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其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意义重大,在其城市问题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 11 世纪后,因而论及很少,本文以城市在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社会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的叙述,对促进城市发展的三方面因素加以阐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主要论述国内外学者关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城市发展中王权作用的论述。首先讨论关于国王的政策措施方面的论述,对国王在这一时期对商业发展的支持,以及为此颁布的法律、政策方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国王在城市发展起的重大作用方面的论述;其次讨论了关于国王建立堡垒方面的论述。在城堡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方面对城市的发展做了突出的贡献。最后,笔者的一些认识,拓展了国王在铸币和铸币厂方面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基督教会作用论述。首先说明基督教会在经济上的特权在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讨论了关于教会与城堡建设方面的论述,反映了在中世纪早期教会与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情况。在其中进一步说明学者们所提出的“特权说”
这一城市起源学说的基本论点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基督教是早期城市兴起的源流的解释。最后,简单谈一下笔者的认识,教会在社会公用方面也对城市的发展期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北欧人对城市影响的论述。首先分两方面介绍了关于丹麦入侵对城市的双重影响,其对英格兰的城市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简单论述了一些学者关于这一方面的观点,一些城市在海盗的入侵下经济蒙受巨大损失,有些城市还从此消失;但是,另一方面有些新兴城市又出现了,介绍了它的形成原因,以及它对城市的影响。其次,讨论了笔者对于丹麦商人对城市的发展的一些看法。讨论了丹麦商人利用其自身有利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贸易活动,带动了英国城市的发展,并简单论述了“商业起源说”
这一城市起源说的论点。
最后总结性的说明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城市的发展概况,以及它的变化情况和在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类型,并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城市起源说做一个总结。
关键字: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城市 发展
摘要二
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境建设,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研究、探索和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兴趣,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到了西方的新史学思潮以及新教育理念,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巨大的冲击作用。旧有的历史教学已不足以满足当时的学制要求,学生学习需要,课程标准规定及历史学科体系发展要求。
当时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发挥学生主动性也不能只是空谈。民国时期学人己经认识到了培养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的重要性,这其中就包含何炳松、吕思勉和顾颉刚等历史大家。他们对于历史教学以及如何培养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了一定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以民国时期学人的文集,历史教育类期刊文集,史学期刊文章,以及民国时期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加上后人对何炳松、吕思勉及顾颉刚的历史教学思想研宄成果为基本资料,按以下几个部分来研宄民国时期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培养的状况:
第一部分探讨的主要是民国时期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培养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原因,研宄了 “辛亥革命”、“新教育运动”和“新史学”与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关系,研宄了传统历史课堂弊端,学制改革等相关政策法令颁布以及中学生学习特点与年龄特征对培养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的提出的推动作用。
第二部分探讨的是民国时期学人对于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培养的研究,介绍了史学名家对于培养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的看法及相关实践,教学法学者对课堂上培养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实施建议;第三部分探讨的是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了 1923年历史课程纲要和1929年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培养的规定。
最后一部分归纳民国时期培养中学生历史探宄能力的影响和存在的局限性,主要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及实施成效等方面探讨。
关键词:培养;民国;中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摘要
1955年底农业合作化高潮后,山东昌乐县农村频发闹社、自杀、抢粮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导致合作社几近无法维持的全民贩兔等事件。这是1956-1957年间各地农村普遍发生的类似事件的一个缩影。政府将这类事件定性为“少数人闹事”,其实它是源于合作化运动、统购统销制度和县乡社干部问题的农村底层社会“异动”.政府始将调整政策和整顿干部作风作为解决问题的重心,继则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把底层农民和干部当作解决问题的对象。这种一前一后的应对,都不是从农业合作化即农村产权制度变革和统购统销政策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更重要的是,一轮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运动,虽然以高压态势平息了农村社会的各种“闹事”,却更深地隐伏了农村社会的矛盾。期间,农民对粮食问题的担心、对基层干部的不满得不到有效疏解;基层干部面对农民和上级政府难以两头兼顾;上级政府对合作社的推动及整顿、对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教育无法触及问题实质。三者的往来博弈增加了基层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复杂性,他们的互动也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未来。
关键词:昌乐农村 合作化 “闹事” 农民 各级干部
摘要
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宦官在明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术界对明代宦官研宄日多,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然而迄今为止,有关的研宄主要着眼于宦官专权及其对明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而对于其宗教信仰生活状况,关注较少。宦官群体不仅是明代政治生活中一个相当活跃的重要群体,对明代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深刻影响过明代一般社会生活,包括当时人的宗教信仰生活的重要群体之一。明代宦官多崇信佛教,因此,研究明代宦官的佛教信仰问题,对于促进宦官史、明代社会史乃至佛教史的深入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以明代宦官的佛教信仰为研宄对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明代宦官的发展以及他们信仰佛教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明代宦官崇信佛教的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1.明代宦官专权,皇帝宠信宦官对于他们的崇佛之举一再纵容,封建士大夫们摄于宦官之权而卑躬屈膝,导致崇信佛教之风盛行;2.宦官们因为生理缺陷和宫中的苦难生活而把幸福生活的希望放到了来世,佛教为宦官指出了痛苦的原因和摆脱痛苦的途径;3.明代统治者为了利用宗教麻痹广大劳动人民,加强封建统治,提倡和保护佛教;4.明代皇帝和后妃大多崇尚佛教,宦官所处的宫廷这一特殊环境为宦官信仰佛教提供了机会;第三部分对明代宦官崇信佛教的表现予以详细论述,例如修建寺院,向寺院和僧尼提供财物和地产等,为佛教和僧人提供帮助等;第四部分是对明代宦官崇信佛教对社会的影响作出分析,即对明代宦官崇信佛教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去深入理解宦官崇信佛教对明代社会以及佛教一般社会史的特殊意义。本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简要概括,并简要介绍了明代宦官们除佛教外信仰其它宗教的情况。
关键词:明代;宦官;佛教
摘要
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加速了其封建化的进程,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以土地占有为基础人身依附关系,英国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习惯法不再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关系。因此12世纪的英国,亟需新的法律来调节征服以来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英国出现了亨利二世司法改革,改革虽然是自上而下开始,但却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
教会与王权的持续斗争是改革的另一个背景,而斯蒂芬执政的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结果则是改革的直接原因。1154年亨利二世加冕继位之后,为了消除斯蒂芬时期的无政府状态,力图通过以令状为主的司法改革加强王权,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王室法院,巡回审判制度,最终为13世纪普通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亨利二世法律改革旨在加强王权,并以此调整当时英格兰的社会关系,司法改革之后英国形成的由令状所反映的新的司法管辖权体现了法律的封建主义结构。
关键词:12世纪英格兰亨利二世令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