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色彩心理学论文(精选范文3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1-23 共7317字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色彩心理学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色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一篇:儿童插画中色彩心理学分析

  作者:徐志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摘要:色彩是儿童图书插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带给孩子无限的欢乐,但是,儿童和成人的色彩偏好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生活环境和体验不同,色彩偏好也不同。因此,插画家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色彩偏好,创造出儿童喜欢的欢快的插画。一般在颜色的选择上,有可能会受到一些流行颜色的影响。也许这种流行的颜色会让人们感到高兴,但他们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能喜欢上这种颜色。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色彩是儿童选择儿童读物的首要因素,因此,色彩在儿童插画中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儿童插画;色彩心理学:视觉,

  作者简介:徐志,生于1996年,女,湖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图片、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三大法宝。其中,图片是最具冲击力,能够借助视觉感官让包括儿童在内的广泛群体,都能够直接的借助"视觉语言"进行信息的解读。在众多图片中,儿童插图的出现让孩子们快速了解社会文化,培育审美意识,掌握科学常识,锻炼发散思维,同时,排除复杂现实世界的多因素干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儿童插画的各种组成因素中,色彩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点。不同的色彩选择和搭配能够传达给孩子们不同的心理暗示和影响,以及孩子们对色彩的偏好,都是比较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色彩心理学.png

  一、儿童插画与色彩的概念

  (一)儿童插画

  顾名思义,儿童插图主要针对儿童。在孩子小的时候认知不是很强的时候,尤其是文字信息的储备不是很丰富的时候,儿童插图的内容通常会以轻松的方式表达孩子想要的东西,从而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儿童插画风格多样,色彩通常鲜艳,场景更卡通,用书面图片将书中表达的信息传达给儿童,故事内容有趣,接触时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优秀的儿童插图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好的插画表现力强,即使是成年人也喜欢看。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插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画家,他们不仅有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与表达类型。而且在学习插画的同时,还创作了一些丰富的儿童插画表现形式,包括有自然油画、色彩浓稠的中国画等,并且采用了类似的墨线,以及创作了一些来自民间艺术的各种插图,如剪纸拼贴。同时,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新一代艺术家使用数字媒体工具来表达创造,或将传统与现代两者同时兼并,以填补过去数字技术领域的空白。

  这些插画一般都是由专业插画家设计的。主要展示在一些书籍封面和一些童话书中。鉴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这些插图往往在颜色、形状和内容上更容易理解,以便更好地被儿童接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插图类的相关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压的作用,因此,插图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更深的传递意义。有趣而活泼的插图在我们快节奏生活压力的今天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二)色彩的概念

  当视网膜受到光源的刺激时,我们会看到许多美丽而丰富的色彩。色彩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加入人文情感和个人认知会赋予它不同的表达意义。如果我们将光源的每个波长的强度一起列出,则可以得到光源的光谱。物体的光谱决定了物体的光学特性,包括其颜色。不同的光谱可以被接受为相同的颜色。由物体向人眼的光反射引起的视觉心理感觉。颜色从字面上可以分为颜色和色彩。所谓颜色,是指人们在光线进入眼睛时产生的感觉,并传递到大脑。色彩是指多色的含义,是人们对光线变化的认识。

  二、儿童插画与色彩的联系

  色彩对于儿童插画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虽然在儿童插画中,一般来说色彩比较鲜艳,但色调与色调之间也要有搭配美感在里面,比如,常见的色彩搭配有深浅搭配,冷暖搭配,根据插画情节还要考虑怎么将这些色彩搭配运用好,如环境色与主体物之间的色调搭配,还有色调与插画主题的匹配度等等,在冰雪奇缘动画作品中就能很好地体会这一点,好的插画作品应该每一个地方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注重色彩的不同配色所搭配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考虑在插画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插画中,丰富的颜色画面,以及不同的颜色多层次的色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带给孩子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用插画语言代替文字可以更加便于儿童理解故事内容,父母在陪伴孩子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儿童插画读物所传递的内容带给孩子的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孩子们能够早点获取一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在儿童插画中,插画师们要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加入适合的色彩进行搭配,选择合适的色彩会让故事更具生动性、流畅性,让插画内容更具观赏性,我认为好的插画师应该根据插画情节结合与之匹配的色调一起入手,让阅读者们享受最愉悦的视觉体验。

