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论文名师推荐10篇之第八篇:植物检疫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 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交流及省际间的产品往来非常频繁, 经常会从境外及省外引进一些植物和林木制品, 面对目前植物检疫方面专职人员的不足和检测水平及技术的限制, 导致一些外来有害生物入境和在省市之间传播。对此, 应该加强各地区的植物检疫和检查, 从企业自律、行政部门强化检疫检查监督手段、建设方核实和抽检调运植物检疫等方面进行综合管控, 不仅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还能够有效降低预防和治理上的成本,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林业; 植物检疫; 有害生物; 防控措施
当前, 国际交流与省际交流频繁, 林木、农产品及林产品的交易和调运会导致病虫及杂草等具有环境危害性的物质进入新地区, 其由于失去了原产地的天敌再加上周围环境的适宜, 便会加大为害程度。一旦出现蔓延, 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在治理方面也需要花费极大的成本, 甚至还会出现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而这些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也会对人类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根据我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及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的规定, 只要是从一个地方调往另一个地方的植物及产品, 在调运前都需要通过检疫, 其目的是限制对病虫、草害等的人为传播, 以提高对我国农业及林业的保护力度。
1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危害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跨境贸易的数量不断增加, 各种农、林产品的运输非常频繁, 在局部地区所暴发的病虫害会因为贸易活动而导致向其他地区蔓延, 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严重危害生态及人类健康安全。
1.1 影响本土物种
危险性病虫及杂草等通常是因为人员的流动从而进入到新的地区, 由于失去了原产地的天敌, 并且环境适应性也比较高, 所以在短时间内便会出现快速的传播和发展, 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会出现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1.2 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因为豚草花粉所导致的枯草热成为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些外来物种, 例如福寿螺便是寄生虫的宿主, 而这些动、植物的入侵对当地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健康隐患。
2 植物检疫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作用
2.1 预防和阻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
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预见性、彻底性及预防性等特点, 对异地植物的运输应该进行相应的检疫。一般异地植物不会从调出地直接进入调入地,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跨越很多地区, 运输时间及距离比较长, 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 便会增加危险性, 导致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例如, 暴发松材线虫疫区的植物在运输的过程中, 会对沿途地区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 调出地需要通过植物检疫来发现并处理危及林业发展的有害生物, 或者禁止调出。
2.2 减轻或避免重大灾害损失及防治费用支出
由于植物检疫工作的相应法律规定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因此通过植物检疫活动能够有效控制外来病虫、杂草等危害性物质的入侵, 将影响林业发展的有害物质隔绝在辖区之外, 这样便能够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扩散危险, 同时也能够降低对农药等物质的使用量,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植物的安全性, 能够有效预防有害物种的传播。这对当地植物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林业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3.1 提高木材加工与林木种苗经营单位的自觉检疫意识
建立木材加工企业和林木种苗企业合法经营承诺制度。为了能够有效地对涉林企业的营销发展进行相应的规范, 提高其自觉检疫意识, 涉林企业应该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植物检疫规定, 在运输及收购等过程中要在运出地森检机构办理检疫证, 并且坚决不收购及存放来自于松材线虫疫区或者没有经过检疫的木材和制成品。在生产加工及销售过程中, 还应该做好检疫登记工作[1].
3.2 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
首先, 严格检疫证的办理程序。木材及林木制品生产地的森检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调运目的地森检部门出具的申请书, 对标的物进行全面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如实出具检疫证书, 在检疫过程中逐步实现就地检测, 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其次, 发挥检查站监管的职能。充分发挥设在交通要道和省、市、县界木材检查站、检疫站职能, 对运输中的林木制品及种苗检疫情况进行检查。最后, 发挥森林公安、林政稽查的动态巡查优势, 做好各自辖区内的检疫监督检查, 确保检疫制度落实到位。
3.3 加强工程建设单位的植物检疫意识
工程建设单位在签订林木种苗及园林绿化等采购合同时, 需要将植物检疫事项纳入合同条款中, 要求供货商依法办理检疫手续, 同时将所接收到的资料移交给建设方,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申请当地森防机构进行复检[2].
参考文献
[1] 陈日财。加强植物检疫规范林业工作[J].大科技, 2010 (6) .
[2] 王江旭。试析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创新, 201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