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工作繁重、突发事件较多,护士压力大,不仅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更能导致工作应对能力的下降,直接关系到能否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近年来,国内弑医、弑护事件的频发,急诊科护患关系紧张,急诊护士群体的压力随之增高,如果高水平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护理质量整体下降。所以,研究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的有效率和成功率都极为重要,如何保护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然而,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是心理卫生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国内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少见报道。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研究是横断面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讨提出相应措施解决其心理问题。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中医院、解放军第89医院4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25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试,由2名心理科医生进行量表评定,均经正规培训。共发放评定量表125份,收回有效量表120份,回收率96.1%。
男1名,女119名;年龄:20~30岁58名,31~40岁42名,41岁以上20名;学历:大专及以下97名,本科22名,研究生1名;工作年限:<5年64名,5~10年28名,>10年28名;职称:护士62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以上23名;婚否:已婚68名,未婚52名。
1.2方法由两名心理科医生分别对120名护理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测定,所有评定均选定在早上交班时间(8:00~9:00)进行,评定前向护理人员说明此研究的目的和本量表是反映近2周的心理状况,评测前请受试者认真仔细地阅读SCL-90自评表格的注意事项。所有量表评定均在20min内完成,填写时不要受妨碍受试者,使受试者独立的、能反应主观真实感觉的完成评定。SCL-90的90个评定项目中包含有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甚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分为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采用五级评分制,包括没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分别评为1~5分,凡任一因子得分≥2分均视为阳性。任一因子分≥3分者,表明心理失衡处于中等以上程度,统计指标有量表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总均分等。测得的结果以全国常模作对照分析。
1.3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有关抑郁、焦虑和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标准、病程标准、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对4大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价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运用两样本t检验;各组群比较运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诊科护理人员SCL-90得分和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
2.2不同年龄、学历、婚否急诊科护理人员焦虑、强迫因子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护士作为一个既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耗费大量体力的特殊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员的重视,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压力相关性心理健康问题远高于一般人群。在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其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所需的职业技能等均有不同,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有差异。而急诊科护士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职业技能要求高,其经受的心理压力较普通病房护士更大,国内外众多研究采用护士工作问卷对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的分值明显高于参考值,且以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最为突出,提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本研究显示,120名急诊科护士在SCL-90问卷调查中各因子分值较一般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阳性症状发生率为56.6%,较一般护理人员明显升高,其中以强迫、焦虑和躯体化为最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McFarlaneD等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环境恶劣和工作负荷量过重,而GholamzadehS等研究显示,缺乏设备、工作压力大、缺乏护理管理人员的支持,面临健康和安全的伤害,应对患者及家属的愤怒,批评和攻击行为和面对应激源时医生不在场是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大的最主要原因,而目前国内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大可能原因为:①急诊科护士承担着面对复杂的应激源:包括任何时间内接待不可预见的患者,不可预见的患者病情的变化,面对患者猝死和袭击辱骂护士事件的处理,而且急诊科护士需面对不同专业的患者,其业务素质要求高,急诊科患者病种多样,患者周转快,病情复杂、危重、多变,其劳动强度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常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急诊科是一个开放的工作环境,需直面社会各阶层人员,常面临酗酒闹事、中毒、凶杀、自杀、猝死,三无人员甚至吸毒人员等聚集闹事,而医院保卫科配备警力少,临床男医生又常不在现场,当护士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常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急诊科患者多为危重症和猝死、濒死患者,患者病死率较高,急诊科护士常会目睹患者生命的终结和患者家属的各种情绪反应,对其心理健康有巨大负性影响。所以研究如何降低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障碍显得格外重要。
GholamzadehS等的团队研究显示,随着应对技能的提高、积极的再评价,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也会明显提高,而另一研究表明,在ICU护士中,性格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可极大减少工作带来的压力。而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结婚和资质的提高,其焦虑和敌对因子分值逐渐降低,而学历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因子的分值,考虑随着年龄的增加,技术水平提高,职称的升高,对业务更加熟练,所以心态更加平和,个人在面对应激,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经济和文化背景都有密切关系。而学历高者多为年轻护士,年轻护士为合同制职工,无正式编制,职业优越感不高,临床经验少,收入少,对自己事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不能安心工作,所以心理障碍会更加明显,而结婚后家庭稳定,相对收入增加,工作阅历的增加,也能增加处理应激的能力,从客观上缓解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而且应当采取多种办法。除了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还应提高自我业务素质、增加急诊护理人员人力,降低相对劳动强度、增加急诊护理人员收入来降低其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