  三、不同时期儿童插画中色彩的表现探讨

  (一)婴幼期

  0~3岁是婴儿期,又称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读物是发展的关键。由于婴儿的视觉感知和表达能力还在逐步学习阶段,所以,这个时候的插画一般以简单直观的图像和大色块为主。

  在这个年纪,插画的表现尤为重要。它们通常由简单,直观,易于区分的图像和相对简单的原色组成。婴儿期的启蒙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反复观看和向婴儿解释来实现的。处于婴儿期的儿童来到这个世界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恐惧。因此,在使用较软的颜色可以减少儿童的恐惧,插画家在创作时,应该尽量的选择一些风格简单,色彩柔和的插图,可以是黄色、红色、白色、蓝色等颜色。这一时期的儿童相对来说,更喜欢此类的颜色,所以,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对颜色的偏好会比较明显,纯度和亮度高的暖色更受婴幼儿的欢迎。因此,在儿童插画的色彩设计中,插画师们应充分考虑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特点以及色彩喜好,设计简单的场景与简单的形象,用亮度更高的色彩,营造出温馨活泼的画面氛围。

  (二)学前期

  3~6岁的孩子处于学前期。他们喜欢的颜色一般是一些对比色,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改变这种颜色的倾向,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能力识别颜色的冷暖。但是,即使在学前期的阶段,儿童的能力也远远赶不上成年人。此外,处于这阶段的孩子通常更喜欢暖色调。他们对颜色的认知感会比较强,此阶段大多数的儿童会说不同的颜色。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比较好的色彩搭配感和一些基本的色彩情感体验,所以,会从萌芽中的情感体验逐渐发展到情感联想的阶段。

  学前期的孩子学习知识和语言还是非常快速的,但孩子的思维会比较片面,思维比较不可逆,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别人看到的世界和他们看到的是一样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因为他而存在的,比如,"我一走,月亮就跟着我走".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相信一切都像他一样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感知的。例如,孩子们说:"如果您踩在草地上,它会痛苦地哭泣。"这就是一种"万物有灵论".在这个阶段,颜色对大脑的刺激非常重要。

  (三)童年期

  6~12岁是孩子的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开始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很好奇,经常喜欢问父母和老师为什么,这个年纪的孩子他们在选择插画的观看的时候上,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孩子在认知以及审美上,还是存在相应的差异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更喜欢有趣且相互冲突的故事情节,在美术课上他们就会学习一些冷暖色的搭配、以及对比色和相近色的表现。在儿童插画的色彩设计上,仍应以丰富多样的色彩组合为基础,通过冷暖色、对比色、相似色彩来表达情感。奇妙而华丽的颜色可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同时,通过大量的观察和阅读,儿童可以画出一些简单的物体笔画,儿童绘画中色彩的运用以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高年级的孩子一般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历史小说,并具有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对书籍插画的要求会比低年级的孩子要求要高一些,客观事实的色彩在高年级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时,儿童生理机能的发展趋势是向成人的水平发展,逐渐熟悉周围的社会环境。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儿童社会化的时期。在此期间,孩子们将学习最简单、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这时,孩子必须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要启迪孩子的智力,让他们逐渐熟悉知识,了解世界,就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孩子的情感逐渐丰富,也具备了社会情感的同情心、好奇心、嫉妒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图书插画设计者必须考虑此阶段儿童认知规律和思想的特点等,提高图形和色彩的使用,激发儿童在教科书中的兴趣和可读性,从而引导儿童慢慢喜欢阅读材料,以达到教材内容结构与儿童心理认知的和谐。

  四、总结

  色度学是大学的一门学科,本文的研究还比较浅显,但希望能为以后儿童插画的色彩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儿童读物的质量和发展,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儿童插图作品。插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结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颜色,希望本文能为儿童图书插画以及色彩艺术朝着有益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林辉昆儿童艺术治疗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严虎儿童心理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陈敏。艺术与德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鲍伊风尚设计新经典儿童插画设计图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5]赵菁。中国色彩[M].合肥黄山书社,2012.

