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新常态下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时代启示(3)

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作者:姜伟
发布于:2017-03-13 共8109字
  邓小平提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 ”[2](p195)科学研究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大事业,邓小平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他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 ”[3](p32)在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国内企业过程中,一定“要以世 界 先 进 的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作 为 我 们 发 展 的 起点。 ”[3](p129)抢抓发展机遇,运用先进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三)发展科学技术既要从国外引进又要自力更生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本身并无阶级性,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邓小平指出,“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 ”[3](p351)需要对科学技术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当然,发展科学技术既不能单纯依靠从国外引进,也不能关起门来胡搞瞎搞,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努力向先进国家学习技术,学习别的国家和民族的长处,即使赶上了先进水平也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 ”[2](p44)要重视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努力“要争取多出口一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 ”[3](p29)另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必须要靠自身努力,不能仅仅单纯依靠引进,要避免受制于人。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3](p91)因此,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引进与技术创新两手抓,还要将二者充分结合好,运用好。
  
  (四)改革科技体制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在1977年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体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调动积极性。 ”[3](p54)会上邓小平提出恢复国家科委的主张,还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将有限的科技人才集中起来搞科研攻关。 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科技体制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2](p108)换句话说,改革科技体制关键是要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邓小平指出,“要给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关心他们,支持他们”,“首先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子问题,家庭有困难的也要帮助解决。 ”[3](p33)“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 ”[2](p109),使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邓小平还提出要打破军民界限、部门界限,让全国的科技人员充分流动起来,按需要调动,集中使用,以发挥最大的功效。
  
  三、经济“新常态”视域下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时代启示
  
  关于经济“新常态”,***曾作过多次阐述。2014年5月,他 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7]2014年11月他又在APEC峰会上,概括分析了经济“新常态”的速度、结构和动力三大特点。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全面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带来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对新常态作了科学系统的阐述。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表现如下:其一从增速层面看,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其二从发展动力层面看,由靠资源要素、人口拉动转变为依靠人才和创新推动;其三从经济结构层面看,经济结构将会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发展,对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亟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快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成为时代潮流,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纵深推进的新阶段,科技界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任务。因此,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确认识、主动适应、创新引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主动引领经济“新常态”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8](p432)重塑经济增长动力,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尤其是需要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多方面增加科技投入,真正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发表核心论文,申请到科技专利就大功告成了,而是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落实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上,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产业贡献和社会财富。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推动科技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越来越快,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卯足劲抓紧制定新科技发展战略,争相抢占科技制高点。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消耗,而不是科技的推动;产业结构也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企业效率较低。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关键要靠科技创新。一方面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努力建设强大的民族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要在后续的消化中咀嚼好,做好“二次创新”.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高科技为突破口,变科技创新的被动为主动,主动引领经济“新常态”.
  
  (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发展新的活力。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科技政策制定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尚未形成对科技需求的内在机制,企业技术进步缺乏动力和研发能力;科研院所未能及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领域的创新活动;科技人员分布不合理,人才流动不畅通,人才资源浪费严重;科研、应用通道不畅,产学研的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难以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释放科技发展动力,需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首先,建立政府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机制。要充分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到国民经济主战场推广科技成果,创办高科技企业,改造传统产业。要增强科研机构管理权和自主权,逐步实现科研机构的社会化。其次,力推企业成为科技研发与应用的主体。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企业科技进步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配合、扶持、服务好创新型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联合创新,建立实验室,并予以财税支持。再次,完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认真研究总结各类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实现服务与需求有效对接。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产供销、人财物的合理高效利用。第四,发展科技,振兴经济,人才是根本。必须把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放在国家建设的首要地位,解决部分行业、部门科技人才分布不合理,使用不当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和吸引科技人才到人才稀缺的新兴领域和地方去创业。要特别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切实改善和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还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从制度和机制上实现人尽其才。最后,加强科技领域立法,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秩序,保护科技原创成果,巩固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果。全面深入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际间科学开放合作与技术协同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科技发展的新活力。
  
原文出处:姜伟. 论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及时代价值[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6,(02):12-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