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运动心理学论文

球类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时间:2016-10-31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本文字数:4148字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球类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球类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球类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原标题: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球类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着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心理障碍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直接危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缺乏稳定和统一的标准,当面对社会多重价值并存时,相对其他群体承受能力表现出更多的精神挫折和心理矛盾,外部表现为大学生心理状态较脆弱、心理易冲突和情绪性行为等现象。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的现状,寻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学实验为基础,寻找球类做为运动干预手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机制和理论依据,以证明球类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吉林工商学院2010级工商分院学生,对新入学的1642名学生使用Derogatis.L.R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抽取心理因 子≥2的学生,经过体育爱好问卷和信度分析,最终60名学生视为有效测量,确定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
  
  通过试验对比,验证球类运动做为干预手段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1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球类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涉及领域包括教学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筹学、生理学、体育统计学等方面,力争了解前沿知识,归纳总结文献论点,为本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数理统计法
  
  来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部数据。
  
  1.4试验方案设计
  
  1.4.1试验的组织形式
  
  心 理 因 子≥2的 学 生6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12人,男女比例4∶1,平均年龄为(20.52±1.04)岁,按照体育爱好分为3组,试验组(男16人、女4人)为球类教学项目组;对照组1(男15人、女5人)为其它运动项目组;对照组2(男17人,女3人)为无体育爱好组。
  
  1.4.2球类试验方案的设计
  
  依据系统论、训练学、心理学等理论,提取球类技术的共性,把球类运动单一技术作有机的整合起来,对动作“规范性”不做过高要求,设计出“组合式”教学试验方案,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无障碍到有障碍;进而从消极防守到积极防守;最后到实战对抗,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易运用,使之更接近实战,在实战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在运动中强调快乐体育,体会球类运动魅力,从而改变对自我、行为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照组1运动项目包括: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其它非球类项目。对照组2为无体育爱好,被动参与的体育项目组。
  
  1.4.3试验时间及周锻炼次数安排
  
  试 验 周 期 从2010年9月-2011年9月,跟踪调查持续32周,实验对象每周参加2次,每次90 min,其中前10~15 min进行心理认知干预。
  
  1.4.4试验条件控制
  
  控制各种试验条件,使试验、对照组1、2各种影响结果的外因尽可能减少,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教学试验前严格进行了教学试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3组试验对象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由心理教研室专家负责完成,收集数据经检验,结果P>0.05,表明干预前各项因子无显着性差异,样本均衡(表1)。
  
  试验前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统计对比
  
  1.4.5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
  
  1.4.5.1心理健康问卷评定法
  
  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试验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此表是Derogatis.L.R的基础上,经国内心理学专家修改而成,更加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现已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调查和临床诊断,被公认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此表有9个因 子 和90个 项 目,9个 因 子 分 别 为 躯 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5.2运动量等级评定法
  
  使用《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此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而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量表主要从参加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测定被测试者运动量情况。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从1~5等级分别计0~4分,故运动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在本调查中,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量表的Alpha信应是0.731.
  
  1.4.5.3体育爱好问卷评定法
  
  为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体育爱好问卷要求与人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同时进行,所有被测者按照统一规定,逐项回答量表上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