  文献来源:徐志。儿童插画中色彩心理学分析[J].艺术品鉴,2021(32):197-198.

  色彩心理学论文范文第二篇:浅析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作者:包永洁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摘要:颜色不单单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还会对我们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景观设计中会涉及到许多颜色,会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基于此,文章探讨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中应用及其影响,分为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研究如何在设计时合理运用色彩搭配,符合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作者简介:包永洁(1997-),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1 色彩心理学的艺术性

  1.1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是人对颜色表现出的感情、反应、动作及心理活动等。这是一门正式的且规范的科学,也是根据所涉及领域的不同,发生变化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形状和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另外,人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生物,每个人的经验、喜好、性格等各有不同,观念的差异也会对颜色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反应[1].也就是说,颜色会刺激人的心理。例如,冷暖色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阳光给予我们温度,所以红与黄就会给人一种热情的感觉;大海给我们冰冷的感觉,因此蓝色带给人冰冷、安静的感觉,这便是颜色的艺术属性了。

色彩心理学.png

  1.2 色彩的艺术感受

  色彩除了可以给人们简单的感觉之外,还会带来一些别样的感觉,例如有物理感觉和心理反应。常见的色彩物理感觉有运动与静止、前进与后退、轻与重和面积张力等。

  1.2.1 运动与静止

  我们通常运用高纯度的色彩画面配上黑色与白色表达出运动中的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使人们在驻足观赏静止的画作时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那么当我们想要表现安静的作品情绪就会使用较为中性的色彩配上一些混合颜色,这样的画面就会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

  1.2.2 前进与后退

  例如蓝色、绿色、紫色皆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冷色调,这些颜色运用在画面上就会给人一种明显的距离感,在进行大量搭配时,还会有排斥、退后的感觉,所以在这一类的颜色利用中,我们应该尽量运用到背景上;而红色、黄色、橙色属于非常典型的暖色调,运用到画面中,会给人一种温暖,想要亲近的感觉,这便属于前进的颜色,因此在绘画中进行主体物绘制,或者画家想要单独地突出的物体都可利用这一类的暖色,亲近观者,吸引观者。

  1.2.3 轻与重

  同种颜色的明度不同,带给观者的感觉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例如明度很低的红色,通常给人一种暗淡且沉稳的感觉,这便是色彩的重。反之,明度很高的亮色就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这便是轻了。

  1.2.4 面积与张力

  画面中颜色的面积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大面积的高饱和度色彩会削弱画面的视觉信息,加大画面的张力,给观者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同比例色彩面积的使用也会影响张力,例如整幅画面所有颜色较为平等的情况下,画面也较平,张力弱,如两种色彩比例差距较大,便会呈现一色衬托、一色突出的效果,张力也随之加大。画面张力的提升还有一种方法便是对比色的使用,如红与绿,黄与蓝,它们互为色环上的对比色,放在一起形成反差,便极易引人注目,因此较适用于应用在广告设计上。

  2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设计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颜色是自然色,这里所指的自然色是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如天空的蓝色、森林的绿色、流水的透明色、石头的灰色等等,这些颜色本就属于自然,我们的设计也应当融于自然。使用自然色可以满足一部分受众的情感需求,同时设计师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观者和设计师的思想能在作品中达到统一。例如天空的蓝给人一种宽阔清爽的感觉,树木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积极感,模仿流水的透明带给人一种干净清透的感觉等。因此在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色彩心理学,从而引起共鸣,达到设计的目的,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3 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表达形式

  在进行艺术环境设计时,通常所占面积最大的就是植物面积,是景观设计的主角,也就是各类的绿色。在设计时,为避免大面积使用绿色过于单一化,会配上其他有色植物突出重点,达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效果。在进行设计表达时,根据不同的色系也会有不同的应用,大致可分为暖色、冷色、对比色以及同类色。

