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本文章主要对如今我国的信用保险与银行保理业务的合作现状与困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即加强金融立法和风险监管的完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国家加大对信用保险与银行保理业务的支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些对保险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本文章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关于论题的实证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所以,对于通篇文章的研究还不太有把握;受国外信息披露与语言交流不畅的限制,欠缺国外信用保险与银行保理合作发展的实践经验,这可能造成了对分析问题不够深入的后果。对于上述不足,有望各位老师与专家给予批评与指点。将来,笔者仍会对论题进行更进一步钻研。
参考文献
[1] 教惟东.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
[2] 窦晓琳.国际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
[3] 蔡华.国内信用保险研究[J],财会月刊,2007(11).
[4] 李艳,闻玉璧,赵兴兰.中小企业通过保理进行融资的困境与对策浅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3).
[5] 蔡珍贵.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实践中的障碍与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2005(1).
[6] 于海洋.中国建设银行国际保理业务改进研究[D],东北大学,2006.
[7] 王秀转.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8] 狄晓燕.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9] 鲍静海,贾电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保理业务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2).
[10] 罗敏.我国国际保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11] 孙钰,孙敏义.中小企业通过保理业务融资的思考[D],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3).
[12] 吴韡,程健.我国国内保理业务的风险度量问题分析-基于 KMV 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5).
[13] 李红.出口信用保险和保理业务的区别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8).
[14] 邹小芃,陈童颖.国际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推进出口贸易的利器[J],浙江经济,2004 (11).
[15] 尹建宗.推广保理和出口信保业务的优势及建议[J],对外经贸财会,2006(10).
[16] 王建国.推广保理业务与出口信用保险防范出口收汇风险[J],国际商务财会,2008(10).
[17] 贾伏生.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5.
[18] 魏伟.国际保理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
[19] 顾镠浏.我国保理业务的法律机制及风险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
[20] 戚舒婷.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信用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1] 汪静.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22] 陈亮. 贸易融资的新天地--论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合作[J],上海保险,2003.
[23] 杜宁. 中国国际保理业的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24] 李婉琼.外贸企业的银行贸易融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7.
[25] 苏杰. 东鸿公司贸易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6] 杨奇峰. 信用保险机构开展保理业务可行性及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
[27] 尹杰卿,刘静.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研究[J].华北金融,2010,(8).
[28] 许谨良.保险学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37-150.
[29] 林立.消费的力量[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1-15.
[30] 谢利人,唐淑娥.出口信用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保险研究,2007,(1).
[31] 查媛.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瓶颈与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2] Hideki Funatsu. A not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Harris-Todaro model with capitalmobility[J],Economica,1988(1).
[33] Bruce L. Dahl,William W. Wilson,and ColeR. Gustafson. Option Values for Provisions in Export Credit Guarantee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9(5).
[34] Gerda Dewit. Intervention in risky export markets: insurance,strategic action or aid ?[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9).
[35] Paul Rienstra,Munnicha,CalumTurvey, Won W. Koo. A Theoretical Analyses of Economic Impacts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and Guarantees [J],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2006.
[36] Smith,Schnucke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e economics of the factoring decision[J],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1994(6).
[37] Summers,Wilson. Trade Credit Terms Offered by Small Firms: Survey Evidence and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0(5).
[38] Khaled,Soufani.On the determinants of factoring as a financing choice: evidence from the UK[ 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0(5).
[39] Saunders A,Walter I.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 What could we gain?What could we los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0]Jordi Canals. Universal Banking: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7.
后 记
回首我即将逝去的研究生岁月,我要特别感激我的导师吕秀萍教授对我的教诲。在论文选题和研究过程中,吕教授循循善诱,努力地培养我独立学习、思考与研究的能力,这使我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可以说本文的完成,也凝聚了吕教授莫大的心血。此外吕教授鸿博的知识积累,严谨又不失活泼的教学态度,端正的工作作风,崇高的师德,洒脱的个人风范,独特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远大。在研究生两年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我在吕教授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具备的特质。在此,谨向我的导师吕教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论文在最后定稿之前一直在反复地斟酌、修改,但因学识浅薄,文章还有很多纰漏,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在此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就本篇论文的不足之处多多批评指正,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