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神经型病足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效果(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09 共4431字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足呈增多趋势。其中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较为常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机理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以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而运动神经症状较轻,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多表现为肢体远端疼痛、烧灼感、针刺感、寒冷感或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严重者出现感觉缺失,导致患者对温度觉、痛觉、压力感觉等的保护减弱或缺失,在烫伤、异物刺激、外界伤害等因素作用下足部就会发生溃疡。自主神经病变使交感缩血管功能减退及神经营养发生障碍,并逐渐累及足部皮肤汗液蒸发及温度调节功能发生异常,造成足部皮肤粗糙、菲薄、干燥、皲裂,趾甲脆弱、不平,足部皮肤出现裂口后容易成为微生物感染的入口,导致足部顽固性溃疡且难以愈合,最终形成糖尿病足。运动神经病变使足部肌肉萎缩,肌肉间失去平衡,从而足部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在正常行走时或足部受力时很容易形成异常的受力点,最终导致足部溃疡的形成。上述三种神经病变多共同作用导致和加重糖尿病足发生。
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重视预防,符合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思想,即要控制好患者血糖,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及时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要针对其病因病机施治,符合中医“既病防变”,即改善全身及足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同时也要加强全身的对症营养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加重。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西医重视从神经损伤方面进行治疗,中医则以辩证论治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血液循环不畅,瘀阻血脉,瘀久化热,损伤血脉,伤及肌肤、筋骨,发为坏疽。 《素问·调经论》亦明确指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重视活血化瘀治疗并贯穿始终,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的两种药材丹参和红花均来自GAP基地,有效保证了药材品质的均一和稳定,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其中丹参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为主药,红花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辅药,现代研究丹红注射液化学成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丹参素、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黄色素等,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显着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有抗炎及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6].云南白药是以“三七”为主要成分,配以冰片、麝香、重楼、白及等中草药研制而成,具有活血止血、化瘀解毒、去腐生肌、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特殊功效,现代药学研究亦表明:云南白药具有止血、降低全血黏稠度及血浆黏度、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抗炎和抑制肿胀,抑菌作用[7].因此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以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同时外敷云南白药以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以共奏改善侧枝循环、改善肢体血运之效。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相互协同,优势互补,内治外治相兼,整体局部并重,提高治愈率,缩短了疗程,降低截肢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降低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 际 血 管 联 盟 中 国 分 会 糖 尿 病足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9):705-708.
[2] Bakker K,Apelqvist J,Schaper NC,et al.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abeticfoot 2011[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2,Suppl 1:225-231.
[3]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08.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 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年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05.
[5] 徐 岩。运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60 例的护理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11-213.
[6] 高 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2.09.
[7] 巩昌镇,马晓北。云南白药[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81-285.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