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业贿赂的成因及危害
3.1商业贿赂的成因
商业贿赂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从根源上认清,从本质上看透,以便于寻找对策,降低商业贿赂的危害,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3.1.1政治原因
在政治方面,商业贿赂的危害表现为加重政治腐败。虽说商业贿赂是商业领域的一种腐败,但行贿者往往都是盯住受贿者手中的“权”,权力的分配方式是政治体制的一种重要体现,权力越集中,权力“寻租”现象更加普遍,腐败越发严重。如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资源开发、企业改制、医药釆购、银行信贷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现象尤为突出。
商业贿赂犯罪立足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政治局势、政治廉洁度等一系列政治因素均是政治成因的一部分。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政治腐败滋长。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平等性、开放性尚未得到充分凸显,这体现在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以及市场竞争的自由度缺失,市场经济立法的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流通的快速发展要求,致使价值规律无法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因此,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夹杂的“官场经济”和“权力经济”为经济层面的腐败滋生创造了条件。在政治领域,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目前的政治体制中民主政治的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及其官员只对上级的行政命令负责,对民众的现实利益考虑不足,从而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无因”行使及其权力运行不流畅,从而为政治层面的腐败滋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权力寻租庇护商业贿赂犯罪。政治权力在商业贿赂犯罪中主要通过“求租”和“寻租”的交易过程实现。其一,商业贿赂犯罪在向政治领域渗透的过程中,寻找政治庇护和权力支持是犯罪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为了达到目的,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积极地向政府及其官员发出了 “要约”.其二,在政府及其官员内部,官员个人思想发生异化。前途就是“钱途”、理想就是“利想”的价值观念得到一部分政府官员认同,他们着手思考政治权力行使的“多元化”问题,能否达成“要约”仅仅成了时间问题。而承诺一旦作出,一个权力租赁合同就此达成,政治权力与商业贿赂犯罪的权钱交易随之展开。
3.1.2经济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目前正处于社会体制改革关键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与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相互冲突,许多本应由市场机制自行配置的资源,仍由权利机构调节,通过向权力者行贿而获得市场收益,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潜规则1.
第一,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成分发生巨大变化,经济主体日趋复杂。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完善,以致市场体系结构失衡。同时,由于我国市场体系发育还不成熟,市场法规滞后,市场规则不健全,管理漏洞多,行政干预经济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部分从事商业活动的主体往往通过贿赂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第二,供求失衡导致商业贿赂频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市场逐步开放,大量的经营者涌入市场,以及价值规律调整的滞后性,很多领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机会,势必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占领市场,这也是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所在,但不可避免的出现负面结果就是商业贿赂盛行2.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烟草、电信、石油等行业利润巨大,竞争缺乏,很容易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形成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如兰州市检察院査办的兰州卷烟厂特大贿赂案,共查处涉案人员19人。
3.1.3文化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不良社会文化是商业贿赂滋生的温床。我国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给我们留下和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沉淀,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社会”,“处世哲学”.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仪之邦,非常讲宄人情世故,当人情和法理发生冲突时,更多的人会选择情理而丢弃法理。一部分人认为法律、规则是由执政者制定的,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充分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则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当地民众自觉自愿遵守执行,更能体现人民的真实意愿。这种观念长期存在,大部分人都脱离不了 “人情”,久而久之,遇事找熟人、拉关系成为了第一选择,法律、规则形同虚设,其约束力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思想观念慢慢更新、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但上述文化传统仍对目前商业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其重要表现为人情关系过多干扰商业活动,“关系就是生产力”被视为商业规则。从文化层面看,在不同社会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腐败有着不同的认识。西方有学者认为:一个人拿来行贿的东西,在一些国家可能只被看做一件礼物;一位政府官员帮助朋友、家人,在某些社会受到人们的赞扬,在其他社会却可能被视为腐败.在我国有这样几种观点长期存在:一是熟人帮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自己拿出一部分去感谢是人之常情,是礼尚往来的体现。二是能找到关系帮助自己获取利益,是自己办事能力的体现,将其理解为“得道多助”.三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严重。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商业贿赂发生的频率更高,治理非常棘手。
其次,我国轻商抑商思想严重,且有“无商不奸”之说。从事商业活动的主体社会地位普遍较低,把商人与损人利己、投机倒把、唯利是图画等号。在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营者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部分商人便接受了这这种说法,放弃诚实守信、合法竞争的经商理念,利用商业行贿的手段去获取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拨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在拜金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人们会处心积虑的用各种手段去拉关系,利用这些关系获取竞争优势,最终导致商业贿赂盛行,官员腐败,经济运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