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创作之路可以说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发展模式,我们无法评价说公元9世纪诞生的奥尔加农比单声部的圣咏更完美,历史和时间的统一影响着审美的改变,与时代背景完美结合的音乐创作才能更好的引起人们的共鸣,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成为一部让世人认可的好作品。“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正是在一个追求和平却又动荡不安的年代下,融合了无数革命变革思想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发展而产生的。“艺术歌曲”的产生代表着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到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入眼,与重大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梳理德奥艺术歌曲诞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分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代表人物舒伯特的生平、创作与历史的关联。
一、“艺术歌曲”的诞生和定义
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法国大革命使统治了几个世纪的君主封建专制制度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民众通过罢工和上街游行向政府特权阶级示威,新的观念在产生,旧的观念在淘汰,与封建专制、贵族统治、宗教特权相对立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开始萌芽,“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文学创作,大批的作家和诗人挥舞着手中的鹅毛笔描绘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世界,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现象是浪漫主义运动。它是一种“势如破竹、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式的运动,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横扫西方文明。”
诗歌的繁荣为“艺术歌曲”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和养料,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在1814年以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词创作同名歌曲,这首歌曲的出现使音乐史将1814年定义为艺术歌曲诞生之年。
艺术歌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艺术歌曲是指15世纪存在于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民间音乐,但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体裁,艺术歌曲产生于18世纪晚期。基本上是在抒情歌曲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但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突出地显露了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并以其强劲的生命力,方兴未艾地发展起来,至今仍盛行不衰。狭义的艺术歌曲是指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诗歌音乐,使用“美声唱法”以诗词歌唱,使诗歌与音乐充分结合两者共同升华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通过短小、精练的抒情形式来满足和表现浪漫主义音乐家内心情感的需要。在19世纪初,盛行于德国和法国。
德国的艺术歌曲又名利德(Lied),法国的艺术歌曲又名尚松(Chanson)。
我国对“艺术歌曲”的解释是:“此词现已专用于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施特劳斯德国人的德国歌曲。不过,自中世纪以来,也有用于比较广泛的意义,特点是注意歌词的情绪,钢琴部分比较重要。”
本文更多的是讨论狭义的“艺术歌曲”中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形成和发展。
二、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战争一度陷入危机,虽然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场战争使还高坐在王位上的其他封建君主警觉到资产阶级革命对其统治的严重威胁。1793年,法国封建帝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处死,这一行动直接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反法同盟建立。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二世一边在外联合普鲁士对法国政治进行影响用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一边在国内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扑使各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受到镇压,战乱使物质匮乏,经济萧条。1797年1月31日“歌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维也纳出生了。虽然父亲在当地一所小学担任校长,但因为家中孩子众多,微薄的薪水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使这个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幸运的是,舒伯特很小的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受到音乐的启蒙,9岁时跟随教堂合唱指挥霍尔策学习音乐理论和风琴演奏,11岁时,担任教会合唱队的童声歌手,期间兼奏小提琴,舒伯特少年时已经在多个方面流露出卓越的音乐天分。1816年不满20岁的舒伯特辞去教师的职位决心做一名“自由艺术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已经在我们伟大的音乐家身上闪现光芒了。
年轻的舒伯特尚不知道在维也纳要做一名“自由”的艺术家有多么艰难,19世纪初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没有一丝民主的空气,封建阶级对人们的一切文化生活进行着严密的监控,整座城市都笼罩在黑暗的、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之中。因为在1815年法国拿破仑滑铁卢战役失败后,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了维也纳会议,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封建旧王朝,重新建立欧洲的封建秩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欧洲封建复辟时期。奥地利政府为了腐朽进步人士的思想在维也纳大力倡导享乐主义,歌剧给推崇为最正规、最高雅的艺术是主流的音乐欣赏体裁。华丽的,空虚的,麻痹人民意志的意大利歌剧不断的在歌剧院里上演,社会上的书报、戏剧受到严格管制,任何宣扬革命和自由的信息绝不允许出现,高压的文化管制政策使空气都能凝结出腐朽的水滴。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早期倡导的自由思想荡然无存,这些都和一心想要追求自由的舒伯特格格不入,他既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又不愿用自己的艺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的思想使其和统治阶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官方的不认可使舒伯特的音乐发展道路走的异常辛苦。
奥地利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要忠于职守的臣仆。”
