,在浙江的武义县郭洞村遗留下许多明清建筑,村内道路均铺以鹅卵石,两条溪水在郭洞村汇聚,还有那陡峭的龙山上那云雾飘渺的茂密森林。建筑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富有特色的亭台楼阁、古居民宅、波光荡漾的池塘、郁郁葱葱的林木都是新农村景观建设里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
4.5.2 农村工业区的建设
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业园区的布置会对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农村工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为了避免其给农村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通常在村镇总体位置的下风向放置一些较为容易产生污染的工厂企业。其次,在居住区同工业院中之间留有科学距离的生态绿地,用以缓冲因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气体。
在农村工业区中,要建立处理污染物的有效机制,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做到废物的循环利用。其次,工业园区的绿化率要求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所以要做到乔草灌的合理搭配,保持农村工业区的优良生态环境。
4.5.3 农村居住区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要求居住环境实用美观、开敞明亮、温馨、幽雅。居民希望能有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具有民族风貌、地区特色的居住环境。因此,居住区环境的美化,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环境美化设计中应考虑一切影响因素,创造出既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美观而且具有地区特色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我们在农村居住区建设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居住区规模。
(2)居住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居住风格和特色,所以,一定要注意与当地地形地貌的紧密结合。
(3)在农村,拥有独立的院落共建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保证其与道路空间留有相对面积的生态绿地,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公共休闲娱乐场地和公共园林绿地的数量一定要满足居住区村民的日常需求。
但是,在农村景观的建设当中,很多设计者忽略了小品的配套设施,其实小品也是新农村景观建设当中的特殊元素。因此也要注意对垃圾箱、道路、路灯、休息座椅等小品设施的规划。要创造出静谧、和谐、自然、新颖的环境氛围,应该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景观,尽可能地还原自然环境。
4.5.4 农村公共建筑的建设
农村公共建筑的面积相对来说没有城市的公共建筑面积大,它包括教育卫生、商业金融、行政管理、集市贸易等建筑。当然这些都需要考虑到农村规模的大小,规模相对大的村镇可以多考虑规格较大的公共建筑,反之规模较小的村镇就只需要修建几座有重要用途的公共建筑。它一般是沿主要街道的两侧布置,或者在村镇的主要出入口建造也可以放置在村镇的中心点。
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往往是村镇的中心标志建筑,所以它的位置、高度、颜色、体量都必须进行严格地规划设计。它应该结合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特点,保证新老建的和谐;在新规划的村镇中,他们可能没有那么深厚的历史渊源,那就尽可能做到简洁、干净明快,局部装饰可结合传统风格与特色。
4.5.5 农村道路、河道建设
道路绿化是城镇景观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为保证线式绿地的延续性,采用“节点+串联”的绿线相接法连接道路景观绿化,小城镇道路景观规划应结合城镇用地特征、道路功能性质合理规划道路系统,使道路将公共绿地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景观骨架,达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体规划时应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结合服务性公用设施的布置、建筑小品的布置及绿化布置,创造亲近人性的环境,合理地处理流动空间、集散空间和停留空问的关系和位置,多以路旁广场和小块绿地表现,创造富于节奏的韵律变化的视觉走廊。
水是生命的基本组成元素,城市发展离不开水,新农村建设同样也离不开水。农村的河道因为堵塞、污染、改造给生态坏境带来了巨大影响。我们在河道建设中,应该尽可能做到顺其自然,适当改造,满足河道的生态型和丰富性。河道边应广泛种植如柳树、海棠、紫薇、迎春花等具有观赏性,同时有能防止水土流失的植物,保持河道边的良好生态环境,同时拥有优美的滨河景观。
4.5.6 农村绿地系统建设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各省、市、县都制定了村庄的绿地覆盖率及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村庄环境特点,保质保量地组织好村庄绿地系统。绿地系统组织应坚持点线面结合、平面、立体结合的原则,通过点--庭院绿地、线--道路绿带与防护绿带、面--游园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并加强相互之间的渗透,使村庄充满勃勃的自然生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村宅庭院绿化种植具有较好的传统基础,可继续推行以果木为主的庭院绿化。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渠)旁)充分绿化,保证主要道路植树。村庄游园应结合整体空间环境精心安排其位置,发挥其对整体空间环境的点缀和烘托作用,或结合山水布置,或结合村庄服务中心的公建布置,或结合居民生活区布置,应使其对村庄空间组织和居民游憩活动起到拥有较大绿化感受度、较方便的使用性、较强的空间标志性的作用,为村民提供一个面积适宜、内容丰富、景观优美的游憩活动和交往的空间。村庄游园绿地以绿化为主,活动场地适当进行硬质铺装,并设置提供健身的器械和休息的坐凳,配置科普宣传栏。道路绿化带和游园布置还应充分考虑与周围山水环境渗透,组织好观赏山水视廓,使绿化系统内外渗透、情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保护和利用现状树木,尤其现有的农宅周边高大乔木,力求不砍树。
4.6 生态景观在新农村景观中的发展趋势探究
4.6.1 多样化
通过对现有文明社会产物的循环利用,再现大自然别样生态景观,它是了生态学原理与艺术景观的完美融合。主要表现形式有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农业污染物的净化等,通过自然生态化的手段,打造成人工湿地景观;或者利用生活、农业或工业的废弃物用作景观材料,打造景观小品,构建新农村生态景观。
在新农村发展大的背景下,科技手段成为了其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人类对于自然与人关系认识的加深,对自然动态形式认识的加深,为日后新农村景观的深入探索和发展,进行了铺垫。这也预示着,新农村景观的建设中将融入更多元素,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生态景观。
4.6.2 规模化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新口号,环境生态问题也自然而然成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景观建设也是围绕着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进行的[11].
生态景观的规模在景观发展的几十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在成都建成的活水公园里,生态景观的面积在几千平方米左右;近几年来,在湖南、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已规划建设的生态景观已达到了几万平方米上下,于2008年建成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其中光湿地景观面积就已达到10万平方米。
4.6.3 功能化
景观的功能性在发展中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在很多湿地或滨水生态景观中,有向游人展示净化水的过程,这些超前行为的景观实例有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芦汀花溆”湿地景观。随着景观规模化的不断扩大和功能化的不断提升,除了按照原有的景观设计思路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生物技术、废物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土地整合技术等科学技术,以此来顺应新农村生态景观的功能化趋势。
4.6.4 生态美学趋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同时我们也在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美的事物给人以享受、给人以慰藉,审美品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升,仅仅给人以感官刺激的新农村景观建设让人过目即忘,而且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仅仅表达自然形态美是不够的,因为这类的美是较为直接的和短暂的,不会在人得脑海里留下只言片语。因此,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应该权衡生态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而创造出深层次的生态精神美和生态社会美,它既不是动态的,同样也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发展中的、过程中的生态美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