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秦皇岛地区别克汽车市场建设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汽车市场的概念划分和特征分析
【第三章】国内外汽车市场发展分析
【第四章】别克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别克汽车在秦皇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六章】秦皇岛别克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秦皇岛别克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内外汽车市场发展分析
3.1 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分析
3.1.1 国际汽车市场起源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 年,法国人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 年,法国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 年,德国人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 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1926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 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 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 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 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被打破。
虽然汽车起源于欧洲,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恰恰相反却是在北美地区。
亨利·福特在 1896 年成功地开发出了两种四缸发动机汽车,1903 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成立。1908 年福特 T 型车的出现,促进了汽车消费的普及。
亚当·欧宝的第一辆汽车,“欧宝专利车系-Lutzmann”汽车在德国问世。
卡迪拉克汽车公司在 1902 年成立,1903 年别克汽车公司成立,1908 年由别克、澳克兰、凯迪拉克和奥斯比尔等 21 家汽车公司联合起来成立通用汽车公司。汽车贸易的开始是汽车市场的起源,而汽车工业的产生又是汽车贸易的基础[7].如今,汽车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商品,这进一步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3.1.2 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汽车市场是生产到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向国外的延伸、交换、扩大,它将多个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8].客观上涉及多个不同市场、不同分工、不同币种、不同价格体系。
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有了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产业,汽车工业依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产品发明、产品发展、产出迅速扩大和以更新需求为主的市场成熟阶段。整体上讲,从 90 年代开始,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步入以更新需求为主的成熟市场阶段,但部分市场还处于产出迅速扩大的市场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就是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1886 年德国人卡尔·奔驰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单缸发动机,是现代汽车产业的开端。在此之后,欧洲陆续出现了奔驰、标致、奥斯汀、菲亚特等生产汽车的公司,ACEA 数据显示,到 1890 年,欧洲汽车产量已经达到6000 余辆,并且成为了当时汽车工业的中心和国际汽车市场的发源地。1908 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 T 型汽车,汽车作为一件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进入生活;20世纪初,美国汽车年产量突破 400 万辆,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那一时期的美国市场就代表着世界汽车市场。
20 世纪 50 年代,欧洲渐渐走出战争创伤的影响,内部形成经济联合体,取消关税壁垒,使美国汽车的批量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迅速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9].《金融时报》数据显示,到 1973 年,欧洲汽车产量提高到1500 万辆,此时,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1951~1980 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中心从欧洲转移到日本,而此时全球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欧洲,而日本在这一时期也成为了世界汽车市场的构成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变缓,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汽车工业开始崛起。此时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自身汽车市场雏形的形成,全球汽车市场也开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范围之内。
1. 美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弗兰克·迪利亚在 1983 年制造出了第一辆汽油汽车,这也是标志着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源,其具体发展历程可以大概分为 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0 年的起步阶段。该阶段的突破性发明是福特 T 型车、流水线以及大批量生产方式。福特和通用两大汽车公司相继成立,在其带领下,在 1916 年美国汽车销量首度突破 100 万辆,1920 年再度超越 200 万辆。
第二阶段:1921-1955 年的迅速发展阶段。该阶段是美国汽车产业大批量生产方式的鼎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美国汽车产业在这一阶段开始走向成熟,取得了世界汽车工业领先地位,1955 年,美国汽车销售量历史性突破 700 万辆。
第三阶段:1956-1980 年的相对衰落阶段。该阶段美国世界汽车霸主地位不断受到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1955 年后,美国在世界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逐渐下滑,原因之一在于 50 年代中期以后,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国普及,美国汽车以往具有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这种生产方式也不能再支撑美国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第四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的复兴阶段。美国改革汽车产业链以及生产方式,向日本学习“精益生产方式”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结合,抓住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机遇,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通过汽车产品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制定巩固自身市场地位,重新获得了世界霸主地位[10].经过百年的发展,美国汽车产业奠定并巩固了世界头号汽车大国的地位,一直代表着世界汽车产业的主流,这种趋势甚至延续到今天。
