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词是一丛极富姿采 ,常开不败的鲜花。学习中华古诗词,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绚丽多彩,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是勿庸置疑的。本文是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古诗词教学论文的分享,供大家参考阅读。
古诗词教学论文第一篇: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古诗词教学探讨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新疆高校教育肩负着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使命。古诗词教学,是面向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仅包含语言教学还包括文化教学,但是在诸多原因的合力作用下,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整理分析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古诗词学习、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古诗词教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词;少数民族学生;
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古诗词,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作为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新疆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我国历史文化智慧的结晶,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提到: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这为新时代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学习并理解悟透然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深邃思想、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
但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课时量、师资、学生自身文化修养、教学目的等综合性的原因,面向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这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成为其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体系中的短板。
一.学习现状
为更深入了解以我校为代表的面向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古诗词教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整理工作打下基础,笔者对我校大一少数民族184名学生发放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5份。
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经一年预科达到MHK三级乙等后进入专业学院开始学习。预科生在预科阶段,初级班开设语文Ⅰ、中级班开设语文Ⅱ。大一少数民族学生达到三级甲等者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课学习,三级乙等者需进行一学年语文Ⅲ学习。语文Ⅰ、Ⅱ、Ⅲ课程针对面向的群体不同,采取课程结构基本一致,课程内容、难度螺旋上升的模式。课程主要以一些当代作品为主,题材设计教育、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对原文原着进行阅读、品鉴分析,通过课堂内外的讲解练习,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的全方位综合性训练。每单元设置古诗词鉴赏内容,一般为传世经典诗词。
(一)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此次调查中,学生对于古诗词达到喜欢的占比37%,一般的占40%。这说明学生自身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动力不足。影响学生学习古诗词热情的因素在此次调查中主要反应为以下几点:含义深奥占比70%、内容枯燥占比43%、与自身学习的专业无关占比45%。
(二)学习基础。
在此次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小学开始接触古诗词占比45%,高中才开始接触古诗词的占比48%。学生接触古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媒介主要以教材和古诗词读本为主,占比70%。接触一篇全新的古诗,依靠自身基础可大致猜出内容的占45%,而34%的学生则需要老师的提点才能明白大致含义。这说明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积累过程中起步晚、相关接触面较窄,造成自身积淀薄弱。
(三)学习状态。
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愿意偶尔背诵并积累的占45%,很少主动背诵积累的占34%。学生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引用古诗词很少的占到60%,这都说明了学生过去及目前对于古诗词的学习重视程度并不高,积极性也比较低。
(四)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期望。
学生对于想要学习的传统文化类型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和自己专业联系紧密的占比25%,融入新时代流行元素的占比27%,和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的占比31%。通过调查问卷,不难发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一部分学生以前学习古诗词以应试为目的,因此考试要考的就学,考试不涉及的就不看。来到大学后,这样的思想任是主流。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学生认为所占课时量少、考试占比更少,而且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呈现一种不重视的态度,“实用性”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则。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较弱。其次,根据前期谈话及调查问卷显示,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才接触到古诗词。学习古诗词,要对我国古代的历史制度、社会境况以及各个时代的发展变迁等等[2]要有一定的了解,总之学生的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达不到学习古诗词所需要的储备量,而且这部分学生本身就有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会出现“得知山有虎,退避其出行”的畏难心理。最后,学生想要学习符合“和自己专业联系紧密、融入新时代流行元素、和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等条件的传统文化内容。教材中出现的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容,是我国古代文人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古诗词是一部百科全书:历史、文化、科技等内容一应俱全。本该成为吸引学生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的法宝。但是,因课时、教学条件、师资等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教材中古诗词的部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
