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七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体会(2)

来源:语文知识 作者:陈涵
发布于:2017-03-21 共3886字
  其五,初一开始阅读浅易文言文;
  
  其六,课外阅读总量大大增加了,从不少于 100 万字增至不少于 260 万字。
  
  总之,课标要求提高了许多。
  
  所以,小学阅读教学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六年级下册,文本阅读的解读路径除了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
  
  一言以蔽之,教材编得好不好是其中一方面,关键是教学方法要对路,让学生学得有效,能运用所学。
  
  事实上,且不说阅读教学中是否注意遵循科学的教学路径,单从考试现状上看,小学教师教的初中不考,初中教的大部分内容重点和小学不一样,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严重脱节,那么学生一上初一,出现语文成绩跳水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的思考
  
  考试的指挥棒应指向何方?阅读教学应遵循怎样的科学路径?“学与用”该如何有效接合?该如何有效实现小、初语文无缝衔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长期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管见。
  
  (一)小学考试评价的“指挥棒”要考虑过渡性
  
  前文提到小学与初中阅读能力测试目标不一致,要求不一样。因此我认为,首先要注意的是考试评价。
  
  小学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了知识的过渡,保持了一定的连贯性,但是相关的考试评价体系与初一语文考试评价无法完美接轨。
  
  所以,相关的测试应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六年级下册的单元检测试卷以及小学毕业质量检测试卷要准确定位,逐步过渡,避免出现“千辛万苦教”,到头来却出现“不知为谁辛苦、为谁累”的局面。
  
  (二)学科教学的“试金棒”要考虑深入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能力目标以识记为主,教材内容方面相比初中来说要简单。课文以故事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记叙文为主,语法知识点少,重在对拼音的识记,字、词、句的书写、理解和运用,重在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汉语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
  
  小学语文注重的是趣味性和机械的记忆背诵,考试重在识记,在知识积累上下功夫很多,在对问题迁移、主动学习上缺乏有力的训练。初中教师和学生有考试升学的压力,阅读作为考试“重头戏”,其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和提高理解能力上,更侧重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培养。
  
  因此,小、初衔接要注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既尊重学生年龄特征,又要从六年级开始逐步脱离“小学化”.平时要及时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小学高年级教师要以“直观形象”教学法为主,也要注意适当以“点拨启发”“探究学习”“合作讨论”为辅,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小学与初中的课程难易程度不同、课程广度不同的认知。要提倡学生的相互交流,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向初中靠拢,以免学生进入初后中“心理上难以承受、知识上难以掌握、生活上难以适应”.
  
  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要力求逐步实现六年级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自主阅读,区分精读和略读;以课内阅读为主,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阅读量;讲究个性化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为一旦进入初中,科目一下增加,直接表现为“多、新、深、广”,小学奶妈式的教育方式肯定行不通。因此,六年级学生要学习做规划,上课认真听讲,课堂笔记要记重点以及上课不懂的,课后要系统地整理,了解、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都要有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初衔接的“接力棒”要考虑差异性
  
  笔者认为,为了保质保量上好初一,还应特别注意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小学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过渡。
  
  小学教师应该前瞻性地看到孩子升入初中后语文学习上可能出现无法适应、成绩下滑的问题,可以从六年级开始就注意引导,为进入初一学习做准备。比如可以在小学最后一个暑假,组织六年级学生与初一学生的“见面会”,让初一同学带上初一课本、初一语文试卷和六年级学生见面,让小学生提前了解初中语文教材、语文质量检测的重点,哪里不足提前补。从入学的第一次考试就给孩子树立自信,增强他们上初一后学习语文的信心。
  
  由于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方式、内容有很大不同,六年级语文老师可以请初中教师到小学来上节“示范课”.小学高年级的师生共同讨论这一节课和小学授课不同在何处,小学老师再在学生毕业之前的语文课堂上操练几回,就一定能在具体实践中找到差异,掌握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初中的学习。
  
  总之,小学教师应注意顺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关注他们点点滴滴的变化,及时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当好他们学好中学语文的引路人。
  
  学校之间还应加强教师的校际交流,为小学和初中教师的沟通创造宽松的环境。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师应清楚小学与初一学段教学重点的差异,注重与初一语文教师的交流、沟通,了解初一语文教材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跟进和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崔晨。人教版习作小学语文教材分析[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原文出处:陈涵. 稳扎稳打夯小学地基 保质保量盖初中楼房——初一语文教师眼中的小学语文教学[J]. 语文知识,2017,(02):50-5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