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首秦钢材加工企业内部状况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0 共753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钢材加工配送公司发展战略探究 
【第一章】钢材加工企业战略调整研究绪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首秦加工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首秦钢材加工企业内部状况探析 
【5.1 - 5.3】加工配送公司SWOT分析 
【5.4 - 5.6】首秦加工公司战略管理实施途径 
【第六章】首秦加工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钢材加工企业战略体系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首秦加工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首秦加工公司概况

  首秦加工公司由首秦公司和香港康硕公司(香港首长国际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注册资本金 3 亿元人民币,其中首秦公司出资 15300 万元,占 51%;香港康硕公司出资 14700 万元,占 49%.

  整个深加工项目总体规划投资 20 亿元,占地 1165 亩,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占地 365 亩,工程概算 49300 万元,建设厂房面积 9.26 万平,其中 24 米宽连跨厂房 8 个,面积 6.65 万平,露天跨面积 2.61 万平。二期项目规划占地 800 亩,包含 500 米海岸线,目前填海造陆已完成总体进度的 60%.着眼未来,首秦加工公司将借力首秦公司宽厚板产品研发平台,拓展首钢宽厚板产品“制造加服务”的客户价值链,在京津冀联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中,适时启动二期项目。

  项目一期工程自 2010 年正式投产以来,由于项目立项时确定的发展方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未能得到落实,加工公司及时将目标市场调整到装备制造领域,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和秦皇岛周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五年的发展,为客户提供的钢材深加工产品包括:切割下料钢板的成套打包配送,焊接成型的半成品、零部件,钢板喷漆、抛丸等表面预处理,钢板及大型零部件的热处理。

  产品覆盖范围涉及船舶、风电、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冶金机械、海工产品等多个装备制造领域以及建筑钢结构领域;与太重、大重、常州宝菱、宁波东力、山船等一批国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国际市场上,以蒂森克虏伯公司为平台为歌美飒、阿尔斯通等多家欧洲企业提供钢材深加工产品。几年来加工制作的起重机吊钩、减速机箱体、风电主机架、风电门框、钢结构厂房、挤压机叠板立柱、海洋钻井平台、船体中小组等多种钢材深加工产品,均得到用户较高程度的认可。

  在发展传统钢材深加工业务的同时,加工公司高度关注新产品研发。2014 年加工公司将目光聚焦于不锈钢复合板的轧制复合,不锈钢复合板应用领域宽泛,市场前景广阔。依托首秦公司宽厚板生产线完善的设备装备优势和首钢技术研究院技术研发优势,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摸索,业已形成热轧轧制不锈钢复合板系列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

  除钢铁产品外,公司也关注着非钢领域的发展机会。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矿山、冶金、电厂、玻璃等有污染排放的企业都会大量使用到除尘滤袋,市场前景广阔。加工公司看准机会,购置生产设备,培训操作人员,目前具备月产10000 条除尘滤袋的生产能力,已向首秦公司批量供货,下一步将由此向环保设备及除尘材料等领域拓展。

  首秦加工公司自投入运营以来,生产能力和业务范围逐步提升和拓展,公司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2 组织机构分析

  首秦加工公司现行组织机构是随着工序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对生产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实现新的战略目标,结合首钢及首秦公司深化改革、提高劳动效率的总体要求,对组织机构进行相应调整,以进一步瘦身强体、传导压力,深层次激发组织活力,全方位调动员工积极性。

  组织机构由复合板、深加工、环保三个事业部、制造部、计财部以及办公室共六个部门组成“3+2+1”模式。公司组织构架如图 4-1 所示:

  公司各部门的职责、职能划分如下:

  复合板事业部,主营业务是围绕不锈钢复合板的产品开发、工艺研制、市场推广、产品销售、产品交付、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全系列工作,包括不锈钢复合板边角料的开发、处理、增值等业务。

  深加工事业部,主营业务是围绕传统的切割、焊接、预处理、热处理等钢板深加工产品,进行市场开发、业务承揽、产品交付、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全系列工作,包括废钢等附属产品的处理和增值业务。

  环保事业部,主营业务是围绕环保滤袋、除尘设施等其他环保设备,进行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上线安装调试、货款回收等全系列工作,以及其他延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计财部,负责公司级预算编制、财务核算、税务、资金等财务管理职能,以及对事业部的成本核算、财务监管、审计等工作。

