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充实思想、交流智慧、激发灵感、提升生命。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学会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小学生自主爱上阅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句话就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那么教师在这一对话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就是旁白加助理,把更多的交流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对话中学会理解、学会感悟、学会阅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只是其中的一项,但是绝对是不能忽视的一项。阅读教学的任务无非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就我个人近年来的语文教学来说,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上有以下这些方面存在了明显的不足,因而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积极性。
不能正确处理“活”与“实”的关系。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的潜心阅读,忽视了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任务完成的不到位。
不能正确处理学习语言与体验情感之间的关系,缺乏入情入境,动心动情的阅读,缺乏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情感、态度目标落实不够。
不能正确处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动嘴不动手,语文能力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学习习惯的培养相对薄弱。
不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完成教案而教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人地位没有得到实质上的体现。
不能正确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师生阅读的创设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影响了阅读质量。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课外阅读质量的提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面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深思,我们期盼,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找到一整套新的富有实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来弥补以上不足,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极大地辅助作用,这里强调的是辅助。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是不错的,教师只是在告诉你该用一个怎样的方法去学习,让学生自主地投入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由教师主导课堂学习,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弄得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没学到实在的知识。在这里我就阅读的学习方法给出几点初步的建议:
自主阅读,搜集信息。这里所谓的自主不是说阅读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握,而是说在教师的推荐指导下,去有意识的阅读一些属于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书籍,从中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仔细阅读,大量搜集在自己所喜爱的这方面的书籍,随时掌握新的阅读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课内外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材料,补充课文,这样对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我认为那只是引导学生的一篇范文,不能局限于课内,要课内外相结合,单单课内那些阅读量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也达不到提高阅读速度的要求。
第二条中提到阅读速度,那在这里,我建议应该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在识字、连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解的时候,思维的进程往往是极其简略的,甚至使人觉察不到这里还有一个活动的过程。所以,思维的速度比语言的速度要快得多。这样更锻炼学生的阅读水平。
合作探究,试谈阅读的心得与体会。这一点我认为至关重要,班级开展小型的阅读活动,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分门别类的将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整合,分小组谈体会心得。这样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交流互动中对阅读有更深的了解。
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学生,由于家中藏书多或者父母重视孩子的阅读量,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接触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父母充当第一位阅读老师。曾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种培养学生阅读的模式,就是叫家庭学校协作的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家长参与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随着现代文化信息媒体的日新月异,人们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十分广泛,但阅读仍然是一个活的文化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不会阅读,学习就无从谈起,不会阅读,几乎等于不会学习。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的深浅,首先取决于阅读素质的优劣。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发现学习的乐趣,发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乐连珠,郝佳杰.乐连珠小学快速阅读教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9).
[2]薛炳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8).
[3] 刘奔.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
[4] 王晓平. 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