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延安新城北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探究
【绪论】延安新城生态公园设计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
【第三章】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第四章】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可行性研究
【5.1 5.2】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理念与设计分析
【5.3】延安新城北区生态公园设计
【结论/参考文献】城市生态型公园创建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
2.1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生态学、生态系统
生态(eco)源于古希腊 oikos,指“住所”或“栖息地”,在景观环境方面可理解为所有生物的生长、存活形态,以及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指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包含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
生态学的产生,密切联系着许多生产实践,涉及范围宽泛,包含生物所有方面。1935年,Tansley 基于大量描述性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将一切生物群落与其存在的无机环境都纳为一个统一体。1953 年《Fundamentals of Ecology》的出版,引领众多学者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转为研究具有众多学科、较大范畴和综合性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内容,包含对人类行为及其对环境构成影响的研究,及生态建设方法和保护机制的研究。景观生态学属于生态学里的分支学科,具有应用性和管理性。
生态、生态学及生态系统概念的产生,证明了人类早已关注到周围生存环境下与其他生物生存状态的联系,也早已将生态的概念运用到自然保护、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当中。
对人类而言,生态即意味着可持续性,和人类代新的生活方式,是能够促使环境和社会条件支持人类争取平安、福祉、健康的机会最大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学促进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环境健康、生物包括人类自身如何依赖、生存发挥了重要作用。
2.1.2 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可理解为绿色设计[7]或生命周期设计[8],在设计中考虑更多的环境因素,能够很大程度影响、帮助决定设计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减少资源消耗、获得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进而削减成本和潜在的责任风险,增强竞争能力。其设计思想涉及产品生态设计、建筑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等各种行业。
2.1.3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的发展源于城市私家园林或皇家宫苑向公共园林的转变,并渐渐发展。皇家贵族对宫苑的独有到向公众完全开放,城市公园逐渐产生,伴随城市扩大,城市居民对城区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和城市绿地公有的渴望,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逐步发展。因此城市公园是位于城市范围内,经专门规划设计和建设,向公众开放,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观赏和娱乐为主的场地和绿地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形象、减少城市灾害等等。严格意义上如果将城市的产生算作经历了五千年,那么城市公园的产生大概经历了 150 年。
依据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特征,笔者将城市公园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历史名园为主题的文化遗址公园;以儿童娱乐游乐园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基于地区环境,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目的,且范围较大的城市综合公园;范围较小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园等。
2.1.4 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将各生物要素与周边环境和谐作用,及人与自然环境要素和谐相处等内容作为主要考虑要素,依据环境条件,大尺度的仿造良性自然生态景观的公园形式。多指位于城郊的大型公园类型,在大片土地上为恢复和保护丰富多样性的自然景观而规划建设。
2.1.5 城市生态公园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生态公园基于城市公园和生态公园并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以运用生态原理、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不断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和改善、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为目的,提供便于人们游览、休憩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园林体系,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主要强调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和自然生态的延续性的公园模式。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修复和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具备区域地域性、多样性特点和自我演替能力。
城市生态公园是生态公园与传统城市公园结合的新型城市公园。与生态公园相比,其尺度规模较小,不足以呈现整个地区环境的生态样式,但延续其生态设计宗旨,作为改善局部城区生态的公园。与传统城市公园相比,城市生态公园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重视公园对于维系城市环境的生态性,保护城市自然环境,维护城市生物种类多样性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同 20 世纪西方的自然公园相比,城市生态公园更注重对于科学的利用和合理开发,更注重对于生态的修复和维护,而不是一味的仿造自然景观。城市生态公园作为拥有新内涵的全新公园形式,将充分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路线,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引导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走向更加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方向,创造城市中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绿色廊道。
2.2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形成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以经济文化发展带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发展为基础,起源于城市公园的发展,经历了公园的发展演变,在生态设计学科的推动下逐渐成形,其内容囊括了景观设计、生态设计、设施设计、建筑设计等各个方面学科,是传统园林及现代公园的一种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城市建设的必然产物。
2.3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功能与类型
2.3.1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功能
(1)生态效应城市生态公园模仿自然自循环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城市环境达到最优状态,保存地区景观多样性,维持地区的生态平衡不仅包含更高于一般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空气净化、缓解热岛效应、降低辐射等的功能作用。作为城市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城市生态公园是基于城市环境和场地要素的重要生态设计。
