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个性化发展,为其终身幸福奠基。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 但没有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何为幸福?幸福的内涵极为丰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教给学生可供一生受用的技能,授之以“渔”就是幸福。语文作为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首先要担此重任。为此,莱州一中积极推进学生深度阅读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界定
阅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所谓“深度阅读”,本是复旦大学 GDM 实验室首次提出的,是基于知识图谱,集成知识源,向读者提供的一种具备全面、关联、智能三个特点的全新阅读模式。 这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知识图谱的构建,是学生在深度阅读之后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加涅将其称为“图式理论”.
我们所提出的深度阅读,是相对于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浅阅读而言。 旨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知识覆盖面, 让学生能整合多方面知识信息,扩展知识的纵深;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联,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实现学生思维的全面、关联、智能的特点,构建学生平面化、立体式的阅读思维空间。
二、深度阅读的提出
其一是由高中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肩负着向高校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但当前高中教育的功利性,往往将学生禁锢在高考之中,导致学生视野狭窄,认识肤浅,生活体验不够以及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等。 所有这些,与促进人的终身幸福发展的学生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其二是由高中生的特点决定的。高中生正处在个性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但该阶段学生价值判断能力还欠缺,社会多元思想的并存,冲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选择;心理发展的不健全性所导致的思维偏激与动荡,心理断乳期所特有的自主意识,心理发展呈现出来的闭锁性等,都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 若不能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引领和帮助,极易造成学生发展的迷茫。
其三是由高中语文的性质决定的。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明确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标准》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三、阅读现状的分析
我国国民阅读令人担忧。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国民的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提升。 但这个消息仍忧大于喜。 忧虑之一: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 本,相比 2011 年的 1.42 本增幅达 65.5%,这意味着网页浏览式的浅阅读人数在增加。 忧虑之二:尽管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达到了 4.39 本, 较 2011 年实现了小幅增长,但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20本、日本的 40 本和犹太人的 64 本。
高中生的阅读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读书面窄,借鉴不多,思路不广;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思维不灵;认识肤浅,见解不多,人云亦云等。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中生活的快节奏,大大降低了学生接触所学课程以外的书籍的时间, 学生难以爱上阅读,阅读也难以深入;二是高考的压力,将学生的视野很大程度上束缚在教辅资料的阅读上, 对于其他读物,包括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期刊、中外经典名着名篇等,不得不从学生的生活中“删除”,更谈不上关于文化、修养、哲学思考等方面书籍的阅读了。
但从近年自主招生面试看,对人文素养的考查越来越突出。 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已做出了修复文科的决定。 而今,正处在高考改革深水区,全国各地的改革正在酝酿之中。 例如北京高考语文上调 30 分的改革动向以及“微写作”的出现,都在传递一个信号:要在考查学生思想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的考查。 所以,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还是基于人的终身发展需要,高中教育都应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工作之重抓实抓好,而深度阅读实践与指导正是解决学生不愿读书、 不会读书、读不懂书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深度阅读的实践探索
老师们历来重视阅读教学,但要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深度阅读的佳境,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整体规划,有序推进。
(一)建立“生态”课堂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逐步走向开放、灵活、多样,这是语文教改的一大成果。但“穿着新鞋走老路”、“拿着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有“温度”没“深度”之类的课堂仍很常见,这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深度阅读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们提出打造“生态”课堂的理念,旨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一种和谐生态课堂环境,将文本知识、学法指导、教学评价作为三个重要的生态因素, 使其相互联系、相互平衡、相互制约,让学生在快乐、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自我发展。
1.调整教材
吕达先生曾形象地把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知识、儿童和社会,喻为“一尊鼎的三只脚”,“只有‘三足’都兼顾了,才能做到‘鼎立'.”根据这一论点,我们首先考虑社会对课程的制约问题。 我们认为,莱州一中属县市区高中,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与城市学校相比还不够丰富,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受限;要使学生所学与其水平相当, 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删减增补处理,实现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我们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依据文体构建新的教学单元,使文本内容既具范例性,又符合知识生成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有重新调整教材,为学生穿上“合脚”的鞋子,才能使学生走得更远更快:这是引领学生深度阅读的一个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