  制造部,负责安全、环保、消防、设备、TPM、三体系运行等管理职能,以及事业部之间的生产协调,负责办理首秦钢坯、现货等与事业部生产经营无直接关联的物资转销业务,并协助各事业部沟通协调首秦公司内部的相关事宜。

  办公室,负责行政、人事、后勤、党群、保卫等专业管理职能。

  当前的组织机构是于 2014 年末进行的划分与调整,为公司摆脱单一的钢材加工配送业务,获得多元化发展,从组织层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4.3 企业资源分析

  4.3.1 人力资源分析

  目前,加工公司在职职工 359 人(正式劳动合同工 191 人,劳务派遣工 168 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 93 人(含硕士 7 人),占 26%;大专学历 68 人,占 19%;中等专科及职业院校 149 人,占 42%;其他学历占 13%.在职职工中,25 岁及以下职工 74 人,占 21%;26-35 岁 170 人,占 47%; 36-49 岁 108 人,占 30%;50 岁及以上 7 人,仅占 2%,是一支年轻化的人员队伍,可塑空间很大。

  公司高度重视职工操作技能的培养,取得各类行业、职业资格证 76 人。其中国际焊接工程师 4 人;ccs 焊工资格证书 17 人;锅炉压力资格证书 10 人;欧标焊工资质证书 10 人,澳标焊工资格证书 10 人;MT (磁粉检测)二级(欧标)证书 2 人,初级 2 人,中级 3 人;PT(渗透检测)初级 2 人,中级 3 人;RT(射线胶片照相检测)初级 1 人,中级 3 人;UT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初级 1 人,中级 4 人;UT(超声检测)二级(欧标)证书 2 人;VT(目视检测)二级(欧标)证书 2 人。

  此外,公司充分借助“国家级王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刘宏首秦工作室”的优质平台,加强一线操作员工的技能培养,近 3 年以来,数名一线焊工在首钢总公司、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上名列前茅,取得优异成绩。

  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在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生产组织等各个环节都具有系统的人员配置,主要人员分布在市场、财务以及工艺技术、预处理、切割、焊接、机加工等诸多生产工序上,尤其对于公司发展中的重点工序焊接,其配备的人员拥有较高焊接能力,可为公司拓展不同业务提供强有力的生产支撑。但与此同时,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1)人才分布不合理。专业的、高端的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研发能力极低;年轻化的人员队伍,缺少钢结构制造等钢材加工方面的经验;缺少高端营销人才,原有市场的维持与新市场的拓展较为吃力。故此,人力资源对于新市场拓展、开发和合同兑现还不能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选拔机制待整改。公司员工晋升的选拔制度存在缺陷,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拔机制较为传统,岗位调动一直是直接任命制,大多数员工往往是看到调令后才知道相关岗位的变动,没有竞争的机会,缺失选拔机制应有的公开性、公平性原则。

  (3)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是高效配置公司人力资源的根本性保障,无形中推动员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组织带来更大的效益。公司的人才激励制度基本上处于丧失的状态,没有建立明确的激励制度,而临时给出的激励方式在合同订单结束后却往往得不到兑现,大大降低了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

  (4)分配制度不合理。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人才的创新往往会给公司带来质的变化。首秦加工公司对于技术人员不够重视,技术人员处在薪资底层,严重抑制了大批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动性,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薪酬多少与员工自身的贡献度关联不多,整体分配制度有待进一步调整,逐渐趋于一种平衡。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这些不合理性,使得公司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严重受挫,甚至有些员工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开,造成了企业人才的流失,使得公司的人才储备会出现问题,长此下去对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

  4.3.2 设备资源分析

  首秦加工公司拥有充足的设备资源,为实现高效、高产能生产提供了保障。现对设备按生产工序进行分析,分类如下:

  预处理设备:拥有预处理生产线一条,可实现对钢板的抛丸、喷漆、标识,年处理能力 20 万吨。钢板宽度 1000mm~4500mm,厚度 6mm~150mm.生产线由韩国世光制造,全线自动化控制,抛丸、喷漆、标识质量在同行业都具备较高的竞争优势。

  切割下料设备:拥有数控切割机 6 台,直条切割机 2 台,等离子切割机 3 台,相贯线切割机 1 台,最大切割厚度 200mm,年切割下料能力 6 万吨。

  公司现有起重设备 56 台,起重量 3-75 吨,起重设备跨度 22 米-43 米。其中桥式起重机 39 台,电动葫芦 13 台,半门吊 4 台。电动平板车 5 台,其中 30 吨 4 台,80 吨 1 台。起重设备及物流运输设备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起重运输能力。

