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房产企业差异化竞争策略探析
【第一章】房地产行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探究绪论
【第二章】差异化战略与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HL房地产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第四章】HL房地产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
【第五章】HL房地产公司差异化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结语/参考文献】房地产企业战略规划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这是推动我国房地产行业改变竞争战略的主要动力之一。政府部门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等外部环境和消费者日益追求差异化的住房需求等原因使得采用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 HL 房地产公司的竞争战略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 SWOT 分析方法和竞争战略评估等方式指出了 HL 房地产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依据,并提出选择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原因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目标、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首先在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接着就是具体实施制定好的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方案,最后对实施的差异化竞争战略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文章最后提出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几点保障措施,通过拓展公司的融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完善公司营销策略等具体措施,保障 HL 房地产公司能够顺利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我国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几年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发展,现在开始逐渐深度经营房地产项目。尽管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了严格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居民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较大,因此,房地产行业依旧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于 HL 房地产公司的资金实力不够雄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选择实施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能够通过细分客户市场为目标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但由于房地产的开发项目具有较大风险,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日新月异,因此,HL 房地产公司应该研究如何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发展以房地产业务为支柱,多种经营业务相配合的经营策略,构建企业品牌战略,本文对此研究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的对此进行关注和探讨,使得研究更加充实和系统。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M]. The Free Press,1995:33-62.
[2]M.F.Wiersema, Harry F. Bowen.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the Impact of Foreign Competition,Industry Globalization, and Product Diversific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29): 115-322.
[3]P. A. Argenti, R.A. Howell, K.A. Back. The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Imperative[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5, 46(3):83-89.
[4]Thomas, A.S. Ramaswamy.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Management Staffing[J]. Jounal of Management, 1993,19(4):877-887.
[5]R. E. Freeman, J. Mc. Vea. A Stakeholder Approach to Strategic Management[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9, 26(4):33-39.
[6]R. E. Freeman, J. S. Harrison. 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 Blackwell Publishers,2008(5): 189-207.
[7]Bucklin. H. B. The Channel Control and Cooperation on Export Channel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Marketing.Vol.61,1965(3): 39-46.
[8] Stern, L.W., El-Ansary, A.I., Coughlan, A.T. Marketing Model [J].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1969(8):12-18.
[9] Frazier, Gary L. Inter Organizational Exchange Behavior in Marketing Channels : A Broaden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3(12):68-78.
[10]Alderson,W. Factor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Channels, in. Clewett, R.Marketing Channels for Manufactured Products [J], Richard D. Irwin, Inc., Homewood, 1954(9):5-34.
[11]Giannoccaro I, Pontrandolfo P.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evenue Sharing Cont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4(89):131-139 .
[12]黄旭,程林林。西方资源基础理论评析[J].财经科学,2005(23):56-59.
[13]黄艺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4(12):47-48.
[14]霍国庆。企业知识管理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136-152.
[15]刘新月。论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J].电力建设, 2006,27(1):41-49.
[16]马燕翔。企业如何有效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J].技术经济,2004,12(5):44-49.
[17]项保华,叶庆祥。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变和构建-基于创新视角的整合与拓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 27(3):19-26.
[18]杨伟文,刘梦雨。产品差异化与重复建设引起过度价格竞争的博奕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1(5):87-88.
[19]应维云,覃正,李秀。企业竞争优势战略的理论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5,122(5):106-107.
[20] 彭 琳 . 基 于 SWOT 价 值 理 论 的 铁 路 勘 察 设 计 企 业 竞 争 战 略 [J]. 经 营 与 管理,2014(6):260-263.
[21]张江涛。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J].管理观察,2014(19):110-112.
[22]耿弘。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及新发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6):43-49.
[23]周建宏。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匹配关系研究[J]. 经济师,2015,(04):276-277.
[24]张铁男。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7(12):71-76.
[25]贾忠文。 地产巨头的战略演化[J]. 城市开发,2015,(06):49-51.
[26]王智慧。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及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8):91-95.
[27]苏国栋。 试论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战略[J]. 经营管理者,2015,(02):130.
[28]王惠建。试论新时期我国大型饭店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战略[J].湘潭大学学报,2010(12):62-69.
[29]黄浏英。饭店营销新理念--差异化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 34-38.
[30] 李雅珍。 LS 商业地产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02): 21-25.
[31]周淑玲。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华管理在线,2005(11):22-27.
[32]陈明亮。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软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3):44-49.
[33]张晓娜。民营企业竞争战略实施成功的影响因素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2):98.
[34]刘源。 浅谈新形势下房地产公司经营与管理对策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19-20.
[35]冯劲,代吉林。战略管理理论综述:竞争理论与资源观的理论纷争与融合[J].现代管理科学,2007(3):51-57.
致 谢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转眼就将结束我在湘潭大学商学院的学习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此时我的心中满怀感恩之情。
在此,我要特别的感谢我的导师刘婷教授。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刘老师不仅在论文的选题、构思方面给我提出了许多珍贵的建议,而且在文章的修改方面给予了耐心细致地指导。另外在我宝贵的研究生三年时光中,刘老师对学术的严谨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终身受益。在这里,我要向刘老师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非常感谢湘潭大学给予我这个珍贵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通过这三年系统学习,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再次,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和同窗好友。在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学校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使我能够在这短暂的三年时间里获得很大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度过了这个难忘而有意义的学习时光。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参加答辩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祝您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