二.教学现状
(一)语文课变语言课。
面向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的综合训练。每单元设置的古诗词鉴赏内容,一般为传世经典诗词,是想让学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课中古诗词的教学有双重责任,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点,另一方面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一个方面只是手段,后者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决不可偏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语文教学为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采用恰当的途径与策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他们能够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3]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仍然只注重语言教学,强调学生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能力,却轻视了文化教学。
(二)学生为中心变满堂灌。
我们应倡导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探知未知的知识世界,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但目前,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仍然将课上成了一言堂,使得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没有自主探寻、搜集、整理并反馈的过程。
(三)一支粉笔走天下。
现在的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多媒体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喜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古诗词本来就存在畏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若还仅靠一只粉笔,将很难吸引学生全部的注意力。
三.对策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古诗词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的观念,采用多种手段、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生受到古诗词的感染和陶冶,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4]
(一)身临其境。
我国古典美学之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我国很多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意境如:诗词、绘画、书法、建筑等。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加强,语文教育中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古诗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方面的转变。[5]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方式,引导学生体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把握诗词的核心内涵,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二)和诗以歌。
近期有很多现象级的文化类节目热播,《经典咏流传》就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代表。该节目将经典诗词和流行音乐融合,向国人传播经典文化,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经验,在面向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和诗以歌”的方式。歌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很多优秀的歌曲其歌词都源于我国经典传世诗词。“和诗以歌”不但适合时代的特征,也符合学生的个性需要。缓和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畏难心理,增强古诗词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诗词的一个基本特色就是它的格律,即韵律美。正是有了韵律美的特点,使得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有利于记忆背诵。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有一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熟悉诗词内容,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了字词意思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品味鉴赏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王石川文化润疆,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N]光明日报,2020-09-28
[2]林碧珊面向泰国中学生的汉语古诗词教学[D]福建:华侨大学, 2020
[3]魏烈云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的古诗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革新,2020(8):33
[4]钟杏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职教育研究,2020(2):27-29
[5]张耘古诗词意境化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20
古诗词教学论文第二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鉴赏
摘要: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结合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笔者看来审美过程就是人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也是一个由浅层的感性感知到深层的理性飞越的过程。本文试以李清照的《一剪梅》为例,以认识论为据,分析审美的三个层次,旨在为学生清理审美层次,逐步感受诗歌之美。
关键词:审美情趣;认识论,自由;
西方古哲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因此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情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诸多的语文教育资源中,古诗词是最好的,因为诗词本身就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艺术就是美的创造。所以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是再合适不过的。
在现实教学中,对古诗词的鉴赏,老师会通过朗诵以情感带领学生进行赏析,让学生领悟诗词文字的含义,了解其中心大意,明了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意象的内涵等相关知识。这种教学在审美的简单层次上是对的,学生懂得了诗词说了什么,也感受到了诗词的美了,那学生的鉴赏力就提高了。但其实,对于一些领悟力较差的学生而言,问他们美在哪里,为什么美,他们可能就说不出来,或者解释的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分析的眼光,视角是有的,解释的也很清楚,老师的情感带动也不谓不强烈,可学生的领悟多是处在表面层次,学后就忘,即使没忘,也只是表面上的背记,根本谈不上审美情趣的激发与提高。究其原因,是在诗词的审美上缺乏一种清晰的普遍的无关领悟力的认识论指导。这种能力应该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学生发现自我的认识结构,认识过程,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逻辑顺序。同时在审美的探析路上,发现真正的,诗词背后的契合自身的理念。因此,文章尝试从人的认识论相关知识方面以《一剪梅》为例,对其审美过程进行分析,深入与展开。
