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摘要与提纲

乙酸乙酯酯化法毕业设计摘要精选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08-30 共4064字
  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 水解而呈酸性反应。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以下是我们为你整理的乙酸乙酯酯化法毕业设计摘要,希望能帮助你毕业设计摘要的写作。
  
  乙酸乙酯酯化法毕业设计摘要一:
  
  乙酸乙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低毒性绿色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染织、香料等领域。乙醇乙酸酯化法是国内最主要的合成乙酸乙酯方法,该方法能间接利用生物资源,因此随着石化资源日渐减少,乙醇乙酸酯化法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引入精馏,与反应耦合构成反应精馏,利用反应精馏技术,来改进目前已经工业化的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考虑到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浓硫酸对设备的强腐蚀性,从考虑改善催化剂入手,选择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同时也对普通不锈钢材有良好缓蚀作用的杂多酸磷钨酸作为新型催化剂,解决了催化和设备腐蚀问题。鉴于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反应动力学的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这也使得评估其工业化价值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定量测得了常压下在333.15K-378.15K温度范围内磷钨酸催化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并整理归纳导出了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的定量表达式,为磷钨酸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乙酯的工业化生产特别是反应精馏塔中的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提供依据。本文研究表明:在磷钨酸催化下,乙醇和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可用Arrhenius方程描述,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受催化剂磷钨酸浓度影响。在本文所研究的温度和催化剂浓度范围内,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催化剂浓度增大而增大,指前因子κ0=exp(-4.23247+3.27731*XHPWu),活化能Ea/R=53.56093*exp(XHPWu/0.39354)+5160.65301.由于反应活化能随催化剂浓度变化的幅度不大,取不同催化剂磷钨酸浓度下得到的活化能均值作简化,可以得到反应活化能Ea为45.52KJ mol-1,指前因子κ0=(0.03244+0.13889*XHPWu),指前因子与催化剂浓度关系基本呈线性增长关系。将所得的不同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条件下乙醇浓度进行反算,结果表明周所得两组动力学方程计算其他条件下的催化酯化反应速率均较准确。在反应精馏合成乙酸乙酯工艺流程中,为尽可能提高乙醇转化率,采取过量乙酸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乙醇、水和乙酸乙酯在塔上部形成共沸物;而催化剂磷钨酸在本酯化体系中为均相催化,因此酯化塔塔釜物流中的过量乙酸、催化剂与水分离后的循环回收利用对于实现该工艺工业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在叶孔萌提出的四塔反应精馏流程基础上,增大乙酸乙酯酯化塔塔顶出料量和侧线采出量,从而降低塔釜物流乙醇和乙酸乙酯含有量,乙酸、水分离塔仅采用了1个精馏塔就能将乙酸和水基本完全分离,经过酸水分离塔分离之后,塔釜出来的水有99.5%由H2O流股从该流程体系中带出,而全部的催化剂以及99.7%的乙酸由CH3COOH流股重新循环入酯化塔。本文所改进的流程在不影响乙酸、水分离效果,同时保证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和乙酸的循环使用基础上,酸水分离精馏塔的数量由原先的2个减少到了现在的1个,酸水分离塔塔顶冷负荷由原来的943.61KW降到现在的710.66KW,塔顶冷量相比原工艺流程降低了24.69%;同时塔釜热负荷相比原工艺流程降低了24.72%,节省了设备投资,同时也降低了这一分离过程的能耗,提高了此过程的经济效能。
  
  乙酸乙酯酯化法毕业设计摘要二:
  
  实验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寿胎丸低极性部位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对寿胎丸脂肪油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分别采用酸催化和碱催化2种甲酯化方法对寿胎丸脂肪油组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筛选较优甲酯化方法,鉴定寿胎丸脂肪油组分的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并首次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方法对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粗略分段后,确定其低极性组分,分别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各低极性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寿胎丸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与结果:实验一:参考相关文献,选择寿胎丸最佳活性部位群的提取工艺,并制备寿胎丸低极性部位。结果:选择寿胎丸醇提物及醇提后药渣水提物为寿胎丸最佳活性部位群的提取方法。采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对寿胎丸脂肪油进行提取分离,制备寿胎丸低极性部位脂肪油组分;并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方法对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低极性组分进行粗略分段,得到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极性从小到大排列的三个低极性组分,分别为F-A、F-B、F-C.实验二:分别采用酸催化和碱催化2种方法对寿胎丸脂肪油组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选择适合寿胎丸脂肪油组分脂肪酸分析的甲酯化方法,鉴定寿胎丸脂肪油组分的脂肪酸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实验证明使用1%H2SO4-CH3OH(酸催化法)酯化法样品中含有17种脂肪酸,较KOH-CH30H(碱催化法)酯化法为多,在碱催化法样品中检测出14种脂肪酸,故酸催化法更适合寿胎丸脂肪油组分脂肪酸成分检测实验。两种方法均证明油酸和棕榈酸是寿胎丸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二者的相对含量之和已经超过总化合物相对含量的50%.实验三:本实验首次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法对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低极性组分进行粗分,并根据薄层色谱检测,将Rf值相近的馏分合并,得到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极性从小到大的三个低极性组分分别为F-A、F-B、F-C,并分别进行GC-MS分析。结果:采用GC-MS技术对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低极性组分F-A的化学成分分析,通过比对、分析和鉴定,一共检测出16种化合物,其中13种为烷烃类化合物,共占总气相色谱峰面积的92.24%,以二十四烷(16.02%)为主。对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低极性F-B组分的化学成分分析,通过比对、分析和鉴定,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低极性F-B组分含有: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苯并呋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分别为:76.34%、12.06%、7.81%、2.27%、1.52%.对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低极性组分F-C脂肪酸成分分析,通过比对、分析和鉴定,寿胎丸乙酸乙酯部位F-C组分含有大量的脂肪酸(95.95%),其中以饱和脂肪酸(85.92%)为主要成分,以十九烷酸为主,含量达到84.50%.结论:1本实验确立了在寿胎丸脂肪油组分脂肪酸成分的检测实验的甲酯化方法为1%H2SO4-CH3OH酯化法。实验证明,油酸和棕榈酸是寿胎丸脂肪油组分的主要成分,二者的相对含量之和已经超过总化合物相对含量的50%.2实验证明,寿胎丸的低极性部位安胎作用的物质基础可能以脂肪酸为主,其主要成分以油酸、棕榈酸为主。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棕榈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少量共轭亚油酸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理论研究:中药复方寿胎丸的药效基础浅析本研究从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基础和作用机制。中药复方是由两味以上的中药配伍而成,其组方配伍原则分为“君臣佐使”法和“性味合和”法两种。中药复方是调配和组合数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以降低单味中药的毒性和偏性,使之达到整体的协同作用和整体的寒热偏向,以发挥最大疗效。中药复方的“四气、五味”药性是中药复方的药效基础,而中药复方整体的“气、味”对于人体的作用趋向恰是其防病、治病的作用机制。以中药“四气、五味”为基础,讨论寿胎丸安胎的药效基础和作用机制,认为寿胎丸全方性平而微温,味甘而微兼辛、苦,于平补之中,稍显微温之性,全方甘而能补,辛而能行,苦而能通,补而不滞、通而不泄,此为寿胎丸补肾安胎立法制方之要。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