2. 欧洲汽车市场的发展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一个大陆,在工业生产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方面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11].西欧国家高度的工业发展主要是在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等。其中,法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在世界上代表了最高的工业生产水平。欧洲汽车工业的精工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优雅而时尚独特的设计,再加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使得欧洲汽车工业成为了汽车工业的领头羊。由于欧洲国家地理范围较广,这就使得每个国家之间的地域风情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差异很大,也就造就了每个国家的汽车都有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汽车和美国汽车、日本汽车有着很大的不同。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基本上每个国家的汽车工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也就造就了欧洲汽车的多元化特点,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造型设计,欧洲汽车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欧洲汽车业的发展历经了 100 多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汽车工业的佼佼者,这也能体现出欧洲汽车工业的超强设计理念。
3. 日本汽车市场的发展 1904 年东京汽车制造厂的成立代表了日本汽车市场的正式形成,第一辆日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在 1907 年诞生。而后,众多汽车厂商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国内涌现出来,毫不逊色于 80 年代的中国。当年日本汽车的迅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对汽车工业的鼎力支持,其实,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就是对汽车工业的支持也是当时日本的军事所需。
NHK 数据显示,在 1960 年,年产量仅为 16 万辆的日本车,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欧美国家。然而在 1967 年,日本车的年产量超过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产量,以 300 万量的优势跃居世界第二位。在日本政府大力的扶持下,终于在 1980 年成功变成世界汽车生产的佼佼者,年产量高达到 1100 万辆的成绩足以傲视群雄,这也意味着日本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汽车工业中心。
但是进入 90 年代,日本诸多汽车厂家出现了产能不足、工人闲置等一系列的糟糕情况,这也意味着日本的汽车工业正在走下坡路,而恰恰在这段时期,欧美汽车厂商通过自己的内部调节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又体现出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速度,继而对日本汽车公司进行了收购和合并。现在,通用汽车在富士重工、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 20%、49%、9.9%的股份,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 34%的股份,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三菱汽车 34%的股份[12].1999 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 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次大暴露。
3.1.3 国际汽车市场现状
在 2013 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上,按品牌来看,丰田以 998 万辆雄冠全球,增长 2%,海外市场 768.5 万辆,日本 229.5 万辆。大众全球 973.1 万辆尾随其后,增长 4.9%;其中亚太 364 万辆,增长 14.7%;北美 88.88 万辆,增长 5.6%;欧洲 365 万辆,下滑 0. 5%.第三名是通用全球 971.5 万辆,增长 4.5%;其中,中国 316 万辆,增长 11%;雪佛兰品牌全球 498.4 万辆,增长 0.7%;凯迪拉克品牌全球 25 万辆,增长 28.2%;别克品牌全球 103.2 万辆,增长 15.4%.
接下来是第四名:日产全球 826.6 万辆;第五名:现代-起亚全球 756 万辆;第六名:福特全球 633 万辆;第七名:本田全球 427.9 万辆;第八名:标致雪铁龙全球 281.9 万辆。
1. 美国汽车市场 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在 2009 年的时候,它们的汽车年产量是排在世界前四的,是属于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导者,而美国是其中的老大。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虽然美国是霸主地位,但是在全球年产量整体提高的大环境下,美国的年产量占比却在成下滑趋势。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通过激烈的竞争,就开始出现了厂商之间的整合,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13]到后期逐渐形成了通用+上汽、福特+马自达+长安、丰田+富士重工、大众+铃木、标致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三菱的格局。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占据霸主地位汽车三巨头一直在坚持原始的汽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也就注定了它们的没落,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高新汽车”,所谓“高新汽车”指的是通过对节能技术深入研究从来设计出的节能环保型汽车。世界各国的汽车厂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都属于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在各自政府的支持下,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的去研究开发节能型环保汽车,也是汽车产业一个新的浪潮,同时也预示着是汽车工业的大势所趋。为了更好的抑制传统的汽车发展,能够更快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四名跨党派议员于 2010 年 5 月 25 日在国会众议院中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法案》[14].此法案对电动车的发展有着一个相当理想的宏观规划,其中包括通过政府以及各大汽车厂商的共同努力,电动车保有量预计在 2030 年将达到 1 亿辆,这样的数字对于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电动汽车,大致分为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例如通过优惠政策来解决电动汽车发展前期起步困难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压制,例如通过对排放标准管制等方式,迫使其转型;新型电动汽车将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提高性价比,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将以零排放和低成本的优势占领市场[15].