一.审美的感性开端
对于一切认识而言,人的认识最先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审美是人认识中的一种,其过程也是如此。如果说人感性认识中的对象是感官中直接呈现的知觉印象的话,那么在审美认识中其对象就是艺术作品本身,在古诗词鉴赏中表现为诗人所写的文字,这是最直接的直观。这种直观所对应的是两种视角,一种是诗人视角,另一种审美者视角我们作为审美者通过解读诗人的直观来获取属于我们关于这首诗的直观,审美视角的直观与诗人视角的直观是不尽相同的,在更多情况下,前者包含后者。直观又分为两种,一种隐性直观,一种显性直观。
以李清照的《一剪梅》为例,我们分析诗词的第一步就是带领学生了解诗词中所有的感性材料。首先我们来看隐性直观,它包括诗人的生活,精神状况,社会和时代背景等,之所以说它们是隐性的,是因为这些材料可能在艺术作品中并没有直接呈现给我们,但它们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诗词本身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真正的艺术都是跟现实世界有关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穿越回北宋,此时的北宋虽然外在繁华,但权利层内部党争不断,李清照虽生于富裕的官家但经历了家庭巨变,看尽了世间冷暖,而立之年与丈夫身居青州。随着政治风波的平息,丈夫再次出仕,诗人可却因为现实原因无法跟随丈夫一起生活,从而有情人分隔两地,相思痛苦。
接着就是显性的感性材料的分析,这一部分的获取途径我们跟诗人是一致的,那就是诗人在词中所体现的她所看到的直观材料。当我们还没有运用我们的知性功能的时候,我们对诗词的知觉就最先开始于这种诗词中的直观。“红藕”是视觉,“香残”是嗅觉,“玉簟秋”是触觉,还有兰舟,云,雁,月,西楼,花,水,诗人的视角看到这些感性材料,是大自然里的景色,物体,感官中具体现象,诗词表达的直观概念是有限的,“因为诗是精粹的语言”[1],当然精粹的语言表达的意味是无限的。同时我们还通过诗人描写的情节与动作,直接直观到诗词显现的场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轻提着衣裳,一个人上了小船,她抬头仰望天空,到了晚上,她在小楼里,月光洒满大地。这个场景在这个阶段还是属于感性认识的,因为没有情感的加入。
此外,此首词的音律,也是属于这种显性感性材料的范围,它们属于感官中的听觉。对词牌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在平仄的抑扬顿挫,韵音回绕中,感受词与曲的高度统一。
通过诗词中的显性感性材料和隐性感性材料的分析,我们提炼出我们对诗词的感性认识,接着我们要走向审美的第二步。
二.审美的知性提升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知性认识,是人认识深化的必然过程。面对杂多的感性材料,人运用自己的知性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统摄,形成判断。在审美活动中,美当然也不是具体事物,诗人所面对的杂多感性材料,如果没有知性范畴的统摄就没有办法创造出美的境界。在古诗词的艺术创造中,情感范畴是统摄一切的直观的审美活动的网结。情感是诗人的情感,是诗词创造的起点,也是归宿。因此在审美的知性层次一开始,情感就是从头至尾登场的主角。
情感的登场使感性活动中的物象被主体激发出一种特殊的心灵体验,使物成为情与景相交融的意象。意象是中国诗词艺术中最鲜明的特色,其出现跟中国古人,物我合一的哲学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一剪梅》中藕,玉簟,舟,云,月,楼,花,水,诗人选择的象通过离愁情感的浸润,成为构建整首词的骨架。诗人的情感与具体的生活行为结合,就形成了诗词作品的情境和冲突。“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离愁的情感,让一个极富有美感的乘舟变成了孤独的写照,“月满西楼”,没有了离愁,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花自飘零水自流”,有了离愁,才显露出了诗人的哀伤。最后,意象与情境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主题为离愁的意境,“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2]
在知性认识这个环节,除了把握诗人的情感范畴之外,还要注意把握诗人的想象力。在杂多感性材料面前,诗人的艺术把握是通过想象力的筛选,使主体的情意与感知相一的物象融合在一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在词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鸿雁传信,“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移情与想象力的结合,想象出丈夫跟自己同样的哀愁,想象相思是一种流动,在眉头,心头萦绕不散。诗人的想象力跟知性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一种宁静的状态,一个完整,清晰的精神体现。
精神的发展不断向外部扩张,寻求一种将主观情感客观普遍化的力量,这是艺术创造的独特魅力,也是知性认识所要达到的目的。诗人因某种根植于现实的情感出发,运用知性范畴捕捉到感性现象,从而寄托自己的情感需要。一切的现实生活的,精神上的痛苦束缚都在这种知性提升中消除,诗人因此获得一种释放的愉快感,这种愉快感是一种普遍的愉快感,它追寻客观化,也就是说,它追求传达给别人,一切人,因着它的悲伤而悲伤,因着它的快乐而快乐。此刻,原本属于诗人主观的离愁与相思,仿佛成为了一种客观的东西,在诗人完成词作的那一刻,脱离了诗人的主体,成为一种独立的个体。
而审美者之所以能进入诗人营造的艺术境界[3],是因为无论古今之人心中都有一种需要,我们都有共同的认知结构,共同的知性范畴,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向前,人性中共同的情愫,却是亘古永恒。
三.审美的理性飞跃
如果说上面的两次认识层次都是要我们进入到诗人的审美认识之中,那这个最后一个层次,则要求我们跳出诗人所营造的艺术境界[4]。这一跃,来自于知性自身的痛苦涅盘。
知性是要形成一个对象,知性将情感凝聚在一个对象上,但诗人的想象力不断地突破知性的这种限制,知性无法把握它。诗人的离愁挥之不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的痛苦,已经是泛滥的江河,一发不可收拾。这时,在审美活动中知性就无能为力。它召唤一种更高,更深的认识能力,那就是理性。理性能力是一种把握无限的能力,它提出理念,理念是一种无限的概念。知性范畴是有限的,它是集中形成一个对象,理念则把所有对象都引向一种无限。通过一种痛苦的激发,调动人的理性能力去与想象力协调。于是产生了更高一层次的一种快感,这就是崇高。
这种崇高包含着诗人绵绵不绝的相思痛苦,引导诗人与道德有一种沟通[5]。在通往寻求解脱的路上,诗人通过自由的审美活动踏上道德的领土,也唯有信仰与利用自由之力,才能调动起理性力量去超越这种知性不能克服所带来的痛苦。在这个层次上,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相思的崇高之美,才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一种无限的暗示,根植于人性柔软的最深处,超越时空。
四.审美情趣的自由之路
如果说诗词艺术作品的审美是境界说,那么最基本的就是分此三种境界:感性境界,知性境界,理性境界。通往此三种境界,依靠的是构建学生的认识结构,以清晰的认识论为基础,以情感为桥,以自由为翼,方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育,在人生之路上,且歌且行!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M].江苏:译林出版社, 201 5
[2]蒋孔阳、朱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何艳勤浅议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15-16
[4]滕敏浅谈古诗词鉴赏的第一步 :读懂诗[J]语文天地2018(31):39-40
[5]裔胜东.古典诗词鉴赏中的“八看"[J].中国民族教育.2017(0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