  3.1 艺术设计中暖色的表现手法

  在上文中提到暖色是红色、黄色、橙色等在视觉上较为温暖的颜色,因此通常在表达一些比较喜庆或者营造温暖、跳跃氛围的场地需要使用到这类颜色。

  3.2 艺术设计中冷色的表现手法

  冷色指的是蓝色、绿色、紫色这一类颜色,冷色可以营造出距离感,加深空间的深度,因此如果空间面积较小,想要在视觉上拉开空间,冷色材料以及冷色植物就是很好的选择。

  3.3 艺术设计中对比色的表现手法

  颜色中对比色是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例如红绿色、黄紫色、蓝橙色等这一类在色环上相对的颜色,由于他们相对的关系,所以使用这类颜色进行的艺术设计搭配,能够营造出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比如我们会在一些节日的氛围营造上运用这类颜色,提起圣诞节所联想到的颜色就是红与绿色,广场公园的花坛选择的花朵颜色也经常是紫色与黄色,这样便给人带来欢乐的感觉,且吸引人的注意力[2].

  3.4 艺术设计中同类色的表现手法

  同类色与对比色相反,就是色环相邻的颜色(色相环中15°夹角内的颜色),颜色的差距比较小,主要是深浅之间的差距,因此放在一起之后,整体的色调看起来会非常的协调,具有鲜明的参差感,给予观者一种高贵安静的视觉感受。

  4 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中的探讨

  4.1 各民族色彩心理的差异

  色彩心理学充分考虑了色彩引起的人类心理、生理反应和变化。但色彩心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会因民族而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艺术形态和文化积淀,因此个人观念和其他心理也有部分差异,所以色彩心理也不同。

  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色彩,是胜利、热情、生命力等美好的词语的代表色,表示积极的正能量。在我国的春节、结婚等重要日子,都要挂上红对联、红灯笼等,以烘托喜庆的气氛,表现开心的心情。在室内设计上也多用红色点缀,被称为中国红。但是在很多西方国家,红色是"残酷"和"血腥"的代名词。因此,在环境装饰色彩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色彩心理特征,从而正确使用色彩。

  4.2 色彩心理学在不同场所的应用

  色彩心理的变化受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空间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色彩心理的波动,最终导致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波动。室内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空间设计,通过室内装饰的设计满足功能要求。因此,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首先要对使用者的心理和空间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熟悉空间的主要功能和设计对象。例如在设计办公空间环境时,我们了解到这个空间的主要功能是办公,环境要简化。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色调,与办公环境的色彩相一致。也可以根据办公室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情况设计不同的办公空间色彩。例如,行政部门的门可以使用优雅的颜色。设计部门采用明亮的色彩,打造光线柔和的办公室气氛。为了吸引顾客购买商品,销售区可以选择暖色照明和环境设计,为顾客提供一个轻松的购物环境。

  4.3 色彩心理学在不同身份上的应用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别,都有不同的喜好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区分开来[3].比如在设计中,女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一些饱和度比较高、颜色较为鲜艳的搭配方案;反之,男性会更倾向于饱和度低、明度较低的灰色、深色系列的颜色搭配方案,这便是男女的色彩喜好区别。除此之外,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也并不会只喜欢某一种颜色,而是会随着经验的积累、生命的感悟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影响色彩心理。通常来讲,在幼儿时期会对一些鲜明亮丽的颜色比较敏感,如红色;在青年时期会对五彩缤纷的颜色感兴趣;到了中年,会偏爱暖色调、饱和度低的较为成熟的复合颜色;老年时期,对暖色的热爱越发强烈,因为冷色会给人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在这个时期的颜色搭配上要使用暖调的颜色,如米黄色、浅灰色等等。

  5 结语

  综上,不同的颜色会使设计的作品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好的环境艺术作品一定要对颜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色彩心理学引起重视,同时结合不同的地域特征、性别特点、年龄等等,对环境艺术进行科学的设计,让人们看到最舒服的色彩搭配。

  参考文献

  [1]陈旋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192-193.

  [2]杨坪赫。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居业,2020(08):10-11.

  [3]殷汶,王驰浅谈色彩心理学研究及应用[J].艺术大观, 2020(01):62-64.

  文献来源:包永洁。浅析色彩心理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1,43(18):115-11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