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卤又叫苦卤、卤碱,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等,味苦,有毒。蒸发冷却后析出氯化镁结晶,称为卤块。自贡作为千年盐都,盐卤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盐卤资源为人民健康服务值得探讨却鲜有报道。笔者以《中华医典》为基础,围绕盐卤进行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总结文献资料,盐卤在中医学中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多种中医外科疾病: 如疔疮,头面热毒疮,秃疮,腋臭,疽毒坚顽深固,结核痰滞,肾囊风,小儿痄腮,痔疮,刀疮损伤出血,风痹痛,脚气,鹅掌风,脚背肿块疼痛,脚背恶疮肿毒,霍乱转筋,古代女子缠足,伤寒呕血吐血,由湿热导致的皮肤不适诸症。用法上或直接调敷患处,或以盐卤淋洗浸泡。
盐卤浴是利用天然卤水,经科学处理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淡水,用于洗浴的一种保健疗养方式。盐卤浴可调节人体神经系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改善睡眠,养颜美容,缓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现代科学对盐卤浴的研究较少,其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发挥相应的作用: 根据皮肤生理学,温度与湿度增加时可促进皮肤的吸收,盐卤浴可借助温度、机械刺激发挥治疗作用。温热效应能够提高组织的温度,舒张毛细血管,同时有降低血压和血液黏滞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通过局部或全身的浸泡,可反馈性地使得正电位、肌电位、神经生物电位发生有益的改变。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后,调节局部免疫状态,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和减少生物活性物质( 如组织胺、五羟色胺、前列腺索、激汰、缓激肽、慢反应物质等) 的释放。
元代齐德之在《外科精义》说: “汤水有荡涤之功……此为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医宗金鉴》认为其机理在于“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则说: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而不穷。”药物学家李时珍认定: “盐卤水,味苦、咸、无毒……可使肌肤柔韧,去湿热、消痰、去积块。”
热力作用于人体,有助于推动血行。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可起到舒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盐卤浴用于养生保健,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养疗结合,缩短疗程: 盐卤的有效成分被毛孔吸收进入体内或通过体表穴位,使其有效成分沿经络分散周身进入体内,从而起到疏通气血的效果。盐卤浴作为一种保健治疗方法,可用于养生保健,人在患病之际,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缩短疗程,加速康复进程。②内外治结合,效果显着: 很多疾患单靠一种方法难以速效、全效。盐卤浴作为一种外治法,由外达内,外治和内治效果兼而有之。若配合药物内治法,可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尤其对于很多皮肤病和肢体损伤,功效更为显着。③男女老少皆宜,应用范围广泛: 该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病,男女老少皆可用之。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外科等方面的疾病,疗效比较可靠。④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 “治在外无禁制,无窒碍,无牵制,无沾滞。世有博道之医,当于此见其才。”作为一种外治法,对胃肠道没有任何刺激,一般无禁忌症,一般无不良反应,且方法简单可行,安全可靠,浴后全身放松舒服。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可以健身。⑤原料来源方便,价格比较便宜。盐卤作为制盐过程中的附加产物,来源充足,且价格比较便宜,作为老百姓日常保健使用,着实适宜。
现代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水疗是医药最根本的支柱之一,古希腊医生经常用水疗法来治疗患者的各种疾病,中国古代典籍对沐浴的功能也多有记载。李时珍认为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盐之于中医养生,简便效廉。盐卤浴,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得到了历史和现实的证明和认可。如何使之功效更大化,盐卤浴是否可以和中医药进一步紧密结合,如何结合,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嘉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中华医典[M]. 长沙: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6: 45.
[2]王芳. 盐与沐浴[J]. 盐业史研究,2003,13( 4) : 45 -46.
[3]朱德生. 皮肤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1.
[4]庞嶷,毛炜. 药浴治疗肾脏疾病的发展概况[J]. 中医外治杂志,2000,9( 1) : 32.
[5]樊树英. 中药浴剂开发的前景[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 2) : 20.
[6]吕富岩,王玉玲. 药浴在儿科病儿治疗中的应用[J].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 5) : 469.
[7]付文录. 肾脏病的中医外治法[J]. 山东中医杂志,1992,11( 3) :62.
[8]杨晋翔. 中华药浴[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101.
[9]刘占文. 中医传统药浴保健疗法评介[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 3) :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