  焊接设备:现有焊接设备合计 39 台,包括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0 台,埋弧焊机 4 台、普通焊机 3 台、焊剂(焊条)烘干箱两台。拥有钢结构组焊生产线一条,包括 U 型、箱型组立一体机 1 套,门式二氧化碳气保焊机 1 套,液压翼缘矫正机 1台,门式电渣焊机 1 套,碳弧气刨机 3 台,组立机 2 套,数控平面钻 2 台。年焊接能力 2 万吨。

  热处理设备:台车式加热炉(天然气)一台,载重 120t,炉体有效尺寸:宽 4m*高 3m*长 12m,为秦皇岛周边地区处理能力最大的加热炉。最高温度 1050℃,可处理板厚达到 300mm.此外有电阻式加热炉一台,载重 20T,主要进行焊接结构件的退火处理。

  此外,公司还拥有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C 型压力机、砂带磨床等工艺成型设备。另拥有车、铣、刨、磨、钻等机床数台,具有一定的机加工能力。新购置数控角钢生产线、数控钢板冲孔机、机械冲床、立式型材卷圆机等各一台,拥有角钢批量加工、钢板高效冲孔及型材卷圆等钢材深加工能力。

  总之,公司的设备资源以预处理、切割下料、焊接、热处理、机加工等工序为主线进行配置,这些工序均为钢材深加工行业的主要工序,从设备角度看,公司拥有着充足的生产资源,有利于拓展不同的业务种类。

  4.4 企业能力分析

  企业能力分析是指识别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关键性能力,并对此种能力进行系统归纳总结的一个过程。通常在进行环境分析之后,企业应分析自身实际能力,评估企业现有能力与将来发展环境的匹配程度并及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因此,企业能力分析是合理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之一。

  4.4.1 管理能力分析

  近年来,首秦加工公司逐步建立了市场营销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并将体系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中,公司规章制度逐步得到完善。但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依然较弱。计划环节,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与实际情况脱节,不能结合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实际能力进行管理;组织环节,组织内部横纵向沟通不到位,交叉工作效率低下;控制环节,管控力度不够,较为松散,信息反馈时效性差。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只有上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首秦加工公司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细节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缺乏责任心。责权利不对等导致各管理岗位责任心不强,当出现问题时,第一反应都是撇清自身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减少损失,协同能力较弱。

  (2)管理精细化水平低。计量体系制度不完善,相关数据缺少准确性、完整性;做出管理决策时做不到凭数据说话,只有定性的分析工作事项,缺少数据分析,进而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不能满足管理精细化、工作高效化的需求。

  (3)管理沟通效率低下。整体执行力不强,反馈速度又慢,沟通流程、交接制度繁冗。

  管理能力低下已成为首秦加工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公司必须提高管理人员水平,提升管理效率,以促进企业能够高效运行获得长远发展。

  4.4.2 企业营销能力分析

  企业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充分发挥营销组合策略的作用,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对市场认知与拓展的综合能力。企业的营销能力决定企业所能获得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利润的源头,影响着企业存亡兴衰。

  首秦加工公司 2012 年销售量为 6.15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2.36 亿元;2013 年销售量为 16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4.58 亿元;2014 年销售量为 39.8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7.63 亿元。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仍取得了一定的销售量,并在稳步增长中,企业营销能力逐渐加强,但也有着相应的弱势,现从以下从三大主要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市场营销意识逐步加强。公司加大力度优化业务人员队伍,改进销售机制,为业务开展注入活力,以期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但市场营销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基本的业务知识了解不透彻。

  (2)公司产品竞争力低下。公司一直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没有自己的定型产品,建厂初期的大规模优势在合同量不饱和的状态下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效用,反而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费用分摊后产品成本大幅提升。

  (3)公司营销决策体系有待完善。当今企业营销就要围绕着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展开,营销部门直接接触着市场,但其对市场的预测把握及敏感度明显不够,不能及时的作出相应分析报告以反映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进而为公司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4.4.3 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分析

  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是指企业能否在掌握现有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市场需求、发现问题,并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国外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其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一般占员工比例的 10-20%,而我国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则远远低于这个比值。

