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职称论文

基层医院病理技术新成员的培训研究

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作者:周建云,陶玉,刘玉山
发布于:2020-12-11 共3239字
  摘要:就医院来讲, 规范化培训已经涉及到多个专业, 如临床医师、护理专业等, 但目前全国医学类学校的病理技术专业甚少。病理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分配至中、小医院则更少或几乎为零。因而, 病理技术人员队伍缺乏、后备不足, 且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层面的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和管理明显落后于其他专业, 多数地级市以下医院对病理技术新成员的培训仍然无奈地选择“师徒式”培训。我院属基层医院, 同样面对这种尴尬局面。然而, 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 结合工作实际并借鉴“临床医师规范培训方案”, 制订了病理技术员培训办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基层医院,病理技术,新成员,培训


病理技术员职称论文

  
  1 培训对象
  
  近年来分配至本科室的病理技术人员, 包括刚入科室新成员及换岗成员。
  
  2 培训目的
  
  使新生了解病理技术各个部门规章制度, 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熟悉病理技术各个岗位工作流程, 熟练掌握病理技术技能操作规范及仪器的正确使用, 尽快能独立本岗位工作。
  
  3 培训方案及内容
  
  3.1 培训流程
  
  确立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效果评估。
  
  3.2 培训形式
  
  由科室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制定详细培训计划, 以理论授课、一对一带教、日常工作指导等形式进行培训。
  
  3.3 培训内容
  
  包括岗位职责, 掌握病理科规章制度, 技术室各部门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技术理论知识:《病理技术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科室仪器SOP文件及操作程序等相关内容;实践技术培训:包括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冷冻切片及染色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及分子病理学技术等相关技术操作。
  
  3.4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考核方案, 每月一次理论考核及相关操作考核。
  
  4 体会
  
  4.1 按岗位要求,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分组、分阶段进行培训
  
  本科室技术组分为四组, 包括常规石蜡和快速冷冻制片组、免疫组化染色制片组、分子技术制片组、细胞学技术制片组, 不同岗位培训内容各有所异;分阶段:由简单到复杂, 从病理技术基础知识入手, 各组专项分段进行培训, 如常规石蜡制片中, 按照从取材→组织处理→包埋→切片→染色→封片→镜下判断等步骤, 逐一专项培训。按照操作规范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各环节的技术操作培训, 避免在病理技术工作中的随意性, 严格保证操作质量, 且精细到每一个环节。带教者对每批次所染的切片进行仔细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然后再反馈给初学者加以纠正。
  
  4.2 理论授课与技术操作并轨
  
  根据计划的具体项目制作PPT进行理论授课, 然后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解;或者先进行操作培训, 而后要求新生就某一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补充, 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培养技术能力。另外,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也是对培训的有效补充。在带教学习过程中, 科室举办业务学习讲座,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安排本科室高资历技师定期每月2次举办科内专题讲座, 鼓励新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根据培训计划全程安排学术活动, 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新技术员的病理理论和技术水平。在平时的病理技术工作中, 新生和带教教师一起讨论, 运用所学的知识阅片、判断制片质量, 并鼓励新生学会独立思考, 尽快掌握病理技术能力。
  
  4.3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 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
  
  只有严格管理和考核, 才能保质保量地培训出优秀的技术人员。我科规定每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 从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入手, 逐步进行各项操作考核。根据考核情况了解新生掌握的程度, 评估与培训要求的差距, 及时改进培训方式, 纠正预期差别。未达到熟练程度者继续进行强化训练, 例如新生切片技术未达到理想的质量要求, 则选择各种类型的组织块让新生反复练习包埋、粗修、切片、染色技术, 待所切切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再给机会进行每日常规蜡块的处理。鼓励新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 提高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标准, 突出临床技能考核。对技术人员临床技能培养应形成合理的培养体系, 做到有安排、有实施、有考核,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 以激发新技术员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主动性[1]。技能考核以病理技术为主, 通过病理技术测试以及病理技术相关理论知识考核等, 了解其独立完成常规石蜡制片、冷冻切片、免疫组化制片及分子检测制片等情况, 为今后的病理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考核过程必须做到严格规范, 对考核不合格者, 应严格督导、延长培训时间, 以确保病理技术员培训质量。
  
  4.4 培训内容应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培训内容完全是当前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术内容,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进行病理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如进行某一项操作时要求反复训练、离手不离眼、规范操作。带教老师将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 经过分析、总结, 提出改进措施, 优化培训计划后重新进入新一轮的使用, 从而实现培训工作的“PDCA”,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保证新技术员规范化培训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4.5 与过去的带教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只靠简单的学徒方式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工作的需要, 传统培训方法以经验教学为主, 带教方式是师徒式带教, 存在带教老师不固定、带教内容比较随机、散乱, 缺乏系统性[2]等问题, 而我们采用一对一辅导, 随班作业。在“一带一”的临床培训中, 结合经验传授和跟班带教, 使新生获取直接实践经验, 以尽快达到某岗位要求;跟班作业, 是一种贴身式学习方法, 一段时间内, 新生随带教者一起工作学习, 观察带教者如何工作, 从中学到一些技能。
  
  5 培训内涵及必要性
  
  5.1 培训是增强科室新生力量的有效途径
  
  不断创新和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 就要不断对操作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新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 不断提高技术。
  
  5.2 培训可提高技术员职业能力和素质
  
  规范化培训要重视专业思想的培养, 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精湛的技术, 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使其树立专业的价值观及职业信念, 从而增强自己的使命感。
  
  5.3 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科室的基础
  
  行为规范和惯例教育被新生识别、执行和操作, 培养技术员工作能力的同时, 培养共同做事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 能自觉地按照惯例工作, 从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 增加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提升技术人员的自身价值。
  
  5.4 培训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基础, 直接关系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 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但学科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及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从传统的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到现在的免疫组化技术、分子病理学技术及先进仪器设备的应用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随着病理质控要求的逐步提高, 对现代病理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5.5 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各中小型医院病理科技术人员匮乏, 病理技术专业学校毕业生甚少。就我科而言, 分配至本科室的都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 缺乏专业的病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 进科室后迫切需要进行专业培训, 才能上岗;长期以来各级医院和科室对技术员的培训重视不够, 且目前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影响病理技术工作;所以规范化培训有利于病理科技术人才储备, 有利于规范培养病理技术人员。
  
  展望
  
  通过对新技术员实施规范化的培训, 可以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提高工作能力, 保障质量和安全。培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诸多因素, 如师资能力强弱、新技士素质高低、充足的医疗资源及团体的学习氛围等因素。在我国, 病理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人员组成不一致。期望将来相关院校设置病理技术专业学生在完成了所有理论课程后进入临床病理技术实习, 可以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实际工作。我们认为, 在新技术员培训中可借鉴目前我国实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这样可使考核双方均能明确目标, 便于执行。所以, 出台一套内容详实、要求明晰、更具操作性、全国通用的“病理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方案”, 仍是今后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玉华, 张秀茹, 俞进, 等.病理学研究生临床病理技能培养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15) :9-10. 
  [2]韦南茉, 马育璇, 廖冰野.层级培训方法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运用.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11) :44-45, 5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病理科
原文出处:周建云,陶玉,刘玉山,何松.浅谈基层医院病理技术新成员的培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7,24(06):480-48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