舒伯特这个音乐上的天才恰恰不愿意成为统治阶级的“臣仆”,他立志要做“自由艺术家”没有屈服在政治的淫威之下,官方不赏识他就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这时的舒伯特因为出色的音乐才能已经让他在维也纳小有名气,他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全都融入音乐的作品之中。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舒伯特喜欢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并很多次在自己的艺术歌曲中专门用钢琴伴奏为诗歌谱曲。在1814年选用歌德长篇诗作《浮士德》为题材创作《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舒伯特在这首作品中巧妙的运用钢琴的伴奏音型模仿纺车摇动的声响和节奏,描写了格丽卿对浮士德的爱情,生动的刻画了主人公犹豫和彷徨,苦闷和爆发的感情变化这首艺术歌曲的出现在音乐史上意义非凡;1815年,同样选用歌德的诗歌创作《野玫瑰》,歌曲和《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不同的是采用德国传统艺术性歌曲分节歌的形式体现了“民族性”;同年,根据歌德同名叙事诗舒伯特创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最优秀的艺术歌曲—《魔王》,这是一部具有戏剧性的叙事歌曲,歌中共有四个角色:我(叙述者)、孩子、父亲和魔王,其中描述深夜里父亲抱着生病的孩子在树林里飞奔,魔王紧随其后惊扰孩子的片段渲染了神秘、虚幻、恐怖的色彩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曾有人给予这部杰作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即使舒伯特医生只写这一部作品,也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杰出作曲家的行列。”(选自欧洲声乐史)过于贫苦的现实生活和理想中的社会的冲突使舒伯特流连于积极浪漫主义(备注)诗人的诗歌,他认为只有在音乐创作的时候才能感到自己找到了精神的栖息之所。早期的艺术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野玫瑰》、《魔王》都是以诗人歌德的诗谱写的,表达了对被欺骗、被损害的弱者的同情,和正处于封建阶级剥削压迫下的维也纳市民阶层的思想息息相通,作品刚一问世就在市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并没有给舒伯特的生活带来任何经济收益,不愿和奥地利统治阶级虚伪欺骗的音乐思想同流合污使其一直不受当局者的重视和欢迎,虽然作品在维也纳市民中流传甚广,却因现实因素难于出版和演出。他创作的不朽的名曲《魔王》只得到了2盾(当时奥地利的钱币,2盾约合1美元)的稿酬,《菩提树》的稿酬更少只有1盾,他谱写的《流浪汉》一歌也只获得2盾稿酬,万恶的黑心出版商却从舒伯特的作品中得到高达5位数的净收入。社会对舒伯特太过于残忍冷酷,他一生穷困潦倒,冬天家中生不起温暖的炉火,有时甚至和朋友同穿一件外衣,物质世界的贫瘠使他常常疾病缠身却没钱用来看病买药,但即使这样这位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也从未放弃过对音乐的追求,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音乐创作,生活的磨砺在他的作品中被赋予了时代的特性,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钢琴织体的灵活运用,戏剧性和民族性兼具的旋律使人声演唱和钢琴伴奏达到了理想的协调关系,使得德奥艺术歌曲在欧洲声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交响乐、歌剧等体裁同等重要。
历史磨砺了舒伯特这个音乐天才,他的音乐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作为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之一,特殊的历史时间和事件给他的生命乃至作品都染上了浪漫主义的颜色,他一生追求浪漫主义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却也为此付出了深刻的代价。舒伯特在不向丑陋的剥削阶级奴颜婢膝,不以自己的创作去美化现实社会,真实、深刻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处处闪现着光辉。“流浪者”“磨坊女”等形象的塑造着重细腻的描写人的心理,注重创作时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感受,我们可以称他为富有诗人气质与灵性的歌曲作家。他的作品大多采用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做为歌词,通过钢琴和声别出心裁的运用,准确地、形象地、深刻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诗歌的画卷。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被后世誉为“歌曲之王”,却从来没有真正得到同时代人的赏识,他们唱他的歌曲,弹奏他的钢琴曲,但是没人能真正懂得他的伟大之处。1828年11月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与世长辞,经好友清点,他的遗产只是几件旧衣服、一套被褥和一堆未出版的手稿,最后按照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了贝多芬的身旁,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里埋着一块音乐瑰宝以及更璀璨的希望。”
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纵观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发现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欧洲封建复辟不仅对他生活的现实社会影响颇深,而且他的思想也受到了深远影响,19世纪初的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高涨,人民不满封建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渴望改变生活现状,变革的思想从文学开始萌芽,大量的优秀诗歌出现,强调自由、个人情感、平等博爱的思想一经孕育就在欧洲大陆迅速扩散开来。音乐受到文学的影响,由强调“内在逻辑”的古典主义音乐开始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1814年17岁的舒伯特创造性的把诗歌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用歌德的诗为词谱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这首作品的出现标志着“艺术歌曲”诞生,也标志着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开端。舒伯特一生从17岁开始创作,到31岁离开人世共作有600多首歌曲,其在艺术歌曲领域的成就可以与贝多芬在交响曲领域的成就比肩。舒伯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孤苦、贫困的生活体验和遭遇,在当时的奥地利社会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像某些消极的浪漫主义艺术家那样,忽略音乐创造的深刻性和真实性,面对残酷的人生,他以一个社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视角,用自己的音乐作品,给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优美的音乐旋律、动人的诗歌,使舒伯特艺术歌曲从诞生到今天经历几个世纪的变迁依然焕发着光彩,我们没有理由不走近历史,走近这位音乐大师的人生去探寻歌曲背后的深刻含义。
注释: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24.
2.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3.韩建邠.《舒伯特:歌曲之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2]韩建邠.舒伯特:歌曲之王.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者,1998.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中国人视野中的欧洲音乐.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嘉陵编译. 西方音乐简史.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6]朱敬修. 西方音乐史.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