  2014 年首秦加工公司与首秦总公司、首钢集团合作,组建研发团队,进行了不锈钢复合板材料的生产工艺研制,并取得一定成果,具备生产条件。但首秦加工公司自身研究开发机构不健全,研究开发人才不足,几乎为零,而且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仪器和必要的辅助设施,研究活动甚少。公司管理依然是基于建厂初期的大规模低成本策略,因而公司层面对于产品研究开发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从未有过产品开发计划,导致公司一直以来都在从事较低附加值的生产经营活动。

  4.5 经营状况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上游钢铁业供求失衡持续加大,下游制造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板材深加工市场开发难度不断加大。在面临市场寒冬的同时,流动性短缺、资金紧张的程度越发严重,资金成本步步攀升,使公司经营举步维艰。

  面对诸多不利条件,首秦加工公司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但仍难以摆脱亏损的局面,经营状况如下:

  2013 全年完成深加工产量 2.02 万吨,预处理全年产量 3.97 万吨,定制钢板产量10.21 万吨。全年完成销售收入 4.58 亿元,利润总额-4478.39 万元。

  2014 全年完成深加工产量 3.34 万吨,同比增加 1.32 万吨,增长 65%;预处理全年产量 16.78 万吨,同比增加 12.81 万吨,增长 3.2 倍;定制钢板产量 19.68 万吨,同比增加 万吨,增长。全年完成销售收入 7.63 亿元,同比增加 3.05 亿元,增长 67%,利润总额-3100 万元。

  公司经营活动仍一直局限于钢板直销、预处理、中厚板切割配送的经营范围,虽在大力发展焊接业务,但也仅限于代加工,无自己的定型产品,利润微薄,仍无法突破发展困境。企业必须加快步伐拓展业务种类,开发生产定型产品,实现转型并获得进一步发展。

  4.6 财务状况分析

  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对财务可控资源的运作能力,是企业所具备的财务资源和财务学识的有机组合体,其展现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企业发展活力。

  稳定的资金流是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必备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财务能力可使其对可控资源的配置产生较高效用,保障资金流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稳步建立持续竞争优势、提升核心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012 年 12 月末,加工公司资产总额 10.28 亿元,负债总额 7.9 亿元,资产负债率 76.85%,年初速动比率为 0.69,年末速动比率 0.49,当期销售净收入 2.36 亿元,期末期初应收账款均值为 1.5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1.57 次。

  2013 年 12 月末,加工公司资产总额 11.58 亿元,负债总额 9.51 亿元, 资产负债率 82.12%,年初速动比率为 0.49,年末速动比率 0.45,当期销售净收入 4.58 亿元,期末期初应收账款均值为 1.9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2.41 次。

  2014 年 12 月末,加工公司资产总额 11.14 亿元,负债总额 9.5 亿元, 资产负债率 85.28%,年初速动比率为 0.45,年末速动比率 0.44,当期销售净收入 7.63 亿元,期末期初应收账款均值为 2.87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2.66 次。

  由以上数据可知,近三年首秦加工公司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企业偿债能力降低,年末年初速动比率一直徘徊在 0.5 左右,低于合理值 1 的比例,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经营风险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提高,但依然较低,一直低于一般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3,且大部分上市钢铁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在 5 以上,指标表明企业营运能力较低,说明公司运营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对企业资金正常周转影响较大;此外在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固定费用颇高,成为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加之公司当前所经营的范围产品自身毛利润率较低、市场规模难以得到大幅拓展,对高额的固定费用分摊无力,最终导致企业连续亏损,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一直为负值,企业盈利能力低下。

  首秦加工公司财务能力较弱,存在大量应收账款,资金严重受困,资金链面临较大风险。同时受制造业惯例影响,货款滞后,靠贷款维持资金周转,倒贷、贴息等过程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流失,自身资金情况十分严峻。故此,公司财务状况日益吃紧,企业资金链及经营风险在日益增高。

  4.7 文化环境分析

  首秦加工公司借力首秦总公司宽厚板产品研发平台,拓展首钢宽厚板产品“制造加服务”的客户价值链,打造“临港国际一流钢材加工配送基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与首秦总公司的企业标识保持一致,以扩大企业的社会认知度,打造品牌形象,促进企业产品推广。

  公司的企业文化,涵盖范围小,依然是建厂初期的文化框架。在当今背景下,已然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缺少创新观念。现实经营管理活动中,空有创新口号,并未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4.8 本章小结

  本章对首秦加工公司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从组织结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企业文化六大方面,分析了公司内部环境,详细了解公司各方面的内部情况,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判断、制定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