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控制研究
【第一章】网络保险信用风险防控分析绪论
【第二章】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比较
【4.1 - 4.3】网络保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4.4 4.5】信用风险Logit回归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管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被喻为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保险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网络保险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个保险企业也迅速的展开了自己的网络保险业务,虽然网络保险的前景看好,但是互联网在为保险业带来了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风险,诸如信用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本风险,等等,从而使得网络保险的风险变得更为复杂。进而制约着网络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网络保险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科学管控,以促进现代网络保险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网络保险的信用风险角度出发,利用 logit 模型和历史经验数据对网络保险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找出影响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为保险行业在展开网络保险业务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以促进我国网络保险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阐明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章在界定网络保险和信用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网络保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剖析了网络保险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网络保险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本章主要阐述并比较了几种主要的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和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指出了它们各自具有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在结合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特点,提出 logit 模型对比其他评估模型对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度量上的优势。
第四章基于 logit 模型的网络保险信用风险评估。本章根据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从中选取了七个比较重要的因变量和七个比较重要的自变量,利用所获得的数据构建了一个较为适合网络保险信用风险度量的 logit 模型,分别对这些因变量采取了逻辑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第五章结论、对策与展望。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我国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指出了本研究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网络保险 信用风险 logit 模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
1.2 相关文献综述…… 3
1.2.1 国外文献综述…… 3
1.2.2 国内文献综述…… 5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7
1.3.1 研究思路…… 7
1.3.2 研究内容…… 8
1.3.3 研究的方法…… 9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 9
1.5 本文的创新点…… 10
第二章 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11
2.1 网络保险及其风险…… 11
2.1.1 网络保险的定义及特点…… 11
2.1.2 网络保险面临的风险种类…… 12
2.2 网络保险的信用风险…… 12
2.2.1 信用风险的定义…… 12
2.2.2 我国网络保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13
2.2.3 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3
2.3 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14
2.3.1 网络保险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14
2.3.2 网络保险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14
2.4 本章小结 …… 15
第三章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其比较……16
3.1 信用风险评估的概念…… 16
3.2 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 16
3.2.1 传统评估方法…… 16
3.2.2 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17
3.2.3 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 18
3.3 本章小结 …… 19
第四章 基于 Logit 模型的网络保险信用风险评估……21
4.1 界定研究对象…… 21
4.2 选取模型指标及研究假设…… 21
4.2.1 模型指标的选取…… 21
4.2.2 研究假设…… 21
4.3 构建模型 …… 23
4.3.1 Logit 回归模型的原理…… 23
4.3.2 网络保险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23
4.3.3 模型指标筛选…… 24
4.4 实证分析 …… 25
4.4.1 Logit 回归结果分析…… 25
4.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3
4.5 本章小结 …… 39
第五章 结论、对策及展望……41
5.1 主要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41
5.1.1 主要研究结论…… 41
5.1.2 相关对策建议…… 42
5.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43
5.3 展望 …… 44
参考文献……45
致谢……48