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日语论文

市场需求导向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15-03-27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5510字
论文摘要

  一、前言

  随着国际化浪潮的到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来投资。据统计,2008年在华日资企业有40000余家,其中珠三角地区接近3000家。除了日本的松下、索尼、东芝、丰田、本田等知名企业相继在珠三角投资建厂外,还有许多中小企业前来投资,企业对日贸易不断增加。有这些日企作为依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能达到100%。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及开设学校的资料,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在2013年已达到500多所。同时,通过参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内的日语专业招生信息得知,2010年珠三角高等院校中开设有日语专业的学校共有47家,日语专业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和大专生)共有12000多人,近三年来,到市场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平均每年有3500 多人。市场对日语人才需求旺盛,每年高等院校培养的应届日语毕业生也为数不少,而日语人才市场仍然出现供需不平衡状态,这是因为社会对高校日语毕业生的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符合日语人才市场的需求。就是说日语专业建设面临新的转型期,这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及有关方面拿出对策。

  因此,本课题以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依托来管窥珠三角地区日语人才市场的动向和状况,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日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脱节的现象的原因,发现了当前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更好地为社会输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包括对我校08、09级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和日企的走访调查。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对课程设置反馈的调查

  笔者于2013年6-8月以我校08、09级73名毕业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工作的有益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73份,回收73份,有效率100%。

  据调查,我校毕业生主要在珠三角地区(惠州、深圳、广州)就业(详见图1)。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三:就业、读研、留学,其中82%就业。学生普遍反映珠三角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很旺盛,但是找到与日语对口的工作并非易事。据调查,学生的就业领域涉及贸易业、汽车业、制造业(汽车业除外)、服务业(教育/培训、物流和美容等)等。工作单位以日企、私企和事业单位居多,占81%,所担任的职位中管理占总人数的40%,其次商贸占29%,培训策划占12%,翻译仅占10%。由这些统计可以看出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不再局限于翻译,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其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对工作最有用的课程的调查显示:选择日语基础课的学生的80%,计算机基础的占63%,应用文写作的占41%。建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日语基础课(包括精读、口语、翻译、写作)课程的学时,最想增强的是日语翻译能力,建议在课程安排上增加口译练习课的学时。对计算机基础这一公共课程更是有必要增加课时。30%的学生认为日本文化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本企业文化等)对工作也比较有帮助,其中日本礼仪和商务日语分别占这部分人数的32%和52%。学生普遍反映,在学校学习的“商务日语”知识很有用,建议开设“IT日语”、“外贸日语”、“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一定的商务知识、外贸常识和企业文化,培养一定的企业管理思维,同时希望在校期间能有更多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日语系不可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开设这些课程,只能从普及常识、奠定基础的角度,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初步的了解和思考。建议可与相关学院联系,用主题沙龙、定期讲座等形式,弥补专业上的不足。

  (二)企业对日语人才需求的调查

  为真实了解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状况,笔者就近走访了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和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企业所需日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针对“日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支项,选择沟通能力的占84%,适应能力占62%,团队合作能力占58%,自我学习能力占52%,这说明企业重视应聘者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针对“日语专业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支项,选择翻译能力的占67%,日语听说能力的占47%,日语写作能力的46%,电脑操作能力的占25%,这与对学生进行的所学课程对工作的有益度的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同时,企业的招聘广告作为日语人才市场的一个外在的需求信号,也反映了市场对日语人才需求的现状,因此笔者借助人才招聘网站,包括中国日语人才在线网、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专业网站,筛选、整理了珠三角地区日语人才的招聘广告,共计60份。通过对招聘企业的行业结构分布、招聘岗位分布和日语相关证书要求等进行分析,摸清了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情况,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首先,招聘企业的行业大致分成贸易业、培训业、汽车业和制造业(汽车业除外)等(详见图2)。从行业结构分布图可知,贸易业(35%)、服务业(教育/培训、物流等共25%)、汽车和制造业(共24%)等三大行业占市场日语人才需求的绝对主力。

  其次,招聘岗位大致可以分为商贸、管理、制造/技术和翻译等四大岗位(详见图3)。其中业务、销售、企划、会计等商贸类岗位占大部分(52%);翻译岗位的招聘条件中都附有职位描述,例如熟悉办公室文档处理,掌握商务礼仪及常识,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等要求。这说明企业对翻译等具有高度专业能力的人才需求较少,迫切需要的是“日语+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

  再次,对应聘者的日语证书要求:招聘广告中基本上都是要求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证书,很少提及实用日本语鉴定(J.TEST)证书和日语笔译或者口译证书,这说明JLPT证书在日企中的影响力比较大,认可度高。与此同时,虽然有1/3的企业要求日语能力达到国际日本语能力一级,但也有接近2/3的企业仅要求日语熟练即可,并没有证书要求。由此可知企业更加重视应聘者的综合技能,而弱化了对语言的要求。在降低日语要求的同时,企业对英语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要求应聘者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企业占66%。但是根据岗位需求,明确要求应聘者的日语口语必须流利的占招聘单位仍占70%;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日语书写能力的占50%。由此可看出,口语和书写技能是岗位的必备技能。

