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三篇:美术创作过程中的色彩心理学探讨
摘要: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元素,比如,颜色就是对于美术创作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色彩语言能够给受众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具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色彩使用的过程中,还包含了心理学的内容,所以,出现了色彩心理学的说法。对进行美术创作的人来说,理解色彩心理学也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下,本文从以下角度,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对色彩的使用、色彩心理学的内涵、恰当使用色彩的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绘画;色彩语言;心理学;
作者简介:吴云,生于1984年,女,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教育。;
一、美术绘画中色彩的内涵
首先,颜色对美术创作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色彩起到了传达艺术的作用,承担着艺术的语言功能,向大众传播信息。而对于大众来说,通过美术作品的视觉享受,在色彩的视觉冲击下,理解作品向人们传递的信息,让大众感同身受。对于色彩语言的内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色彩视觉
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对于颜色的表现是通过人们的眼睛所感受到的,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的时候,主要借助对视觉系统来实现的。所以,在视觉上,色彩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更好地给受众传递信息,表达不一样的含义[1].
首先,轻重视觉效果。颜色在视觉的感受上,会呈现出一定的轻重之分,具体体现在不同颜色的使用上,会造成一定的视觉轻重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色彩颜色的不同透明度的差异。对于透明度高的颜色而言,往往会呈现出清晰、透彻的感觉,进而在视觉体验上有轻盈的感觉。反之,透明度越低的色彩,则会给人带来浓厚、厚重的感觉。例如,在表现天空的时候,使用透明度高的白云和蓝色的天空搭配会给人一种阳光明媚、云朵十分柔软的感觉。但是,当时用透明度低的云朵和灰蒙蒙的天空搭配则会显得阴沉厚重,整个视觉效果都变得不一样了。所以说在使用色彩的同时,会因为颜色透明度的原因造成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其次,软硬视觉效果。在色彩的表现方面,不仅有轻重之分,还有软硬的区别。色彩从视觉体验上分为软和硬两种,主要是和色彩的纯度和透明度同时有关。纯度较高、透明度较高的色彩往往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反之则会体现出较硬的视觉感受。
再次,前后视觉效果。在对于颜色色彩的使用上,还会体现出前后的视觉效果,即便是在同一平面进行美术绘画,但是,也能够营造出不一样的视觉差异,产生距离感,进而营造出前后的视觉效果。这种现象往往是通过不同色彩的反射光线波长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人体视网膜上的成像产生前后差异,这样一来受众看到的美术画作便会有了前后差异
最后,大小视觉效果。在色彩语言的表现上,还存在着大小的视觉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色彩的明度和暧度的不同导致的视觉差,明度高、暖色调的色彩会无形中产生膨胀的效果,看起来会比其他色彩能大一些。
最后,冷暖视觉效果。在美术绘画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色彩的使用,会导致冷暖的差异性,这主要和受众的心理情绪有关系。颜色本身并没有颜色,只是因为人们对抽象色彩的感知,才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人们心理原因造成的。对于不同环境下的感受而言,会有不同的冷暖视觉效果差异,例如,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属于冷色调;但在西方人的眼中,白色却代表着神圣纯洁,是暖色调。
(二)色相对比
除了颜色给受众带来的冲击之外,美术绘画中存在着色相对比这个概念。对于颜色来说,色相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色相对比?指的是一起综合运用两种以及其上的颜色,在主客观颜色对比之下,形成的色彩效果差,就是我们说的色相对比。而色相对比是颜色对比的核心内容,对比的强弱程度与色相在色相环上的距离存在直接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在色相环上,如果距离更近,那颜色的相似度更高,色相对比的明显度就较弱,反之如果距离更远,颜色的差异就更大,色彩的对比度效果就更明显。对于色相对比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零度对比,主要就是以黑色、灰色、白色构成的颜色对比,不存在其他彩色颜色。还有就是有彩色和没有彩色的对比,例如,黑色和黄色对比,灰色和黄色对比等。第二种就是调和对比,这是一种视觉上看上去没有那么强烈的色彩对比,通常使用的都是颜色比较相近的色彩来表现主题,例如,橙色和红色、黄色的对比使用。以相邻色相对比为主,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加柔和的视觉体验,通常起到过度的作用。第三种就是强烈对比,这与调和对比恰恰相反,往往使用的是颜色对比更加鲜明,反差较大的色彩,起到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红色和蓝色、红色和绿色的对比,还有在色相环上,距离更远的颜色对比,这样色彩的对比给受众的视觉体验非常强烈,色彩的表达效果会更好[2].
