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04 共3250字
论文摘要

  某些地方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教师满堂讲为主。尽管增加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教师一味讲解仍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因而语文课成了教师的表演课,学生的休闲课,教师辛勤劳动,收效却往往不佳。学生的读写能力严重缺失,一说到写些什么东西便愁眉苦脸,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这样的语文课缺少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原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课标》对语文教育的阐述中可以看出: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让学生把知识、思想烂熟于心,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它运用于现在或将来社会生活中,这正是教改中提倡“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的真正含义。语文教学不仅具有文化知识传递功能,更应具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影响功能。但无论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还是学生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正是对实践的作用的客观评价。
  因此,语文实践是语文教学的精髓 , 我们的教学目标要牢牢锁定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上。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技能的必由之路,它培养合作精神,发现创造才能,提高综合素质,有助于真正有效地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从长远看,对学生今后工作学习都有莫大好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充分利用课堂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材是专家学者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专业性和指导性都强。而课堂则是教学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教材,使用讲授、讨论、质疑、改写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教学,重在针对材料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既落实基础知识,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灵活。
  如:教授《雨霖林》时,引导学生将词改写成为剧本脚本的形式,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编导瘾;教授《故都的秋》时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写作方式将课文中的意象连缀成为诗句,于是“老屋浓茶断茎,枯槐落蕊蝉声,故都秋临,闲人桥头话凉。”的动人诗句就在课堂上孕育而生了。在大家林庚先生理论的引导之下,学生辨析古诗词意象的能力得到了实践。
  选修教材的学习更是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如:学习《汉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词的产生”一节时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找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新词,学生热情高涨找到了许多新词,如衣:哈韩、板鞋、迷你、面包靴、彩棉、莱卡等;食:麦当劳、批萨、烧烤、垃圾食品、有机蔬菜、无公害猪肉等;住:廉租房、复式别墅、住房公积金、贷款、二手房、房奴等;行:BRT、链接线、轻轨、拼车、自驾游、驴友等。之后再让学生从找到的这些新词中寻找新词产生的原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新教材每册都有活动单元和表达交流的安排,这些安排在扣紧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相结合,尽量让语文走进实践。在教学中落实这些活动,学生就能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和能力。
  “影视文化”和“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些章节,教师则将其扩展成为校本课程。如影视文化鉴赏课程着重学生能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了解中外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能力的同时,使其受到有益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
  主要内容:影视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外影视发展史);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影视艺术的主要流派;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影视评论的写作等。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的课程则指导学生对《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等经典着作进行了重读、精读。
  结合“演讲”单元,可以观看全国大专辩论赛的经典赛况,了解辩论赛的赛程和规则,组织辩论会和全班分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各写一篇议论文,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等。
  “体验情感”单元可以搞主题班会的形式,如“献给母亲的爱”或“我让父母感动”等,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或小组交流讨论他们对“友情”的感受和看法。
  结合“表达与交流”单元中的“写景要抓住特征”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主深入自己感兴趣的家乡山水人文进行实地的感受和调查,通过摄影,拍影片,采访和搜录当地山水传说、石刻碑文和人文历史资料等多种途径感悟家乡的独特魅力,并写成文章。许多有真实内容的好文随之诞生,如《茶岛——厦门》、《闲适从容话厦门》等。学生还拓展整理了一系列展现城市特征的文章,如《读城记》、《多情、重情》、《深圳骨子里透着北方的坚硬》、《哦,钝感的济南》、《玉门关以东,苍茫是兰州》等,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二、形成大语文观念,善用“语文化”的生活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形成大语文观念,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的课文与基本知识,应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将语文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应引导学生善用“语文化”的生活情境。家庭生活中如QQ 空间、博客、留言条、亲情书信、生活日记等。如陈昕同学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办了自己的博客“昕 @ 厨房”,许多同学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开了自己的博客。
  学校生活中如办墙报,出班刊、校刊,举行读书比赛、演讲、朗诵会等。如我校 50 周年校庆,就结合学校校庆活动举办校友风采感言,让学生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我校杰出校友写感言,推荐发表在校园网上。
  社会活动中如关注身边社会热点、参观访问、游历探险、街谈巷议等。如结合我市的风筝艺术节和马拉松竞赛让学生为活动写口号、标语等。为新开张的小店取个好店名等。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获胜时借机就引导学生将他的竞选演说词与学过的《我有一个梦想》相比较,体验成功的演讲的巨大魅力。
  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从而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从而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高语文素养。

  三、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仅仅局限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闭门造车,无疑是学不好的。而学生拥有的报刊书籍资料不多,他们的生活范围又狭窄,从其他渠道收集资料有限,即使手头有一些好的资料也难以保存和与人共享。另一方面,依靠常规教学手段,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成果交流范围比较小。
  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打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通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通道,从而构建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环境,使语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校的语文教师在教研组的带动下利用集体的智慧创建了厦门华侨中学语文社区——赏语析文网。设置网上练兵(小作文训练、好文我推荐、悦读 · 品读、时文与美文、大师与经典、趣味语文、视听语文)写作·探究(写作沙龙、解疑探究)备战高考 ( 考试要闻、专题复习、[ 文言文]、[诗词鉴赏]、[语言文字]、试卷集锦)课程同步(课改·讯息、试卷 · 练习、教案 · 课件、素材 · 资料、学法 · 教法、学习过程监控)同学之间(谈天说地、班级园地、我来晒"宝")课题研究(管理与通知、行动方案、研究动态、研究成果、支持资源)临时集市(奥运日评、寒假读写笔记)等版块。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好文的推荐和赏析,已经成为每周同学的常规活动,网上的辩论赛更是打破班级界限,进行得轰轰烈烈。学生阅读写作的热情被空前的调动起来,而网络又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巨大空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来设计和安排内容多样,层次性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思考,在社会生活中自如地运用语文知识,这不正是教改中提倡“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的终极目的吗?所以目标锁定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真正鲜活起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