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浅谈病理技术基本环节常见差错原因

来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作者:王文娟
发布于:2020-12-11 共2983字
  摘要:在临床各种疾病诊断中, 病理学检查至关重要, 病理诊断是医院对病人的医疗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最后诊断。病理学检查中如果出现差错会直接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 给患者和医院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在工作中稍有疏忽, 都可能导致差错出现, 这就需要病理科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严谨负责, 杜绝差错的发生。本文对病理科内基本环节出现的常见差错进行研究, 分析了差错原因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同时设定应急预案, 提高病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常见病理差错,差错原因,防范措施


病理技术员职称论文

  
  病理技术是病理学重要的分支, 是疾病诊断的标准, 其中的常规病理HE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规病理基本环节包括收取标本、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重要步骤, 每一环节的差错都将影响着整个病理检查的结果, 轻者病理诊断医师无法正确发出报告, 重则发生误诊,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1], 降低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损害医院声誉。因此病理技术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病理技术, 同时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前提, 严肃的责任心作保证,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病理技术差错的发生, 本文通过对我科技术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研究, 总结出了病理技术环节常见的差错、技术差错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常见病理技术差错的防范措施, 具体结果如下。
  
  1常见的病理技术基本环节差错

  
  在病理技术的基本环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具体如下: (1) 标本固定不合格固定液的量不够;固定标本的容器使用不恰当;有些个别标本直接采用95%酒精固定。 (2) 标本严重腐败干涸, 检验申请单上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等标志。 (3) 取材过程中, 易出现病理号编写重复或漏编, 取材完毕后, 组织块数的核对不清楚。 (4) 脱水失败, 组织处理过程中由于液体浓度过高、过低或其它因素, 导致组织过脆, 过硬无法切片[2]。 (5) 切片过程, 蜡块与切片编号的核对出现差错。 (6) 染色过程中, 由于试剂的不及时更换, 以及染色时间控制上的差错导致切片染色不理想。
  
  2差错原因分析
  
  具体原因如下: (1) 固定液的配制是由临床科室人员、手术室护士完成, 没有专门接受过统一的培训, 对固定液添加量的标准模糊不清, 对于病理标本固定液的适用范围缺乏了解。 (2) 临床医生对病理申请单的填写不重视, 对标本及时固定的重要性了解欠缺;同时病理技术人员接收标本时也未仔细核对申请单与标本, 仔细检查标本液的量。 (3) 取材过程中, 取材人员与记录人员未随时进行核对, 记录人员编写病理号时应认真仔细。 (4) 组织处理过程中, 脱水液使用时间过长, 导致浓度降低。 (5) 切片过程中, 切片者与捞片人员未仔细核对蜡块编号与切片编号, 导致捞片错位。 (6) 染色过程中, 试剂染片时间过长, 染色能力减弱。
  
  3差错解决及预防措施
  
  3.1 固定的重要性
  
  对手术室及临床科室及门诊小手术间标本固定液配制进行检查询问, 对于配制固定液的方法、储存及装标本的容器等不规范的现象, 进行相关培训。同时告知临床医生病理标本固定的重要性, 组织固定是制作诊断切片的关键。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如果组织自溶、结构破坏、细胞变形就可能导致无法诊断。病理标本自离体后应该及时得到正确的固定, 然后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 而病理标本处理不当, 不仅会带来临床诊断上的困难, 甚至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也会有影响。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改进以及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 我院的各个科室送检的标本规范了, 基本上杜绝了病理标本的固定不良的问题, 病理标本得到正确、规范、安全的处理[3]。
  
  3.2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和登记工作
  
  在接收标本前要认真的检查标本的情况, 及时核对标本的数量、种类、是否与申请单相符等 (常规、冷冻、细胞学检查或其他) ;标本是否已固定, 固定液的种类和量;及时的确定标本的完整性及可用性;及时在标本交接本上填写与送标本的工作人员签好交接项目 (时间、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种类等) , 若发现有错误、疑问或不符合要求时, 应立即查询清楚或做适当处理, 必要时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并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登记。
  
  3.3 取材时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切取组织标本时, 应首先核对病人姓名、标本以及病理编号等, 无误后方可取材, 记录人员认真如实地记录取材医师所描述的标本情况;每一标本取材完毕后, 必须认真冲洗刀剑等取材用具, 以免污染;切取完组织后仔细核对当日取材组织块数, 同记录人员进行核对, 核对清点后在取材质控工作单上填写清楚, 并交于技术人员进行交接清点。
  
  3.4 病理标本组织脱水质量控制
  
  组织标本脱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制作出一张精美的病理切片, 从而病理诊断医师能否做出一个明确的诊断, 所以组织脱水环节的质量控制是病理科的一个重点。我科于2015年购进了由赛默飞世尔公司设计的全封闭自动脱水机,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脱水试剂的使用规律, 在实际更换工作上做到既不浪费, 又不影响组织的脱水质量, 我们总结的是根据组织块数来进行更换液体, 1600块左右更换酒精、二甲苯, 1000块左右更换石蜡、800块左右更换固定液, 定期的对试剂进行更换, 并进行记录。由于该机器是进口的整件机器,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维护和保养也是十分重要。组织脱水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科室的特点进行组织处理额质控和管理, 最大限度的做到保证组织脱水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实际的消耗, 更优质的完成工作。
  
  3.5 切片过程中的核对
  
  组织蜡块进行切片时, 一定要仔细核对蜡块号与病理切片上的病理编号是否一致, 同时切片时载玻片必须洁净, 针对不同的组织, 优化制片, 保证切片的质量。如在切片过程中发现编号错乱, 要及时查对, 必要时联系诊断医师一同核对。
  
  3.6 染色环节
  
  染色环节主要是染色液的问题, 要注意染色液的及时更换, 当切片出现色彩不鲜艳时, 进行更换, 使其着色鲜艳;同时还要注意的是:一是脱蜡要彻底, 时间要充足, 特别是冬季;二是使用的乙醇、二甲苯透明剂要及时更换, 保证切片染色质量[4]。
  
  4小结
  
  在日常工作中的出现的这些常见的差错问题, 经过我科技术人员总结、分析和改进, 在制片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从接收标本, 我们是由技术人员负责接收标本, 认真核对, 发现不合格标本及时清退, 并做好交接记录;其次是技术员和诊断取材医师及时沟通, 相互督促, 保证了取材的质量, 最后技术人员精益求精, 脱水机试剂定期更换, 包埋切片染色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出现每个问题全体技术员集体讨论分析解决, 每个月召开技术质控分析会议, 对本月出现的问题机型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记录, 使得我科病理切片能够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 病理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是病理诊断工作的基石, 因此我们病理科所有成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病理技术人员严格质控病理制片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注重细节,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减少病理技术差错的发生, 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 更要学习病理技术及其相关的知识, 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我们每一位从事病理技术工作者, 都要做到有心、细心、耐心、安心、全心, 工作中经常提醒自己, 谨防出错。
  
  参考文献 
  [1]王德田, 董建强.实用现代病理学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2:4-5.
  [2] 潘菊花.常见病理技术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J].医学美学美容, 2014 (12) :667.
  [3]林永顺.浅谈如何提高病理技术人员的素质[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 :416.  
  [4]刘宪军.病理制片质量控制的常见差错及应对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2) :95.
作者单位: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临汾市中心医院
原文出处:王文娟.病理技术基本环节常见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250-25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