二、美术绘画中色彩的心理情感表征
随着对色彩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色彩和心理之间的关系,色彩心理学也由此应运而生。虽然色彩心理学并没有正式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的观念和理论。其实,从许多案例中不难发现,色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的确是存在的,也能够证明色彩心理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美术绘画中,不同的色彩蕴含了不同的心理特征,需要在长期的理解中得出结论。建立色彩和情感的内部关系,可以通过冷暖色系来进行区分。通常暖色调代表着阳光积极向上的心理情感,往往表达着开心、喜悦、幸福等。反之对于冷色调来说,通常代表着消极心理,大多数伴随着郁闷、悲伤、难过等。除了冷暖色调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中性色调,这种色调往往表现为平和、平静等情感。例如,粉红色,粉红色作为一种常见的暖色调往往起到安抚的作用,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在一些特殊学校和机构都会采用粉色,起到安定的作用。再例如橙色,这也是一种暖色调,橙色往往给人带来的就是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着眼于冷色调的颜色,较为常见的就是白色、灰色、黑色。这些颜色往往不比较忧郁,灰色系的颜色通常在心理上给人一种忧郁、郁闷、无助的感觉。通常在美术绘画中,都会用灰色来营造一个略微消极的画面。不仅如此,对中性色彩而言,他们是处于冷暖色调之间的颜色,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影响较为平静和安详,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愉悦和轻松感。例如,蓝色会让我们联想到大海,给人一种平静的心理感受。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往往象征的春天的蓬勃气息。不一样的冷暖调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情感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美术绘画中色彩心理效果表现的内在原理
关于色彩是如何表现心理情感的,以及这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对于众多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从色彩开始说起,我们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例如,明度、纯度、色相、饱和度、冷暖调等方面。色彩本身的色相、冷暖度对受众的心理情感的确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比如,色彩的色相,色相不是色光,这存在客观的区别。[3]从色彩的角度来说,色相显得尤为重要,是和其他颜色区分开的重要标准和主要依据,因为其他颜色都是具有色相的,当然黑白灰三个颜色需要被排除在外。
色相是基于原色、复色和间色构成的。由于色相的各不相同,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前文,我们已经提到过色彩的感知主要是源于心理因素,并不是因为视觉的原因才有了冷暖、轻重、软硬等等感知,而心理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从过视觉的冲击产生心理的认知,再进一步反馈给视觉器官。例如,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鲜明程度,这是由于色彩反射光量的不同才造成的明度差异,进而导致不同色彩的明度有着强弱的区别。明度的差异性其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就是不同颜色之间的明度差异性,而另一种则是对于同一颜色的明度差异。举个例子来说,从黄色和黑色来进行分析,黄色的明度相比于黑色而言,要更高一点,这是不同颜色之间的明度差异。再比如,同样的黄色系,土黄色和亮黄色也有着明度的差异,显而易见的是后者明度更高,这就是同一色系的颜色所存在的明度差异。由于明度的不一样,带给人们的心理体验感也是有差异的。在美术绘画中,可以基于明度的差异化使用,让美术绘画创作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4].
四、美术绘画中色彩心理的个体差异
色彩心理学会因为个体的不同所表现出不一样的差异。从美术绘画的方面来看,作者也好,受众也罢,每个人对于色彩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个原因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不同,对于色彩的情感理解不尽相同。例如,对中国人而言,红色是一种喜庆的颜色,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政治色彩较为浓厚,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中,也会以红色作为主基调。但是,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认为红色与血液的颜色相近,往往觉得红色带有恐惧和害怕的心理色彩。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对颜色的喜好也不同,在运用颜色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各自的差异[5].
参考文献
[1]李相春。关于色彩心理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98.
[2]佚名。微博新媒体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3]张旻,李珺。高校美术教学中色彩心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109.
[4]张怡娜。关于基础美术教学中绘画色彩本质的认识[J].参花(下),2020(11):70-71.
[5]白莹。高校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改革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9(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