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商号与商标的法律冲突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4 共29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商标和商号权利的冲突问题研究
【第2部分】商标与商号概述
【第3部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理论分析
【第4部分】国际公约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的借鉴
【第5部分】完善我国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解决机制建议
【第6部分】 商号与商标的法律冲突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商标与商号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声誉,而且也会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由于利润的驱使,少部分经营者不惜代价窃取他人商誉的不良行为,导致“傍名牌”“抢先注册”情况经常发生,致使商标和商号权利间的纠纷越发激烈。这样情况不仅侵害消费者和经营者正当权益,而且对市场秩序良好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合理地解决冲突显得十分重要。

  在知识产权范围方面,两者权利产生冲突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功能上存在相互重叠的情况,其组成的要素也有些相似。然而,在法律上保护方面,对待两者差别非常明显,一旦发生权利冲突,立法最先保护是先注册的商标,而且对先商号的保护规定较少,只能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来对其进行保护。当前,法律上几乎没有对知名商标的保护条文,而对驰名商标却给予一定特殊待遇。因此,在反淡化理论基石上,逐步提高商号权的法律地位,确立解决冲突原则,是解决两者间矛盾的坚实基础。

  此外,也应当重视外在制度原因对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影响,立法制度的漏洞与缺陷是导致商标仅与商号权产生冲突的制度原因。目前,我国未能制定出协调统一的,针对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法律。虽然二者的权利冲突,并不会因相关立法的完善而完全消弥,但会降低冲突发生的几率和影响,因此完善立法可以缓解商标权与_权的冲突。

  要最终解决商标与商号权之间的矛盾,就应当不断地完善立法制度,同时还要做好司法衡平。解决二者的权利冲突,应在司法过程中,充分贯彻司法衡平与公正原则。特别是涉及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案件,因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决定了其解决手段的灵活性。在这类案件的司法审判过程中,要较好的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就应合理运用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和禁止混淆原则,对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郑突的界限给予明确,调解与分配冲突双方的利益,真正解决问题,为维护我国经济的健康法则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梁宇贤:《商事法论》(修订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6]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9]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
  [10]冯晓青:《论知识产权权利重叠、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法律出版社2002版。
  [1]宿迟:《知识产权在先权及其保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版。
  [12]郑成思:《知识产权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版。
  [13]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
  [14]《知识产权教学法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
  [15]《外国专家商标法律讲座》,段幼麟译,工商出版社1991版。
  [16]郑成:《WT0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版。
  [17]宿迟:《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权利冲突问题研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版。
  [18]《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黄文辉译,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律法规最新汇编1994-1998,工商出版社1999版。
  [19]《英国商标法》,方圆译,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律法规最新汇编1994一 1998》,工商出版社1999版。
  [20]《德国商标和其它标志保护法(商标法)》,谢东伟译,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21]郑成思:《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版。
  [22]《德国商标和其它标志保护法(商标法)》,谢东伟译,载《知识产权文丛(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律法规最新汇编1994一 1998》,工商出版社1999版。
  [24]黄晖:《驰名商标和着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期刊类:
  [25]范健:《德国商号法律制度评析》,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
  [26]卢吉敏、马凤铃:《商号权及其法律保护》,载《理论学习》2006年第7期。
  [27]赵爱丽、陈江华:《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解决》,载《百科论丛》2009年第4期。
  [28]部孔华:《论商标与商号权的关系问题》,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8期。
  [29]郝铁川:《权利冲突,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载《法学》2004年第9期。
  [30]谭华霖:《知识产权视野下权利冲突思考》,载《知识产权前沿报告》2007年第10期。
  [31]王钦、王晋阶:《我国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研究》,载《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2]蒋万来:《我国知识产权冲突的成因以及解决》,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33]张守文:《商号及其法律保护》,载《知识产权》1995年第2期。
  [34]杨异、吴蕾:《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比较法研宄》,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35]彭曙曦、刘凤菊:《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之外国法比较》,载《中华商标》2001年第5期。
  [36]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37]高丽红:《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概念探析》,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3月20曰》-
  [38]杨晓兰:《商标权与在先着作权的冲突》,载《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9]韦之:《论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40]王克金:《权利冲突论〉〉,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41]黄凯:《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其解决》,载《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2]欧修平:《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司法对策》,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11期。
  [43]张丽霞:《论商号与商号权》,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
  [44]张玉敏:《论商标法上的权利丧失原则》,载《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4期。
  [45]刘晓军:《商标淡化的若干问题研宄》,载《电子知识产权》2002年第4期。
  [46]杨玉熹:《商号与商标:权利冲突与解决》,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4期。
  
  论文类:
  [47]陈月红:《论商号和商标的权利冲突》,2004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48]张晓玲:《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法律冲突研究》,2006年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49]欧修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与司法平衡一以商标权为中心的考察》,2006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50]袁希达:《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及其解决研允》,2009年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51]杨素文:《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研究》,2007年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52]李淑霞:《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及其协调》,2006年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致谢

  两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各位师长、同学和同事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对我的帮助和包容。

  首先我要对我的导师李冬梅教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李冬梅教授在学业上和生活上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关爱。作为一名在职研宄生,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繁忙的工作成为学业上巨大的障碍,而李冬梅教授用渊博的知识和细心的关怀解决了我在学业上的困惑,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这一篇论文。

  学习期间,有幸结识了全体同窗,大家在两年的时光里相互帮助、同甘共苦的真挚情谊将永留我心中。

  最后还要感谢所有同事,是他们无私的奉献,分担了原本属于我的工作,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深深感谢你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