(2)休闲游憩基于城市中的高楼林立、水泥路面、飞驰汽车的快节奏生活,城市生态公园具备一般公园具有的休闲游憩功能,提供近自然的城市绿色生活空间,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在劳累的工作生活之余,更加渴望自然生态带来的赏心悦目和心境放松,城市生态公园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所占重要性的比重越来越大。
(3)防灾减灾近年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应对城市灾害的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绿地系统,拥有必要的绿地和广场为灾害中疏散人群、避灾、救灾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城市生态公园拥有良好的植被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滋养地方水土,对于巩固水土,防沙减尘也有良好效果。
(4)生态教育与体验城市生态公园提供自然生态演替的艺术装置、设置展示长廊,能够形象的展现环境生态知识和地区文化内涵,对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有广泛的宣传教育功能,公园设计将提供人们的游览过程中的体验活动,使人能够顺其自然的融入环境中,享受的同时得到生态教育的感染。
2.3.2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类型
基于西方景观园林生态设计出现的四种设计倾向:自然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笔者认为以自然为主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几近包含乡土化设计中对于基地及周边环境的分析研究,便将二者归纳为乡土式生态设计,而近年来对于生态设计的重视和大力弘扬,生态公园设计增加了更多向民众展示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知识的内容,因此可将生态公园分类为乡土式城市生态公园、保护式城市生态公园、恢复式城市生态公园、示范式城市生态公园。
(1)乡土式城市生态公园乡土生态式城市生态公园拥有良好场地生态条件,但生态要素无组织规划,设计主要在于改善现有场地生态环境,依据现有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具有地域特色性、多样性,能够自我演替、循环发展的城市生态公园系统。如上海延中绿地生态园,场地无过多限制性因素,设计重点考虑地域生态环境。
(2)保护式城市生态公园保护式城市生态公园以保护现有稀缺濒临灭绝的环境要素为目的,运用生态学的相关设计原理进行场地公园布局,减少未来开发对于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患于未然。如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拥有滨海优良的区位条件,设计保留其地方特有的秋茄、木榄等红树植物品种,对鹭鸟的栖息环境和虾蟹的水生物环境的保护设计都达到了极致。
(3)修复式城市生态公园修复式城市生态公园通常区域内或遭到污染和破坏,或自然生态环境循环不良,需要通过系统的生态手段针对区域病症驱除病害,对场地恢复调理,修复其受损生态环境以达到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循环系统。如歧江公园是对旧厂的改造设计,设计在于修复场址工业环境,构建融合自然、生态宜人的公园。
(4)示范式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示范式城市生态公园模拟和放大自然界的生态演替内容,在于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展示教育,带动人们重视城市生活中的生态现象、生态关系,积极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如成都大熊猫生态公园,选址于高差 80 米山地,仿造野生动物生存的山地环境打造生态公园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为目标,包括大熊猫科研繁育、大熊猫科普教育、公众游览休闲、生态风景游览、学术会议交流等活动内容。
2.4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理论与原则
2.4.1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理论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空间架构城市生态公园的空间架构是在搜集掌握场地信息基础上,对场地进行宏观规划分析,包括场地竖向分析、交通分析、功能分区分析等,结合城市生态公园所需承载的功能与生态设计要素,确定场地内的林地、草地、活动场地、入口空间等的范围和布局,确定场地内的构筑物设计,植物的搭配设计等各要素设计,形成立体的城市生态公园空间布局。
(2)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内容
1、生态水环境在场地内创建水循环系统,包括雨水的蒸发、渗透、流向,旱溪、溪流、湖泊等的位置、规模。生态水系统在整个环境系统中处于中流砥柱的作用,对于城市公园生态链循环、土壤滋养、植被生长、微污染吸纳都起到优良作用。水生态设计根据场地气候状况和降水蒸发情况,对场地内河流流量及水域大小进行分析计算,确定适宜场地内的水环境系统。
2、生态土壤环境对场地内的土壤类型进行分析总结,确定场地土壤的性质类型,保护优质土壤,进行植物配比分析;改善较差或不易于植被生长的土壤,增加土壤的蓄水性、肥力、稳定性,使土壤适合于植被生长,对城市环境土壤的良性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3、生态植物系统运用生态学原理,从植物的耐性、生长习性、种群密度、群落演替等方面出发,恢复和重建具有生长优势的种群植物群落,在植物空间配置上将主要群种与其他从属种合理搭配,构建丰富多样的生态植物群落,使其从根的深浅生长、冠的高低和疏密分布、养分元素吸收等方面形成互补,构建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
4、多样性生境构建多样性生境的构建以提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构建适合场地的多样性生境,使其中容纳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达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自循环。包括不同的土壤环境、水体环境、植被环境、动物环境和微生物环境等。生境的多样性设计融合各设计要素进行组合分类,对生态公园设计的风格定位和样式呈现有重大关联。
5、生态休憩场地构建生态休憩场地的目标是提供给人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根据可能的人流量确定广场位置范围,构建大小适宜的休憩广场。材料的选择适上,以当地乡土性材料为基准,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寿命及造价。
(3)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要点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不能片面追求某种景观效果或突出单个功能作用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设计,要立足于场地的实际调查分析,从设计要素的分析对比中得出规划设计案,进行设计操作;不能追求局部生态效果而忽视整个场地和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注重与场地周边地块的生态联系;设计随时明确以人为本的生态目标,目的在于为居民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要重视人的体验感与参与性。
2.4.2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原则
(1)以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为原则生态公园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在保留场地优势特色和潜力价值,以保留场地记忆、使场地环境达到更佳的生态循环状况为目的,为城市发展提供最佳的绿色生态环境。
(2)以政府的管理监督为原则政府要加大对于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监督与管理,用生态学标准控制监督项目的进展。严格执行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设计标准及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的有关生态公园设计文件。
(3)以群众的共同参与为原则生态公园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设计宗旨在于在实现生态平衡和以人为本的设计,为地区居民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行为感受,建立自愿的生态环境群众组织或个人代表,参与到生态公园设计中。另外,将人的行为作为公园景观设计的一部分,设计人在风景里,景在人心里的美的体验,将人的情感需求做为造景的因素之一,从而达到有感情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