2. 欧洲汽车市场 欧洲汽车市场伴随着欧洲经济的整体下滑,也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欧洲,没有接受到政府政策扶植的汽车厂商,它们的汽车年销量只能说勉强保持原地踏步的水平,毫无发展可言。南欧汽车市场的需求在不断萎缩,整体趋势不为看好,但是德国的汽车市场在 2012 年有了一个很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带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可是好景不长,这种恶性循环的市场现象在 2013 年开始从欧洲南部向北部蔓延,而德国的命运也随之变得不再乐观。
由于高效汽车刺激计划方案的实际实施效果并没有对汽车市场带来新的生机,所以西班牙在 2013 年初取消了该方案。全球的汽车市场发展规律是坚不可摧的,接下来的欧洲汽车市场的汽车销量和同期比也出现了很大的危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意大利和法国,纵观汽车市场的发展史,这两个国家的汽车年销量在 2013 年出现了历史新低。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以奔驰、宝马为代表的 BBA豪车却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此外,在整个欧洲市场杀出了一批黑马,那就是韩国的汽车品牌--起亚。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得出的原因是,起亚为代表的韩国汽车厂商主要是通过银行融资,所以他们对货币波动敏感度很低,受货币波动的影响很小。这与依靠股票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欧洲汽车厂商正好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使得亚洲制造商在产品定价方面有着欧洲制造商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
3. 亚洲汽车市场 根据数据显示,汽车大国日本 2012 年的汽车销量为 530万辆,这是 2011 年三月海啸灾难后特别差的一年。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领头羊,全球销量第一,年销量在 2012 年高达 1900 万辆,保持了连续微增长的节奏[16].国内的各大汽车厂商在这样一个非常良好的大环境下,伴随着销量的增产,都取得了企业良好的收益。各大品牌的年销量也都在逐步的稳定增长,同期日系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提高了近 55%,这也说明了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发展的稳定时期,发展规律、宏观经济形势及汽车相关政策三方面因素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3.1.4 国际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 汽车市场发展前景
近几年由于汽车工业高度发展,导致城市环境污染排放严重超标,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危及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这对汽车产业来说,绝对是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2. 汽车行业动态及趋势 总体来说,后金融危机对于 2014 年还是有着种种影响,全球经济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新兴经济体大势所趋的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头号动力。在 2014 年,亚洲的汽车市场将会保持稳定向上发展的大好趋势;美国汽车市场经过了一系列的危机,开始呈现复苏的迹象;欧洲市场是最为不稳定的,因为它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总体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将非常曲折。
在这一时期,我国汽车市场伴随着各大汽车厂商的激烈竞争,日趋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全国的环境矛盾也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现阶段积极倡导的政策,同时新能源汽车,例如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等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也是今后整个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17].2014的汽车产业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严把质量、加快技术创新及严控成来迎接新一轮的挑战,以便在更加激烈的汽车产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2 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特性总结
3.2.1 我国汽车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纵观汽车工业发展史,我国汽车市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3 年我们汽车工业正式诞生,直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属于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期。在这一个时期,发展缓慢前进,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在我国大的整体经济环境下,在产品的流通、需求等方面只能说才刚刚开始,还不能属于真正的市场营销。
第二个阶段:我国的汽车工业在 20 世纪正式步入了发展的轨道,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继而打造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这一时期是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通过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的扶持,经济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对我们的汽车工业企业发展影响越来越小,得到了正所谓顺水又顺风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汽车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小的,虽然汽车产品本身在技术和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整个汽车市场的销量不是太乐观。
第三个阶段:我国在 21 世纪加入了全球世贸组织 WTO,我国的汽车工业随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环境,尤其是面对更大的市场需求,生产规模也变得更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18].但是,通过和国际汽车市场的接轨才发现,在产品的技术、设计、外形甚至是营销等方面与国外的大厂商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政府开始加大力度,全面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
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提高,也在逐年提高。国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会相应的提高,满足了衣、食、住三大问题之后,就需要解决“行”的问题,这一时期是我国汽车市场机遇很大的一个时期,因为国民已经具备了为私家车买单的经济实力。之前一直阻碍家轿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例如经济因素、道路交通因素等等都已经慢慢排除,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即将迎来一个汽车市场需求的新高潮。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私家车的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标志着汽车市场进入私人购车阶段的事件是私家车的市场占有率在 2003 年高达70%,轿车市场在这阶段无疑是发展最为迅猛的。2008 年开始,家用轿车开始大量的涌入寻常百姓家,公务用车的市场占比持续走低,这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的发展节奏,我们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家用轿车的政策支持,这一举措更是直接加速了家用轿车的普及率。
3.2.2 我国汽车市场的一般特性
自己研发能力差,产品的技术相对落后,质量控制不理想,但是汽车产品数量和品种发展都非常快,以上是我们汽车市场的主要特点[19].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指出,我国汽车年生产能力在 1999 年超过 250 万辆,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九,事实上,这样的数据已经俨然让中国成为了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其中年产量为 126.5 万辆的商用车,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但是和国外排名靠前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还落后不少,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差至少十年的技术水平。
对于轿车,国内汽车市场比较热销的几款车型例如“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帕萨特”等等,虽然都采用的全球生产平台,但是国内具体量产车的整体质量控制还是差些火候,而且在车型配置方面也总是比国外慢一拍的节奏。
相反,我国的微型车、中型货车以及部分轻型货车、轻型客车和部分零件,这些车型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哪怕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都还是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总体来讲,微型车、中型货车以及部分轻型货车、轻型客车通过我国汽车各大厂商的自主研发,在产品性能方面完全能适应我国的国情,而在产品售价方面,也能够很好的控制在国民的正常消费能力范围内。虽然有优势,但是整体来说,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目前的轿车技术基本上都是依靠直接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这种由于缺乏自主原创技术的弊端对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照抄照搬的技术,到了国内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为国外的技术是根据当地的国情量身定做的,在国外没问题,但到了国内也许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产品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使用条件;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技术转化时间太长,等到国内真正的掌握了一项技术再去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时候,国外更新的技术就已经推出来了,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悲哀的。深层角度来说,这属于恶性循环,这样的模式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更正,就会永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