  三、对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从以上关于毕业生的调查及企业对日语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可知,目前市场上最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日语的复合型人才,但这类人才供不应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本科学校为820所(含民办),经过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共311所,合计为 1131 所,开设日语专业的大学占其中的41.2%,从这些数据可知日语专业毕业生供应旺盛。而为什么市场会出现日语相关的专业性强的岗位“一才难求”,而缺乏行业知识的毕业生却“难求一职”呢?其原因就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知识单一型的日语人才,而是知识面广、有专业知识且具有较好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必须对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本稿就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以下对策: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 2001 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修订版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原则的第四项明确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3]。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培养目标由“语言”和“文化”作为支撑手段,缺一不可,包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和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

  强调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否定日语这一语言的学习,相反,对日语能力,特别是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根据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现状,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的“语言”不能仅仅是日语,还必须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日语和英语,学生第一、二学年学习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英语按二外要求开设,并增加口语课;三、四年级实行专业分流,学生可自愿申请学习外语学院开设的任何高年级课程,达到同时会做日语、英语翻译,掌握经贸日语知识。另一方面作为专业外语人才为了掌握对象国的社会文化知识,很多高校在日语教学中加大了日本文化介绍的力度,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在学习外部语言的同时,并深入分析深藏于行为中的思维方式,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以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这一做法的确增强了学生的日语能力,但是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导致了学生汉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不平衡性,影响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与汉语水平的提高,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缺乏。汉语表达能力降低、沟通能力缺失,在翻译中无法将日语承载的各种信息如实、准确的转换成汉语,撰写中文文件时语言组织混乱,商务信函中的失当措辞比比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日本市场,也需要一大批具有高日语水平、熟知中日文化及两国国情、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因此课程设置时开设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中国国情知识等课程,教育学生学会用日语介绍中国文化,也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培养日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努力把学生打造为日语精通、英语熟练,同时了解中日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构建“日语+英语+中日文化”的培养模式(见图4)。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日语+X”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走向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从培养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能力走向培养学生适应任何相关工作的能力。

  [5]1因此培养学生具有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基础上的日语+X(专业知识等)能力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转换。X是什么,可以是被尊为象牙塔的日本语言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也可以是商务、酒店管理等其他应用型人才的能力[5]3。标志就是走出以学习日语为目的的圈子,走向通过日语掌握X,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并不是否认语言本身就是专业,但是面对日语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必须走出只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培养模式。

  根据日语人才市场的需求现状,商贸、管理、技术和翻译等四大岗位的人才供不应求。因此日语毕业生应拓展的X能力主要是贸易、财会、物流等商务能力、管理能力、IT-制造类技术的能力(翻译人才的培养属于培养模式Ⅰ),其培养模式见图5。

  要顺利实施此模式,并不是易事。在目前教学资源不尽平衡、课时大幅削减的情况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重新审视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日语教学的安排,把培养学生基本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阶段的主要目的,把运用日语学习掌握“X”作为高级阶段的主要目的。把一部分三年级教学的内容下移至基础阶段,使学生在2年内夯实基础,以便在高年级阶段重点向“X”拓展,在高年级阶段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日语掌握“X”。根据培养模式Ⅱ,灵活开设“商务”“财会”“管理”“汽车”“IT”等模块的课程,学生按照个人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期望自由选择模块。模块课程的内容序化应遵循职业活动-工作过程的规律,即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

  例如设计针对贸易部岗位的课程模块,首先分析其相关的岗位能力,然后根据工作过程把“国际商务日语实务、商务洽谈、商务日语文书写作、商务日语翻译”等相关课程组合成“商务日语模块”,为培养学生的商务日语核心能力服务。同时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日语专业建设必须坚决贯穿具体的教学实践项目于教学全过程。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灵活分配模块课程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充分发挥校内外的实践场所资源,为新教学模式的建立搭起“携手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同时把企业高管请进学校,给学生做各种有关企业的讲座,这作为一种新鲜力量能弥补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也能为学生对“X”能力的选择指明方向。此外,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原有教学法的基础上开发以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特点的新教学方法。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惠州学院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日语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到珠三角日语人才市场处于供需两旺状态,但相对过剩情况严重,日语毕业生很难找到与日语对口的工作。其原因除了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关以外,与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传统模式单纯注重语言,而忽视实用性、跨学科、社会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早已落后于时代潮流。根据珠三角企业对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构建具有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即“日语+英语+中日文化”的培养模式和“日语+X”的培养模式即通过日语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通过此次调研,希望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也希望为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卢贤梓. 社会需求与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研究[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23(3):78 - 81.
  [2]广东省招生办公室. 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文科 体育 艺术版)[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
  [4]罗世平. 也谈 21 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 外语界,2000,120(3):8 - 11.
  [5]修刚. 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55(4):1 - 5.
  [6]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46.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